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的心理剖析(二)加害篇

寓森
·
·
IPFS
·
霸凌的起始并非源自于邪恶,而是恐惧。

我先从较为单纯的情境说起。

大家一定有看过,小孩子有时会去欺负有身心障碍或是弱势家庭的小孩,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曾经做过这样的行为。

还记得小时候当你第一次看到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孩,但却是肢体缺损或是全身肮脏不堪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多数人可能忘了,可能是同情、难过、困惑或是厌恶,但是一定会出现的其实是「恐惧」!小孩子发现到他同样是人,但是却跟自己不同;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可能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自己也肢体残缺?会不会父母亲不照顾你,自己就变得和他一样肮脏被人厌恶?」

「可能变成那样的人」会是小孩很深的恐惧,而这样的恐惧是尚未成熟的小孩无法处理的。在没有大人的协助下,小孩面对恐惧的原始反应就是生物的本能--「战」或「逃」。要嘛避开不去接触,不然就是藉由攻击他来消除恐惧。而不管是这两者中的那一种,其实都已经是「霸凌」行为的雏型。一个人单独地避开某人时,可能还谈不上霸凌;但是如果一群人同时地刻意避开相同的对象,以人类的社交情境,会明显感觉是被排挤了。 「孤立」原本就是霸凌的手段之一,直接的肢体或是语言暴力攻击就更不用说了。

合理且适当的情况下,大人应当试着去安抚小孩的恐惧,教他们不需要感到害怕,大人会保护他们;更好的情况是,大人慢慢让他们了解,这些弱势的小孩并不可怕,在情况允许下,甚至陪着他们去接触这些小孩,除了化解他们的恐惧之外,还能够让他们愿意去协助这些小孩。

但人性常常不是这么美好。有些父母可能不让小孩去接触这群弱势的小孩,甚至有些还会恐吓小孩「你不乖就会变成这样」。这些看似很平常的话,其实默默地促成了霸凌的发生。而父母的这种反应,其实是源自于人心理防卫中很原始的「分裂」机转,这正是霸凌行为中很根本的模式。

什么是「分裂」?

如同生物的本能会避开「不好」与「危险」的东西一样,人也会避开自己觉得「厌恶」或是「恐惧」的事物。就像你不想要把好的食物与坏的食物放在一起,就怕好的食物会被坏食物给污染了。这是生物性很「直觉」的反应,但用在其他事情上就不一定「正确」了。这些父母可能「直觉」地认为,自己的小孩如果靠近这些弱势的小孩,可能会像食物变坏般的受到影响,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他们太珍惜于自己的「好」,而无法让自己去接触他们以为的「坏」,「分裂」就开始了。

而当这样的「好」与「坏」的感觉是发生在自己的内心时呢?

外界的「坏」还可以经由隔离来避开,内心中的「坏」要如何隔离?其实人的心理并不如大家想像与经验中的那么完整,特别是生命早期的心智状态。心理学发现,人先天具有一些「心理防卫机转」,用来逃避不想要的痛苦感受与危险经验,「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方式,以此将不想要的经验与其他的经验分开。就像之前文章提过的,婴儿在面对有时令人满足,有时令人受挫的照顾者时,心中会出现好的与坏的经验。其中不好的经验对婴儿来讲很危险,婴儿藉由「分裂」将原本来自于同一个人的经验,分开成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这样的话,好的经验才不会受到影响。

接下来就是要处理「不好的经验」了。

投射

光是把好经验与坏经验分开还不够,因为坏经验还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解决方式就是处理垃圾一样:把它藏起来看不到,或是把它丢到外面。藏起来就是心理学说的「潜抑」,将它逐入潜意识中而在意识上感受不到;而丢掉就是所谓的「投射」,把它放到外界的人事物上,变成不是自己的感觉。前面提到婴儿内在的分裂,藉由投射,婴儿想像外界除了原本的好妈妈之外,有另外一个坏妈妈;所有不好的经验都是坏妈妈做的,婴儿因此能继续保有一个好妈妈。于是内在的分裂导致外面世界的分裂(这种分裂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断上演,不是吗?)。婴儿会因此过度依附「好妈妈」,在好妈妈离开时显得强烈焦虑不安;当感觉到是「坏妈妈」靠近时,会情绪激动甚至有攻击的情形。

随着之后的成长,认知与判断变好了,使用分裂与投射的情况会渐渐减少。但是当我们又面临恐惧,或是认知无法处理危机时,还是会本能地使用这两个防卫方式,而且经常是潜意识的,也就是不自觉地。

恐惧的总和

情绪与理智不同,理智会尝试去区辨不同事物的差异与分析因果关系。情绪则不然,情绪总是倾向于聚集,找到出口后就一起爆发。生命之初原本就是既自恋,却又脆弱,处理这两种感觉并不容易。在安全友善且温暖的环境下成长,能协助我们修正夸大的自恋与克服对脆弱的恐惧;而如果是成长于总是感觉危险敌意且冷酷的环境,不断累积的脆弱与无力感形成难以处理的恐惧,这些恐惧会导致我们保留原始夸大的自恋,并运用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来对抗。这些恐惧被分裂、聚集,然后寻找一个外界的对象「投射」,之后藉由攻击这个对象来消除恐惧,霸凌就发生了。

引发我们强烈愤怒的,往往是内心最深的恐惧。

但并非只有成长于弱势与被压迫环境下的人才会有恐惧。

即使成长环境的物质条件很好,没有明显的暴力阴影,但却总是强调「优越」的重要,贬低「失败」与不好的表现,同样会强化心中对于自身可能会变得脆弱的恐惧。这样的孩子多数不会使用肢体的暴力,却会以言语的暴力或是联合他人「孤立」特定对象来克服他自身的恐惧,形成另一种型态的霸凌。这其实是更常见,但却不易被察觉的。

而大家比较不知道的是,这样型态的「加害人」,其实也是被霸凌的「候选人」之一。

就像总是到处乱丢垃圾的人,必然会引起他人愤怒;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总是将自身的恐惧「投射」到外界的人身上,早晚会遇到反击的人。尤其是网路时代,网路匿名的特性与传播的快速,容易集结一群有着同样愤怒情绪的人,一旦失言就会招致可怕的网路霸凌。

下一篇要继续讨论霸凌受害者的特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

「自戀觀察室」5、陷入自戀孤立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