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裸辭,也可以看世界?他在幫助更多人實現這個願望|100個不上班的人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在抱怨上班,我覺得很可惜。工作應該是可以帶來幸福感,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 ”
下午三點多,在上海徐匯氪空間的共同工作區域,坐在我對面的生偉,聊起國內目前大部分人的工作模式來,總是會控制不住說很多。
身為一家以「不裸辭,看世界」為口號的創業公司創辦人,從畢業後的第一天起,他就在用實際行動實踐「邊旅行、邊工作」的新生活方式:
在美國費城向老闆提出「遠距辦公」後,生偉帶著工作遊歷了大半個美國。
回國後,在一家新創公司累積了一年經驗的他,又馬不停蹄地開啟了為「遠距工作者」和「自由工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創業計畫。
今年29歲的生偉,把全部的熱情、精力和金錢都投入了這個計畫。經過一年努力,今年公司開始了天使輪融資。
“中國的自由職業和遠距工作目前還不是主流,但我相信這會是一種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表明,未來這類人群會發展到1.67億人。 ”
生偉對全球自由工作和遠距工作的發展趨勢一直抱持樂觀態度,這種態度直接推動他把「幾乎一半美國人」都在用的「遠距工作模式」推廣到國內。
生偉上海29歲
角馬原力創辦人
不喜歡上下班擠地鐵
我向老闆提出了遠距工作
有些人創業似乎是天注定,大學就開始嘗試各種創業計畫的生偉,最開始從銷售嘗試起,在大學裡挨個宿舍敲門推銷各類產品。
在美國賓州大學攻讀碩士期間,他也報名參加了一些社會創新項目,並拿了大大小小不少獎項,獲得過2014年克林頓基金會codeathon的冠軍,受到克林頓總統的接見。
畢業後,他和幾個華頓商學院的同學一起發起了一個教育類創業項目,得到了華頓商學院的支持,獲得了一筆啟動資金,開始回國創業。
一年後,由於業務方向和團隊調整,生偉退出了這個項目,在國外生活了四年的他,覺得自己可能已經與國內的創業環境脫軌。
於是他去了一家瑞典人的創業公司,負責整個中國區的業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積攢下不少創業圈的人脈與資源。
一年後,抱著「創業要趁早」的想法,他從這家公司離職,開始正式籌備自己的創業計畫——角馬原力,一家專為遠距工作者和自由工作者服務的一站式平台。
在「遠距工作」這個概念在國內還不盛行的今天,他為什麼想要做這類小眾業務?
這起源於他在美國的一段實習經歷,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他。
碩士畢業前,生偉曾在美國一家新創公司實習過半年時間。在那家致力於發展美國國貨的電商公司,以數據工程師身份加入的生偉,每天大部分的工作是爬取亞馬遜平台上購買過美國國貨的人群數據,將其可視化。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平常在公司除了中午大家一起吃頓飯以外,大部分交流溝通都在網路上完成。
「有時即使是兩個人面對面坐著,也還是透過email溝通。」生偉說,時間久了,他衍生了申請在學校附近的咖啡廳遠距工作的想法。
美國費城的地鐵設施不如國內,大部分比較老舊髒亂。在這種環境下,每天花很長一段時間擠地鐵上下班並不是特別好的體驗。
於是他向老闆提出了遠距辦公,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後來的結果也證明,在學校附近工作,不僅沒有影響正常的工作,反而還提高了工作效率,於是老闆也更加放心地允許他繼續以這種方式工作下去。
「當我有了遠距辦公的自由後,我想到了邊旅行邊工作。畢竟美國那麼大,我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
於是生偉買了張從芝加哥去洛杉磯的「加州微風號」(California Zephyr)火車票。這是全美最負盛名的觀景列車之一,全程52小時,4000公里,沿途風光瞬息萬變,有著美國從中部到西海岸最精華的風景。
他一路從美國東岸邊旅行邊工作到西岸,再從西岸到邁阿密,開車自駕去了最南端的一個小島基韋斯特(Key West)。
一路上遇到的有意思的人和事,是他迄今為止最難忘的一段人生經歷之一。
「對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拋下工作去旅行不切實際。但是在有穩定收入的前提下,邊遠距工作邊旅行,實在是一種很棒的生活方式。 」生偉說。
在美國,遠距工作者佔整個勞動力的15%,到2017年這個數字成長到了48%。也就是說,在現在的美國,至少有一半人是遠距工作者。
而在中國,這個概念並不普及,遠距工作者也更加分散。
「我沒有在大公司工作過,因為我知道我不喜歡。」生偉說,既然傳統的工作體驗無法給他想要的東西,他也無力去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那不如跳出已有的環境,重新建立自己的遊戲規則。
而他設立遊戲規則的平台,就是角馬原力這家公司。
邊旅行邊工作
其實也有很多不完美
邊旅行邊工作,聽起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任何看起來美好的事情,也都有其「不美好」的一面。
就像生偉自己說的,他並不鼓吹所有人接受遠距工作的生活方式,也不想給大家一味灌雞湯,而是希望每個對遠距工作有興趣的人,能夠辯證地看待這種生活方式。
旅行是一件舟車勞頓,耗費精力和體力的事。一開始,生偉也會在開始旅行前花費大量時間去查資料、定車票住宿、制定行程,這些花費了很多他原本不想花費的時間。
「邊旅行邊工作,一定要提前製定好詳細計劃。行程雜亂無章的話,會影響在路上工作的心情和效率。當然這些隨著後面旅行經驗的豐富,會變得越來越熟練。」生偉說,遠距工作也是一種能力,可以後天習得。
時間久了,找到自己遠距工作的節奏後,他能得心應手地安排自己每天工作與玩樂的時間。例如他曾經連續一週每天早上出去玩,下午三點多回賓館工作,晚上八點再出去玩。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有時覺得早上起來喝一杯咖啡後工作效率更高,就一直工作到下午兩點再出門。”
有時他也會一整天都不工作,早上六點就出門遠足,晚上十點才回來。遇到這種情況,第二天就一整天都不出門,在賓館工作。
總之,大部分工作時間全靠自己自由安排,只要保證完成工作就好。
“遠距工作能夠給我帶來幸福感,如果一個人一直處於興奮狀態,每天都很開心,工作起來自然高效。”
但偶爾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人在旅途中並非能做到永遠自律,也會遇到特殊狀況。
例如某次,生偉在印度某個比較偏僻的小鎮旅行時,碰到一個急需處理的工作,而整座小鎮大部分地方都沒有Wi-Fi網絡,最後生偉跑了很多地方,才在當地的一個高檔飯店的大廳連上了Wi-Fi,差點耽誤了工作。
還有旅行中的孤獨感問題,大部分時間一個人旅行的生偉,偶爾也會在路上感到孤單。在大量的獨處時間裡,也會有因無法自律而情緒焦慮的時刻。
「某個瞬間我會覺得自己把所有事情都弄得很混亂,但那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因為對遠距工作者來說,情緒調節能力很重要,需要有很快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的能力。
需要明確的是:旅途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阻礙,不可能永遠開心。
但相較於在一家公司朝九晚五工作的壓抑感,和無意義加班的絕望感,生偉更願意接受遠距工作帶來的麻煩。
「這些我都可以靠個人意志解決。但在大公司,個人力量不足以撼動傳統模式和工作軌跡,那會讓我感到深深的失望和無力。”
城市太喧囂
遠距工作讓我慢下來
從2017年正式創辦角馬原力至今,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時間裡,生偉做了很多事:
做市場研究、飛去海外探索適合做自由職業平台的空間、建立核心團隊、組成遠距工作者/自由工作者線上社群。
去年十月,生偉在泰國設立了公司的第一個為遠距工作者服務的空間:北碧府隱廬。
這是他們目前第一個獨立運作的線下試點,佔地36畝,2萬多平方米,靠近國家森林公園,完全置身於大自然中,沒有任何工業污染。
生偉說他的合夥人以前在上海睡眠品質不好,在泰國的睡眠品質卻能提高,每天早晨伴隨著鳥鳴聲起床,靠著生理時鐘自然醒。
“我去年一年飛了十幾次泰國,在上海的時候,每天忙於見客戶、投資人、參加活動,很難讓自己真正慢下來。”
去了泰國自己的空間後,突然多出來一段完全放鬆的時光。在自己的農場種蔬菜水果,吃綠色無污染的健康食物,生活清淡,節奏緩慢。
「每隔一段時間去住1-2周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城市太喧囂,偶爾去那邊可以慢下來,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也可以更好地做一些思考性工作。”
目前,去體驗北碧府空間的歐美人居多。今年,他們計劃多找一些國內的自由工作者去體驗。
「之所以選擇東南亞作為第一個試點,是因為那邊生活成本低,交通方便,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還不錯,再加上泰國對國人態度友好,簽證也比較好辦。”
在上海,生偉一個月的租屋成本是7,000元,而在泰國一個月的生活成本總共才5,000元,幸福指數和生活品質都提高了。
今年7月,他們打算走出東南亞,去看看歐洲有沒有性價比高的遠距辦公地點,解決遠距工作者在當地的住宿、辦公、娛樂和社交等需求。
目前,他們把首站定在了喬治亞。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2週時間,透過切身體驗判斷遠距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是我們做短期計畫的初衷。」生偉說,人們畢竟是社群動物,哪怕是遠距工作也需要與人交流。而線下面對面的交流,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最深刻的交往方式。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與一群人朝夕相處兩週時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畢竟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和朋友、父母一年也才見幾次面。」生偉說。
焦慮一直存在
每天都有困難,但我享受當下
創業的第一年,生偉沒有任何收入,公司的日常營運都靠自己的存款。
不焦慮是不可能的,但相較於物質上的焦慮,他更怕的公司沒有明確的前進方向,或者今天比昨天毫無長進。
「每天都有困難,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創業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從最開始註冊公司、找法務、財務等一些基礎的行政工作,到後來的推進與合作夥伴的項目、開發產品等,每個環節都會遇到問題,也需要耐心等待。
例如剛成立公司時,生偉每天要去銀行很多次,一天只能做兩件事:去銀行開戶、去社保中心交單。那時他總會焦慮自己因為這些雜事拖慢了創業進度。
後來談合作,原本計畫一個月內解決的事情,對方整整拖了5個月,漫長的等待期,公司一直在燒錢,這時他也會焦慮。
“這些都需要自己去不斷調整,遇到問題不要覺得是世界末日,只要目標明確,總有其他方法達到目標。”
目前公司各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使得生偉對未來充滿信心。
「消費給我帶來的滿足感永遠都很短暫,現在我賺的錢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行,我享受這種狀態,因為精神上是滿足的。”
採訪最後,我問他創立這家公司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革新整個中國已有的企業組織架構和公司管理模式。例如為員工每年爭取一段時間遠程辦公,獲得出去旅行的機會。在我看來,一年5天年假是遠遠不夠的。”
生偉的回答聽起來很宏大,希望他能早日達成這個目標。
到那時,應該會有更多人愛上工作吧?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會客廳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個不上班的人」,持續研究追蹤自由業、數位遊牧者、遠距辦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眾號/小紅書/b站:林安的會客廳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