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杂谈(14)之再访龙导尾的失落
在武汉肺炎前的最后一次广州行,较为深入地走访了有着「最广州的风景线」之称的龙导尾,那时亦写了一篇游记,阐述这个充满历史和庶民风味的老社区。后来,三年的「人祸」,一度终止了自己跟这个城市的connection。当重新走进羊城的时候,在寻找自己以往未有逛过的地方以外,亦有打算重游一些多年前走访过的区域,窥探一下当中的转变。
在只能够透过二手的资讯了解广州的状况时,感觉到龙导尾这个区域的关注度,比以往有所增加,最少能搜寻到较多探讨这区域的历史的文章。 YouTube 内亦有一些懂得「科学上网」的up 主,上载了介绍这个区域的影片、畅游这个区域的vlog 等,亦从中得悉龙导尾亦将要面临活化和旧改,可望对标成另一个永庆坊。
去年,以重游广州,作为自己进入而立之年的仪式时,亦有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信步至永庆坊。当日是普通的工作日,但黄昏时段,永庆坊依然人流如唧,从旅游业及商业层面的角度来说,永庆坊无疑是成功的,但毕竟里面还是以连锁店、非个体户文创店等为主,加上不同程度的楼宇复修,那种韵味,还是欠了一点,所以当天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老西关里仍未被游客发掘的小街巷。
后来,有计划跟ta 联袂重游龙导尾,但遇上恶劣的天气,以及对方的状态一般,故此那天并没有很深入的再次细味。如今,在广州变回孜然一身,亦只可用回自己的节奏,继续去探索、细味这个城市。
刚过去的星期六,农历五月初三,赶着早班的城际列车,本来计划欣赏阔别五年的车陂招景,但在村里的河涌,竟然一艘龙舟都没有见到,倒是仍有少量街坊及「龙友」在冷清的看台上守候着。后来才得悉,原来正值高考,为了保障考试顺利进行,招景只能改在珠江边的涌口进行,但透过新闻报导里看到的照片,亦能感受到气氛的大相径庭。尚有大半天的时间,稍加思索部署,决定再次走访龙导尾。
雨纷纷的午后,再次踏上骑楼连绵的南华路、同福路,韵味依然,且比起对岸的西关越秀,相对稀疏的人流和缓慢的生活节奏,亦使人感惬意。大街小巷里,敝见多设置了一些指示牌和展板,指引着一些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的位置,以及介绍着这个区域的历史背景,可见有关当局是有点意思,想让多一些人更好地认识、走访这个历史街区。但在靠近洪德路的一端,其实已完成了一个重建项目,高耸入云的大厦,在众多低矮的楼房里,特别显眼,在街巷里迷路的时候,也能靠这座大厦,推算出自己大约的位置。
在狭窄的小巷里穿插着,忽尔来到一条相对宽阔的街道,而街道上的楼宇,亦经过不同程度的翻修。横视了左边的楼梯和远处驶过的车流,几可笃定,这是覆盖在漱珠涌上的龙导大街。在记忆中,龙导大街两旁是有很多摊档、肉菜档和杂货铺的,百度地图上也曾经把这段路标示为「龙导尾市场」。但如今,摊档基本上全部消失,不少的店铺亦处于拉闸空置的状态,那年感受到的地道氛围和喘摩接踵,并不复见。
再往前走一点,更发现有一堆本来该是楼宇、摊档的地方,被重建成公园空间,而这个小空间上,正在举办着以端午为主题的市集。粗略扫了一眼市集里的文宣,发现这个地方,多了一个名为「龙凤里」的branding,亦正向餐饮、文创类等商店招租当中。 (不过再做资料搜集的时候,并没有找到更多这个「龙凤里」的意念和愿景)
咦,这不就是一种士绅化的节奏吗?小小的市集,也许因为时间和天气关系,驻足停留的人并不多,但里面售卖的小精品和外省小食等,是社区内的老街坊真正需要的东西吗?招租的对象以餐饮文创里商店为目标,可以满足街坊的日常生活需要吗?现时仍在经营着寥寥可数的街坊小店,将来会否因为无法配合街区需要的氛围,而被逼走?
老城更新,相信很多人并不会全盘否定其必要性,毕竟有些旧式楼宇,维护成本高昂且有安全隐患,有些状况较为衰落的社区,市容和治安情况亦比较需要根治。但,广州已经有一个以商业化方式改造营运的永庆坊了,其他的历史街区要更新活化,是否也要把这种方程式继续复制下去,而非让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区的独特之处,得以保存?
Citywalk 近年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旅游风潮,幸而广州的Citywalk 攻略,主要聚焦于老西关、北京路等传统热门区域,龙导尾的游戈探索,仍是相对小众,亦让此区域的老城风味,不致于快速消逝。而在搜集另一些资料的时候,了解到广州有一间策划城市导赏的公司,类似是「活现香港」之类的,其创办人就是在龙导尾成长的广州仔,龙导尾的导粪团,亦算是他们的皇牌项目。若有机会参加一次,相信又会是另一种视觉和体会。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