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揮手道別,一揮手掐死這一切

Lola
·
·
IPFS
·
《她與她的她》還原了「房思琪」背後的真相,對女性而言,這一樁也只是人生的一個切片,最難下嚥的那一塊,所有要素堆砌,達成微妙平衡,才有機率發生。
《她與她的她》劇照

這個夏天我看了很多Netflix的影片,托朋友的福,看的都是正版,於是狼吞虎嚥,像是之後在沒有機會了似的,一心想要看個夠。但最終還沒等到夏天結束,我就對所謂的「Netflix套路」產生了強烈的厭惡感,像是攝取過多,以至於有點想吐的感覺。

所以《她與她的她》打著「由Netflix推出」的旗號熱播時,我就在想,這究竟又是怎樣一部保持「Netflix一貫水準」的影片。不過回想先前看過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對台劇的期待程度總體超過了對Netflix的刻板印象,於是也主動捲入了這場潮流。

忍耐了漫長的一段時間,前幾集還是不可避免地應證了對Netflix的總體印象,並沒有安撫我對台劇製作的期待,感覺台詞、情節處理得不夠流暢而帶來的那些細微尷尬,一下子就讓我回想起夏天觀看Netflix的感覺。可能因為對漢語更敏感,所以更容易察覺到不對勁,而英文或其他語言劇集,只能感受到整體的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結果,情節套路化,過渡上也敷衍。

但到了第六集,就像是修練到某程度後頓時開悟,並且一路高開,讓人覺得它前面的尷尬都像是故意而為之,能夠理解和忍受似的。冷靜下來還是覺得不甘心,為什麼不能從一而終地使用那種近乎通靈的技巧,從一而終地接近完美呢。想來想去還是Netflix慣用的招數,人們常說的“低走高開”,我頭一回領悟到,於是不願意給本片前半部分劇集找補了,確實就是技藝不夠精湛的緣故。

或許正因為如此,它好的地方才會像是頓時開悟、有靈附身一樣的好。 《她與她的她》這部劇厲害就厲害在它真的講清楚了「房思琪」背後的真相,而女主角因創傷引發的「解離」、片段失憶與閃回,不如說是一種表現手法-你如何說這個故事,你使用什麼樣的語言。對女性而言,這一樁也僅僅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切片,最難下嚥的那一塊,而當所有要素堆砌足夠,達成微妙的平衡,才有機率發生。

在這部劇中,每一個「她」身上發生的,其實都是無數個「她」的總和必然導致的平均結果,就像是光的散射,明明是惡與暗,卻可以那麼氣焰囂張。

我看到劇名英譯是Shards of Her,片狀物、碎片,好像和我著重描述的「解離」、片段失憶與閃回,還有作為人生切片的痛苦和創傷,每個女性和她人和自己的複雜連接,都有了逐漸清晰的呼應,也間接說明了它想要表達的已經努力實現了。

除了主線劇情的層層展開,片中的女演員哪怕是作為一個等待被收集的碎片,也盡職盡責地完成了那個位置所需要達到的昇華,雖然情節微弱,但凝結在一起後變成了所有女性的聲音,一個完整的女性的聲音。或者企圖向現實世界拋出些什麼,期待有人能接得住。比方女演員在電視劇裡說一千遍“我沒辦法在踐踏女性尊嚴的公司上班”,或許也是相信有一天在現實裡有人能說出一遍並且獲得公正的可能。

如果只看技藝如通靈的部分,整個故事全力托出的那個碎片,就像是對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一種複寫,或者企圖勾勒更多的,包括這個作品、 「林奕含自殺」、以及在讀者間產生的強大共感等等,而不單指這部小說本身。

許多人同樣提到了這部劇與《房思琪》的聯繫,但也都止於“題材”,說什麼“光是題材就贏了”,就好像“性侵”是什麼人類歷史上的偉大事件,佩戴它就如同佩戴勳章。這恰恰和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所談論的相反。

所以我其實很厭煩談到這種相似,但是它又明明白白地擺到面前來。例如林晨曦自述「解離」時的感受、包括寫下自己所經歷與所想,無一不指向林奕含,而記憶中正在遭遇災難與大屠殺的未成年少女們,又是小說中的房思琪、劉怡婷、郭曉奇,長大了又變成許伊紋。不過它好像做到了對這一切的複寫,林林總總,千絲萬縷,拼湊出一個關於「房思琪」的真相,讓人感到心驚。

其實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現世與林奕含離世後,我一直想知道台灣是如何看待與對待它所象徵的那個霧一樣的世界,已經到了好奇的地步。因為在中國,它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強烈的符號,和女權討論相互纏繞。就在這部電視劇上線之際,南京大學有一起舉報高校教師利用職權性侵女學生並導致懷孕流產的事件,一如既往地遭到全面刪帖,結果不得而知。

這部劇或許不能代表台灣的看法,但我覺得類似於「房思琪」的事件發生後,台灣社會有能力去講述一個真相,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哪怕是這樣一部工業化作品,也在盡最大的努力——這就回到了現實層面,所以影片結尾走向正常的人生,其實就是一種現實的期待,它結束了「房思琪式」的複寫,而承擔起了一種現實社會才應承擔的責任。所以我想我能夠忍受理想化的責任感所導致的平庸,因為無論在哪方面,它都盡可能地出色地完成了。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logbook icon
Lola来自边疆地区的年轻人 https://m.cmx.im/@lola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流转杜鹃的日记
7 篇作品

他们的青春喂饱了城市

一个寻常的星期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