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岳鵬舉

惶惶远行客
·
(修改過)
·
IPFS
·

岳鵬舉

不是岳雲鵬

是死在風波亭的岳飛。

二十四歲(西元1126 年),外敵入侵,天下大亂,岳飛投軍效力,選為康王趙構侍衛,軍旅生涯起點很高,能夠成為皇位繼承人的保鏢,可以想見岳飛體健貌端,形象氣質武藝不錯。那時的岳飛,其實活脫脫小鎮青年,皇儲的注視,頷首,會讓他熱血沸騰,心潮洶湧,打心裡由衷升騰起「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豪情,於是,舞槍弄棒的岳飛也會放下刀劍,拿起筆墨,用不太出彩的文筆寫些官樣詩文。

敕報遊西內,春光靄上林。

花圍千朵錦,柳捻萬株金。

燕繞龍旗舞,鶯隨鳳輒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馬屁不可謂不響,背後則是誠摯,熱切的勃勃雄心。殊不知,康王趙構,將為岳飛開啟人生巔峰,也將親自葬送岳飛的性命。

二十八歲(西元1130年),岳飛初試身手,與金人前後四戰連勝。 “金兵原來也不過如此”,初戰告捷的岳飛表面上感嘆青春易逝,華發早生,實則自許年紀輕輕擔當大任,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無心買酒諳青春,對鏡空嗟白髮新。

花下少年應笑我,垂垂贏馬訪高人。

二十九歲(西元1131 年),岳飛屯兵洪州,閒時遊山玩水,猶不忘民生之艱難,這算是官僚身份的詩人藉詩詠志的套路寫法。

嵬石山前寺,林泉勝景幽。

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

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

我來屬龍語,為雨濟民憂。

三十歲(西元1132 年),奉命鎮壓山賊。岳飛把打山賊當作殺小怪練等級,念念不忘的是消滅大Boss金兵。賞識他的高宗趙構告訴他,多打勝仗,早日迎回徽欽二帝。自此,岳飛把封狼居胥的個人雄心與驅逐韃虜,恢復中原的帝王意志牢固的聯接起來,並將其作為一生的事業。

秋風江上駐王師,暫向雲中躡翠微。

忠義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鎮邊圻。

山林嘯聚何勞取,沙漠群兇定破機。

行復三關迎二聖,金酋席捲盡擒歸。

三十一歲(西元1133 年),岳飛攜子岳雲朝見高宗,高宗賜飛金帶器甲,贈雲戰袍戎器。這是莫大的榮譽,可惜戰火稍偃,岳飛在那些日子裡寫下不少乏味又了無新意的詩,翻來覆去向高宗表決心,匯報思想,以此固寵。

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

除了給皇帝看的命題作文,岳飛偶爾還搞些私人創作,他的孫輩記下了這些詩,比較而言,文學性強一些。

手持竹杖訪黃龍,舊穴空遺虎子蹤。

雲鎖斷岩無覓食處,半山松竹撼秋風。

三十二歲(西元1134 年),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岳飛似有預感,幹將發硎,欲作其芒,刀劍尚在鞘中,已嗡嗡作響。他寫道:

我有一寶刀,深藏未出韜。

今朝持贈南徵使,紫蜺萬丈幹青霄。

指海海騰沸,指山山動搖。

蛟鱷潛形百怪伏,虎豹戰服萬鬼號。


九月,金兀術南寇。大戰還沒開打,岳飛已經熱血沸騰。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閏氏血,旗裊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這一年,岳飛的聲望和官銜達到頂峰:鎮南軍承宣使神武后軍統制充江南西路舒蘄州兼荊南鄂岳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岳飛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

三十三歲(西元1135 年),當年四月,徽宗與寧德皇后卒於金五國。皇帝的爸爸掛了,岳飛好像不知道該幹嘛了!

愛此倚欄幹,誰同寓目閒。

輕陰弄晴日,秀色隱空山。

島樹蕭疏外,徵帆杳靄間。

予雖江上老,心羨慕白雲還。

甚至有一段時間退出軍隊,但職業軍人賦閒在家,社會適應不良,三十五歲(公元1137 年),岳飛又回到軍中,接受了作為軍人的宿命。

何處高人雲路迷,相逢忽薦目前機。

偶看菜葉隨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瑣夜談心皆可聽,煙霏秋雨欲同歸。

翛然又向諸方去,無數山供玉塵揮。

三十六歲(西元1138 年),高宗趙構死了老爸,已經卸下不孝的包袱,只剩哥哥還在北方,接回來供著嗎?高宗心裡犯起了嘀咕。

歷史不清,身分可疑,主張和談的秦檜開始重用。

君王豹變,心不可測。

主戰派免的免、殺的殺,高宗對岳飛網開一面,期望他能轉換思想,岳飛不可能不感知皇帝的變化,陷入苦悶之中。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三十八歲(西元1140 年),金人叛盟,兀術入寇,拉鋸戰尤其殘酷,雙方軍人甚至以人為食。

岳飛滿心以為金人入寇足以打消皇帝議和的心思,他寫道:

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

男兒立志扶王室,聖主專師滅虜酋。

功業要刊燕石上,歸休終伴赤松遊。

丁寧寄語東林老,蓮社從此著力修。

岳飛再一次挽狂瀾於既倒,朱仙鎮大破兀術。就在這天,高宗命岳飛班師。為此連發12道金牌。

岳飛出離了憤怒,他公然戲謔秦檜:

自幼從軍未學詩,今朝赴宴強為之。

削發搓韁繫戰馬,拆衣抽線補徵旗。

江南美酒君須記,北國風霜我獨知。

百萬金兵臨城下,再請諸公賦詩。

岳飛不會不知道秦檜背後站著誰,他實際上將矛頭對準了皇帝。

三十九歲(西元1141 年),高宗對岳飛不可謂不寬厚,手握重兵而不從君令,封建社會這是死罪,高宗都按下不辦。但是,岳飛仍來回奔走於諸鎮,佈置對金作戰,他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對君王的承諾,他甚至可能因秦檜受寵而心懷念意,力圖在軍事上取得更大勝利來壓倒主和派。

而秦檜與金的談判,也到了節骨眼上。

九月,被告發的岳飛登廬山東林寺,極目四望,怬然淚下:

怒髮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十月,岳飛父子下大理寺。當月,宋金議成。

幾百年後,有人說岳飛不算民族英雄,有人說岳飛詩詞是後人偽作。我們中間,總有些人慣於在民族的肌體上放血,來扮紅自己,這些都不重要,十年或百年後,考據狂將無人記得,而岳飛,不管在哪個時代,無懼的殉道者,都將作為英雄被歷史銘記。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