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言论自由

蒟蒻魚
·
(修改过)
·
IPFS
·
以免因为我的主观意志过于强烈而压制了孩子的自由表达

在Matters上读到shenbolun写的父女城市漫游记02 ,原来有家长在和我操心同一个事情。

我不知道是不是在事物的价值判断上,我的喜好过于强烈,输出过于凶猛,女儿有时候会把自己的喜好判断和她对事物的描述隔开,明明能感觉到她话里有话,但总不承认,要先表达某种看似客观的状况,实则从我嘴里套点话,再决定如何输出自己。
……在这个问题上,我总是矛盾的。该不该说,该如何说,该说道何种程度,说多了怕压制她的表达,说少了怕她的表达过于陷入不义。

我的母亲是很善于自省的人,生活中出了任何问题,她习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小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和母亲倾诉,她总是认为是我有错在先,次数多了,我就没有了倾诉的欲望,反正总归都是我的错。等我做了高敏儿童的母亲,变得很留意自己怎么和孩子沟通,以免因为我的主观意志过于强烈而压制了他的自由表达。我常和先生开玩笑,妈的言论自由是没有的!

举个最不敏感的例子,例如之前学校改写童话故事的作业,我一本正经推荐孩子读灰姑娘做改写,导致他发出了很多逻辑性很强的问题来挑衅童话故事的虚构,我要耐心回答问题,还要引导他回到完成作业的正途上。我生来尖酸刻薄:类似Snow White这种公主就是白痴,一再遭害不懂醒悟,最后还被亲一下就跟着王子跑了;Cinderella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生,恶毒的继母继姐都没在家了,不趁机逃跑过新生活,居然还想着去舞会攀附王子。如果我享用言论自由,把我对公主的嗤之以鼻和孩子分享,他会马上意会到我讨厌童话故事,就会沿着我的方向加以批评一番,甚至可以比我更刻薄,延续到为什么要用烂童话故事来布置作业,继而讨论就会跑到为什么老师布置作业不能随他喜好的问题上.....,家无宁日就是这么来的。

再到稍微有一点点敏感的例子。我们家的餐桌向来没有食不言的规矩,平常的日子,一家人也就晚餐时间会坐一起,我们会说很多话。某次,孩子捧着饭碗对我说:「在学校,我好讨厌什么都女生优先,排队女生先排,领东西女生先领.....,老师还叫男生要多照顾女生,不是说男女平等吗?哪里平等了!」可能想到老母是女生,孩子看我一眼,再补充,「我不是想和女生争什么,就想说这样很不平等。」我有几秒的张口结舌,我很想回应说,这个世界很多所谓的平等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例如人们总是觉得优先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做完平等任务了,其实优先了就是特殊对待了就代表不平等,也意味着你的心目中并没有用看待自己的目光去一致地看待对方。我乐意看到孩子学会礼让,懂得理解别人的感受,但我希望这仅出于他的教养而不是以什么狗屁平等为目的。这些话如果我一五一十说出来,他多数会更加反感「平等」这件事,我也担心他会搞不清礼貌和为了平等而平等两者各自的界线在哪里,不管哪一件事过了头都是过犹不及。我事先有了解孩子班上男生都比较调皮,于是我尝试换个角度回应孩子,「会不会是因为你们班上男生总是吵吵闹闹,女生比你们乖,老师一声令下,女生可能已经做好要做的事,所以让你感觉老师总是让女生优先。另外,女生通常比较细心,老师希望你们男生也学着细心一点去照顾别人感受?」孩子想了一下,居然赞同我的意见。平等为何物,还是等孩子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吧,我说的不算。

到了开始涉及敏感的例子,我更加没有言论自由了。观赏特首拍的那条宣传香港的短片,孩子凑过来看,问我,「你觉得拍得好看吗?能吸引到游客到香港吗?」哇,这个问题简直是要陷我于不义之中。我可是戴着比厚多士还厚的政治滤镜在观看,那些拍摄手法、台词还有演员选角,怎么可能入得了我的法眼,我的真实感受只有一个字就是「X」。可是这些都是我带着个人情绪的看法,在孩子还没有形成清晰政治立场前,我觉得我不应该直接回应他。于是我用乾坤大挪移法反问他,「你觉得呢?」「拍得一点都不吸引,香港还有更吸引的东西,拍茶楼的点心都吸引过高楼大厦。」孩子认真地回应我,顺便还补充一句「我觉得李家超的国语很差!」嗯,回答得不错!

最近,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很留意香港的伍淑娟女士的表现。话说《立场》网页上有栏目名为「香港独立书店每周推荐一书」,那天伍女士在庭上就此名称质疑钟沛权,钟生解释「香港独立书店即不是大型连锁的书店」,伍女士即承认「我read in too much,一睇就见到香港独立」。我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吃晚饭的时候,忍不住同没有看此新闻的先生说了一下,考虑孩子在场,我并没有评论。孩子在旁听见,当然也是困惑的,「这个不是断章取义吗?」我只能和他说,伍女士循国安法查问,是想确保被告的钟沛权有或无犯法。如果只是两个大人的餐桌,我们绝对是会畅所欲言的,但变成三个人的餐桌,我只能收起自己所有的粗言秽语,尽量学着和现在的香港媒体报道时一样不加评论,仅做事实陈述。最近的庭审还涉及到《1984》一书,过程很是令人无语。看见有人因此笑钟生在庭上为人补习中文,甚至将法官和主控官称为「文盲」。我其实很想同孩子分享这个新闻和相关评论的,无他,只想提醒他有空要多读书。但如何在取笑文盲和提醒多读书上取得一个合理平衡,我好像做不到,所以最后还是算了,他若看到相关新闻来问我再讨论吧。

为人母真是什艰难的,连表达对事情看法时的界线和分寸都要小心翼翼计算,还没有一个公式可以遵循,只能是自己小心探索。我今日「牺牲」自己的言论自由只是想孩子畅所欲言,借此建立自己的界线,将来紧守属于自己的言论自由。


PS.冇读过《1984》唔代表你系文盲,但你究竟系唔系文盲呢……who knows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