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疯潮》:如何改变一群人!

MaxJames
·
·
IPFS
·
你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新技术或观念可以顺利推动,走向主流;有些却乏人问津,只能在时代浪潮中逝去呢?这本《引领疯潮》就是要告诉你「带风向」是有诀窍的!弄懂这些,你也可以成功地「改变一群人」。

你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新技术或观念可以顺利推动,走向主流;有些却乏人问津,只能在时代浪潮中逝去呢?这本《引领疯潮》就是要告诉你「带风向」是有诀窍的!弄懂这些,你也可以成功地「改变一群人」。

这本书作者戴蒙.森托拉是宾州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书中他揉合理论与应用,细细解构许多有趣又有料传播理论,并佐以大量实例与小实验,为读者带来精采的传播改变之旅。

这篇心得首先会谈关于改变的3个迷思;接着讲解传播时会遇到的4种阻力因子;然后介绍成功改变需要怎样的「传播结构」,并提出「引爆点理论」这概念;最后会用一个有趣的实例:推广穴植,来讲解如何实践书中的方法。

【改变3迷思】

如果今天你有一个新的产品或想法要推广,你会怎么做呢?以下介绍三个大家关于传播的常见迷思,看看你有没有中吧。

〔1. 名人迷思〕

相信很多人第一感就是找大咖来代言,用他们的号召力吸引粉丝。可惜,名人效果其实不如想像中有用。

书中的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 2011发生阿拉伯之春后,改革烈火延烧到埃及,许多人期待改变在这里也能成真。此时,著名埃及活动人士阿斯玛·马夫兹站了出来。在社群上有数万追随者的她,于1月18号那天呼吁众人一起来到埃及解放广场,发动革命。

但她失败了。

广场上只有她与一小群友人,和等着他们的警察……万人响应,无人到场。名人效应显然不是万灵丹。

〔2. 弱连结迷思〕

第二个迷思是所谓弱连结理论,认为想要快速传递,最理想的方式便是像病毒般,点对点,人传人。你不用和被感染的人很熟,只要「传」给他就行(想想COVID)。这理论衍伸出行销学上所谓的「病毒式行销」。

但很多东西(尤其是创新)并非如病毒般,只要接触就能传递。

事实上,许多社群技术和社会运动的传播方式都与病毒迥异。像是就有研究指出,大多数人脸书上的脸友,都是住附近的人。大家并不会透过脸书弱连结与一堆陌生人成为好友。如果连加好友都那么困难,更遑论想透过弱连结改变他人。

〔3. 黏着度迷思〕

最后一个迷思就是黏着度。这边要提个经典的例子: Google+ 。记得它推出不久,我研究所学长就大力推荐,说Google+的功能比脸书「好太多」。

而Google更是使出让你不得不用的黏着度大绝,只要你用任何谷歌产品,不管是Gmail或是YouTube,就直接「被注册」。如此凶残地让Google+整天在你眼前晃啊晃的,怎么看都该成功对吧?

大家现在绝对都没再用Google+。因为它下架了……

你有用过Google+吗? (引用自维基)

为什么阿斯玛·马夫兹跟Google+会失败呢?这就要谈到传播创新时会遇到的「阻力」。

【4个创新传播的阻力】

书中整理出了4个会创新传播需克服的阻力:

  1. 配合度
    创新必须要有一群人一起用,才会有吸引力。像是脸书或IG,如果你身边都没人用,这工具就没有价值。
  2. 可信度
    有些创新的效用或安全性在刚开始时会被质疑。只有在越多人采用,证据渐足后,大家才会慢慢相信它。
  3. 正当性
    创新必须获得社会普遍赞同才能顺利传播。
  4. 兴奋度
    创新需要一群人都兴致勃勃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热情可以点燃动力,让人起身参与。

要克服上述的四个阻力,有个共同的原则:要有够多人用,才会继续传播。这现象称之为「社会增强」。

事实上Google+就是采到了这地雷。因为过度快速曝光,虽然大家很快都知道这样新产品,但同时也很快发现「别人没在用」。因此便不会起心尝试,传播就这样迅速胎死腹中。

既然如此,那要如何成功地社会增强呢?你需要正确的传播架构。

【传播架构】

事实上,传播可以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式:简单传播复杂传播。

  • 简单传播
    只要接触到带原者就满足传播条件。像是病毒式影片、八卦新闻都是此类(如最近的很洗脑的邓福如叉子咧)。
  • 复杂传播
    有些事情光是接触并不足以让人被改变,这些状况就称之为复杂传播(如投资方法、新科技或社会运动)。

发现了吗,上面那些失败例子都是属于复杂传播。靠名人或洗脑式曝光并不足以产生改变。那要如何才能成功传播呢?这就要讲到传播的2种网路结构:

  1. 烟火结构
    透过「弱连结」传递,点对点随机向各方发散、触及。传播者彼此陌生(像病毒)。形状宛若烟花。
  2. 渔网结构
    透过「强连结」传递,传播者彼此多半认识。结构有许多三角形、四边形,会像渔网般紧紧相扣。
烟火结构与渔网结构(引用自《引领疯潮》)

烟火式的可以快速触及到远方陌生人。渔网结构则相反,一件事会在朋友间来回传。也就是说渔网模式有很多「冗余」的连结。还记得前面提过的2种传播吗?它们分别就对应到这两种结构:简单传播透过烟火结构扩散;而复杂传播则需透过渔网结构。

简单说,在复杂传播中,「冗余」是必须。

为什么呢?因为渔网结构那些多余的连结可增强可信度。想像你身边好几个朋友都跟你推坑同一个产品,跟你在只是脸书上看到某个广告贴文推荐,哪个会让你更想使用呢?

上面谈的是人与人的连结。那如果要让社群彼此连结呢?社群的连结方式同样有2种结构:窄桥宽桥。

  1. 窄桥 <br class="smart">指的是社群间只靠零星连结沟通。
  2. 宽桥 <br class="smart">如其名,就是社群间有多元的协作关系。
窄桥与宽桥(引用自《引领疯潮》)

没错,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如果今天要传播的是简单资讯,那窄桥就足以胜任。但如果今天想传递复杂的创新,那你建立宽桥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好的,现在你已经知道要如何建立对的传播结构了,那改变究竟何时会发生呢?你需要一个引爆点。

【引爆点】

改变牵涉到人与人的沟通。当一个新改变被够多的人采用,剩下的人为了方便沟通,就会一起改变。但这个「够多」是多少呢?

书中给出一个答案:25%。这个数字就是所谓的「引爆点」。

简单说,一项创新如果能爬过25%的采用门槛,就能顺利往上,成为「新常态」。

很多事一开始都只有少数人支持,直到某个瞬间突然被大众接受,成为潮流。像阿拉伯之春、#MeToo运动都是如此。

这些社会变化之所以令人始料未及,是因为相关抗议、活动分子的努力早就已经进行的几十年,却都只是狗吠火车、收效甚微。然而一旦到了引爆点,浪潮就突然席卷了所有人。

感觉很励志对吧。只要能建立好对的传播结构,稳扎稳打,即便一开始效果看起来不这么显著,但终能开花结果。

【改变成功的策略】

你可能还是觉得有点抽象,让我们用书中的马拉威实验具体说明要怎么实践「引爆点理论」。

马拉威是个非洲小国,长期苦于粮食缺乏。因此马拉威政府急于推广一个新的农业技术: 穴植,希望让农夫的耕作更有效率。但如同许多创新一般,这项新技术并不受青睐,到2009年时,这技术只被不到百分之一的农民采用。

西北大学经济学者萝瑞.比曼决定用上面说的引爆点理论来解决这问题。她采用4种策略,分别在200个村庄(一种策略50个)中做实验。

  1. 银子弹策略
    找村中的「名人」当推动者来宣传穴植技术。
  2. 散弹枪策略
    随机找人,说服他们采用穴植再去推广。因为是随机,所以这些人会散布在村庄人脉网路的各个角落。
  3. 滚雪球策略
    找属于同个社群的人当推动者。这些推动的人要不彼此认识,要不有共同朋友,也就是上面说的「冗余」连结。
  4. 街坊雪球策略
    锁定村庄里有一定规模的街坊,再从中随机挑选推动者。

猜猜看哪种策略效果最好呢?

答案揭晓。银子弹垫底,农民几乎没被名人说服去接受穴植技术。第三名是散弹枪,结果仅略优于银子弹。第二名是街坊雪球,采用穴植技术的比例提高50%。第一名是滚雪球策略,采用率足足提升300%。

实验发现,乱枪打鸟或是名人曝光传播模式效果很差。反而是让早期采用者能互相砥砺取暖的滚雪球策略才是最有效的。只要让「社会增强」渐渐发酵,当引爆点到来,改变就会水到渠成。

人与人的强键结才是改变成功的关键(Duy Pham on Unsplash)

【总结】

总结以上。要传播新事物,首先要避免三个常见迷思:名人、弱连结和黏着度;而要顺利传播复杂的新事物,我们需要打造有「冗余」的传播结构,用渔网结构与宽桥让事物能更有力量的传播。

简单说要传播创新,「冗余」比「触及」重要。不要太执着于触及、曝光,或名人的推荐。而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渔网结构,让改变的人感受到归属与团结,他们便会更有动力将新事物往外推。

【后记】

这本书出乎我预料,读得十分痛快。各种有趣实例和小实验,让人就像读故事书般,迫不及待地想看下去。趣味之余,书中内容更是有理论有实践,绝非空谈。本来觉得英文书名也太霸道:Change:How to Make Big Things Happen。但看完是真的心服。

看到书中许多攸关人命的事物(像心导管技术),因无法突破播传播障碍,拖延许久才被应用,实在很痛心。如果大家能更早知道这些方法,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生命牺牲呢?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者提到中国在对付新疆问题时,就使用了上面提到的引爆点理论,利用「五毛党」网军,创造紧致的传播结构,成功在许多议题上带走风向。这在在提醒我,对的工具如果用在错的地方,会有多可怕。

谈完严肃的,说点轻松的(?)

其实最初看这书带有些私心,想的是可不可以应用书中方法让更多人追踪我的粉丝团、IG,达到「推广阅读」的效果。但书中的观念反而给我不一样的启发。与其幻想名人推荐或下广告增加触及,不如和书友们步步建立更深的连结。大家一起推广阅读,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狂撒广告,反而可能像Google+一样,有很多人知道〈姆斯的阅读空间〉,而且知道它很少人追踪,那就成反效果了(笑)。

或许这印证了那句老生常谈:慢慢走比较快

对于BLM运动来说,胜利起初走得很慢,但最后终于来到,并且还能延续生生不息。

愿每个想带来改变的人,都能稳步前行,直到引爆的那天!


你可能也会有兴趣的文章:


↓↓也欢迎大家来追踪〈姆斯的阅读空间〉的脸书和哀居↓↓

姆斯的阅读空间FB  
姆斯的阅读空间IG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xJames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2 馬特市年度問卷

年末儀式:2022 覆盤與 2023 展望!

《流浪者之歌》:人生或許就是場無止盡的追尋,我的三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