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寫出渴望的理想之地 · 第二天

為什麼我想活在這樣的世界?

watchtower
·
(修改過)
·
IPFS
·
第二天:如果這個地方,哪怕只有千份之一的機會存在,是基於你在現實裡經歷過、體驗過什麼,而讓你渴望著這個理想之地?比方說,現實世界中,是怎樣的事情讓你感到「信仰被充值了」,讓你相信著可以有這樣的地方、這些價值的存在?

至於我為什麼想要一個時不時會冒出怪事的世界,理由很簡單:樂趣。

我一直認為人與一般的動物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動物而言,樂趣只是謀生之餘所做的事,但對人而言,樂趣才是生命的主旨。人類幾乎是唯一一個會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追求樂趣的動物,吃東西要吃出各種花樣,性行為要有各種遊戲,而藝術、科學、思想也都起源於某種形式的遊戲,換言之,也都是在追求某種形式的樂趣。

而到底什麼算是樂趣?我想,「樂趣」往往與「變化」有關。無論是觀察變化(旅行、閱讀)、理解變化(思考、調查)、或親身製造變化(從政、社會運動),都能讓人的生活不再一成不變。能和「變化」沾邊的事物,大多都是很有趣的。

我很喜歡科學,雖然上學的時候物理和數學課成績一直很差。我也很喜歡藝術,雖然自己對藝術的感覺也不算是敏銳。除此之外,我似乎對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時常覺得自己這輩子如果用來理解世上的一切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也對人類不能永生這件事感到有些遺憾。

現代社會最讓我覺得不足的地方就在於:隨著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不斷進步發達,留給人類探索的空間和問題雖然並沒有減少,但不知道為什麼,人類的視野有了變窄的風險。

幾千萬人也許都在看同一本書、聽同一首歌,讀同樣的教材……雖然這同一本書、同一首歌、同一本教材不一定是不好的,但「天下大同」本身就埋藏著危險。當我們都習慣用同一套世界觀去看問題的時候,也許就等於在用同一個大腦去思考。

但很不幸地是,當科學進步的時候,很多事情就不再是謎團了。人類走出茅草屋,開始將視野擴展到整個地球,甚至積極向宇宙和自己的內心探索,以致於能限制人類視野的就只有「光速」這種超出人類技術手段的硬性的物理界限。

那麼,「外界」在哪裡? 「謎團」又在哪裡?

即便人類的探索並不會減少了謎團的數量(愛因斯坦曾說自己越探索,越覺得自己還有更多的謎團未能解開),但現實中能進行這種探索所需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以數學為例,目前數學中最難的黎曼猜想,光是正確理解謎面就需要至少數學系研究生的水準,物理學呢?化學呢?

人文學科也一樣,據說維根斯坦是目前人類最後一個非科班出身的哲學家,之後的哲學家就沒有未經過科班訓練的人士了。

那麼,全世界到底有多少正經上過大學的人呢?他們的生活樂趣又在哪裡?

有多少人能透過研究和探索發現屬於自己的生活樂趣呢?

另一方面,我們還有多少沒有見識過的地方?自從大航海時代結束之後,地球就已經沒有沒有被發現的區域了,月球也被我們登陸了,其他的太陽系行星,即使我們去不了,也可以透過探測器一睹芳容。

銀河系的各種行星也是一樣,我們發現了宇宙大得很,哈伯望遠鏡裡傳回來的照片裡,每一個閃閃發光的小點就是一個星系……這實在是amazing!但我們也都知道了…


我以前在看《獵人》的時候,就覺得這漫畫實在是神奇。別的Jump少年漫畫大多在刻畫人物,還是按照傳統戲劇和小說的方式講故事,但《獵人》是一部像是電子遊戲一樣的漫畫,它在塑造人物方面雖然也很精彩,但冨㭴義博做得最好的還是塑造一個「永遠有奇妙之事」的世界。

無論是奇奇怪怪的念能力也好,形形色色的組織也好,人物之間奇奇怪怪的觀念也好,都給人驚喜。不僅是能從看似平常的事物裡尋找趣味,一看就覺得莫名其妙、不可思議的事物也從來不缺。

在這個世界你永遠不會無聊。你看,最近他們不是覺得這片大陸有點無聊?又要朝黑暗大陸進發了…

看這部漫畫的時候,我就想著:我真的好想活在《獵人》的世界裡。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就讓我的理想之地不斷冒出各種不可思議的事吧。讓這個世界湧現海怪、巨人、企圖攻占地球的外星秘密組織;讓這些奇妙之事重新喚醒人類天性中埋藏著的某些瘋狂的熱情;讓大航海時代重現,讓他們去尋找埋藏在海外的香料和黃金,讓他們繼續朝著宇宙深空發射火箭,去尋找外星人、去創造人工智慧,讓它們學習如何打敗人類、探索魔法、怪談和幽靈…

這樣,在我的這個小小的理想之地,每一天都能過得相當怪誕,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都能分到無窮無盡的謎團,讓他永遠有野心和慾望,去探索和發現。

這不是也挺有趣的嗎?

CC BY-NC-ND 4.0 授權

这些文字不一定是“作品”,但您的支持一定是“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