看奥运的你,为何不看帕运?
如果问起追看两周奥运的观众,为何未能将热情延续到帕运,相信「没兴趣」会是个常见原因。然而,为何原本不认识的运动项目和规则,出现在奥运项目会有想了解的冲动,而在帕运却不会?
运动竞技总是被热血、力量、精准和速度等形容词围绕着。由身障者参与的帕运,就会被视为「运动」的次品,如果不是完全否定这是运动。正因如此,媒体对帕运的介绍,大多集中在身障运动员的个人背景和毅力,强调其努力克服自身困境。在运动赛事里,「像一般人一样竞技」。
这样的叙述在奥运也不陌生。例如一名优秀的女运动员是「像男性一样强/比男性更强」,将「女性举重选手能举起男性」视为夸奖。而一名优秀的男运动员,更容易被形容为超越人类极限的超人。女性必须先成为男性,然后才能成为超人。而身障者也必须透过努力,才能成为人。
当代社会,被问及想要生男或生女时,回应「不管生男或生女,只要健康就好」被视为性别平等的一部分。但正因为后一句话,身障者被排除在性平之外。身障者没有性别。
帕运以另一种方式,回应「身障者没有性别」,例如性别混合的轮椅榄球(wheelchair rugby)。跨性别运动员在帕运比奥运,更容易被接受(但女性比男性弱势却维持)。而在规范两性应该是什么模样的「一般人」奥运里,夺得两届奥运金牌的南非田径运动员Caster Semenya因睪酮素高于平均标准,被认为对其他女选手不公平,在新的田径规则下,若不服药抑制水平就不符规则。最终无法参加东京奥运。
运动规则并不是帕运比奥运得到更少关注的主要原因。对许多人而言,陌生且沉闷的高尔夫球,在奥运期间仍得到许多人静守和认识。运动一定要用上四肢吗?在足球,除了守门员,一般都无法以手触球。而在帕运里的足球,加上视觉限制。如果说奥运代表的是世界顶尖选手的对决,却也不然。例如在高度职业与商业化的篮球和足球,专业观众都很清楚奥运金牌的荣誉感不如专属运动赛事来得高。
于是,问题转向成:为什么奥运可以激起国家民族情感,使人们能感受到共同体,而帕运不行?
不仅在台湾,而是在全球媒体报导里,帕运的关注度都普遍远低于奥运。在奥运赛事之中,即便是全然陌生赛事规则的运动项目,观众仅仅因为与选手同国籍,就感受到身为共同体的参与感。在失去塑造国家之间的竞争作用,更倾向描述身障者的自我实现的帕运,而失去凝聚力。
为什么「国家」没有在此时发挥作用?因为无论参与者带来多少奖牌,都无法为国家增添荣光。一名顶尖运动员是超人,而一名身障者的运动成就并不值得效仿。即便媒体多番强调其毅力与精神,都是就一名身障者而言,并不是作为一名运动员而论。
对运动业余者而言,参加帕运的运动员似乎更符合「享受比赛」的特点。他们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较奥运选手更低。同时也更缺乏职业选手的保障收入。
在帕运,某些身障显然比其他身障更具优势,例如轮椅项目总比其他项目更多。在日常里,无障碍步道经常只是指设置轮椅可同行步道。而我们也应该开启认识「人」的多样化。
关注帕运是否等同支持身障?不关注就双重标准?倒也不需如此看待。只是必须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兴趣是否真的出于主观意志,而对运动、运动员和人的想象,是否还可以再扩大一点?如果考虑后仍觉得就只是不感兴趣,这没什么,我在奥运期间也对很多运动项目不感兴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