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生活方式差异:店铺营业时间比较X 台北Cafe推荐▍

在移動之間的P某
·
·
IPFS
·
为何我一再「摸门钉」。后来我回想,身为香港人,为什么我没有这种查看食肆/店有否开门营业的习惯?

两星期前,找到一家又靓又舒适的cafe。重点是,它开到晚上11点,算是蛮难得。不是没有开到凌晨那一类的店,只是普遍来说,台湾一般的店,包括食肆,相对香港,比较早打烊。

前几晚,我又心动,于是又再起行到这家cafe。点知发现无开门。上佢个page先发现,原来星期一公休。

又,早几晚,再走到另一家吃意粉/意大利面的,刚好星期二公休。

昨天,友人从台东来到台北,想要顺道在市场订一些食材寄回台东。没想到,原来市场也会公休。因为老是想着人们应该每天都需要买菜,所以没想过市场会公休一天。

是的。我一再「摸门钉」。后来我回想,为什么我没有这种查看食肆/店有否开门营业的习惯?

因为在香港,确实比较难找到一家不是一星期开足七天的店。同样,并非没有会公休的店,只是这并非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很难想像,关店一日的成本是多少?有多大可能靠其余六天的营业额补回公休一日的租金之余,还能维生或有钱赚?

但凡看到早餐店、姜母鸭店,可以开一个早上、一个冬季,我都觉得好厉害。做半天、做半年便足够维生。

又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在多伦多,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发现当地商场在五时半关门的惊讶,冲击了我长期以来的价值观。

现在即使在台湾的cafe坐超过两小时,都会一点点罪恶感,驱使我要多喝一杯什么,又或多吃个甜品,好让人家不会生意白做。

所以鞭挞港式无间断劳动之余,同时也必需承认它为大众带来了一种长期的便利。在这城市住久了,很自然地习惯了这种便利。

香港于我有时是太现实,但也是不得不现实;台湾于我有时则是太浪漫。大概都是环境所致,两地整个社会、经济生态都太不同。谈所谓的时间、空间,又或什么,更多其实是背后的价值观。相信任何一方、走向哪一边,或许都不会太难,但始终渴望摸索出中间路线,务实地浪漫,浪漫地务实。

人大了,就没有再那么觉得事情非黑即白。大概什么也有好有坏有代价。

所以在这里遇见了一家开到晚上11点的cafe,很赞,让我能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工作多一阵子。

夜里一点光。

由于本人不太好咖啡☕️ 所以通常都会叫呢度慨乌龙茶

至于食嗰方面,就可以讲少少

呢间cafe比较简单,所以唔会系度食正餐,通常食完正餐先会入去点甜点或轻食,又或者如果当日唔太饿,点渠哋慨轻食都够医肚。

首选[马铃薯🥔鸡派]

如果咁啱渠无货,则可点[肉酱千层面]。平时好少会点,因为太腻,但它size不大,刚刚好。


至于甜点,Cheese cake很不错。

心太软,就我个人而言,则有点太甜。

下次想试肉桂卷


不过食嘢有时都系食环境。如果恰巧当日遇上台台freelancer,也就更好,好静,好适合工作。就好似我第一次去慨时候咁,以为自己去咗图书馆。不过唔系次次咁好彩,人生若只如初见…..

📌 Daychill Specialty Coffee ☕️

⏰ 11:00-23:00 周一公休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五段55-1号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在移動之間的P某https://www.instagram.com/someoneswandering/ 遊走港台兩地,讓自己化身為羊皮紙。 中途轉職的kidult,成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 相信迷路是探索城市的最好方法, 正如自我懷疑是找回自我的最佳道路。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港台城市空間對比 ▍

⛰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與島、與海

重新發掘在地魅力 從台灣逍遙園案例思考文資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