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慢步足迹:锁罗盆

DuncanLau
·
·
IPFS
·
香港有不少荒废了的村庄,有些附带一种传说,令人有好多想像,锁罗盆是其中最多传说的。

其中一个传说称,村民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但牲口却无事,甚至有称,有些家庭正准备用餐,桌上还有饭餸,就是人不见了,好不吓人!亦有介绍文章特别加盐加醋,叮嘱游人千万不要离群独自游走,还引述某年游客失踪事件,惊动警方入村寻人,绘形绘声。

而地名也能大造文章,罗盆就是罗盘,也就是指南针。这个地方会令罗盘失去作用,有没有惊吓效果?不过,最好的效果,就是仍有以前村民,定期回来,过年前替各破落的村屋,贴上对联,一眼望去,在一片颓垣败瓦,砖头和树木混然一色之下,几道红色散落其中,如果是阴天,或者是烟雨朦胧之际,真能令人一下子心寒起来。

以前,锁罗盆村是偏远地方,甚至说外人不知道如何入村。现在有街渡直到荔枝窝,从码头一条路直到,不过要攀越山峰,路不算好走,一边是岩石树根加泥土混成的崎岖山路,另一边则是用木板和泥土砌出来的梯级,高低不一。由码头走到村口大约要一个钟,当然视乎个别体能和速度。

沿途没有风光可言,一直向上爬。在最高点可以看到另一边山下的海边有一道堤,而向海的远处已是邻邦。走过堤坝,一边便入去锁罗盆村,另一边可以直去鹿颈。在这里有些工人在开工,我们好奇,他们不会每天走个多小时山路来开工吧?他们也直接回我们,他们是由邻邦乘船而来的,堤坝旁有个小码头,黄昏有船来接他们回去。第一个跳进脑内的问题,那会不会是非法出入境?

这条村位于山脚下,应该已荒废了一段时间,有浓密的树木遮蔽,在路口是看不见的。走着走着便开始见到那些红色的对联,几乎每间屋都有,很多其实已剩下三面墙,屋顶也没有了。我们也只是随意看看,打个卡而已。相对来说,这条荒废了的村落的确有其特色,但是不是必游,又或者是人人感兴趣,便因人而异。这天在荔枝窝下船的游客不少,但只有我们一队过来这边。

我们沿来路回到码头,再去另一边的景点,所有吸引游客的设施都在这边,有文化歴史的故事馆,以前居民的住家摆设,当然一些卖手工纪念品小店,自然有吃东西的地方。辛苦了半天,大部分吃的地方都全满,这才是最实际。


后记:这个月头,沙头角公众码头开始开放,可以乘船到鸭洲和吉澳,再到荔枝窝。暂时要跟旅行团,亦仍需要领禁区纸,不过相信不少人有兴趣。而北区地方的发展,其实是以香港人着眼,还是其他人,似乎不易一口咬定,但观乎之前的规划,港府何曾以香港利益为重?甚至是规划中有多少Say,大家也心中有数。香港仍然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和历史,假如当局没有规范和保育政策,或者在一些地方,暗中私私相授,将某些保育项目交给某些团体,偷步改变发展,做成既定局面,不能还原,便只好继续破坏。这种方式其实由来以久,现在再加上被动地规划,情况只会越来越差。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所能做的,可能就是早些去打个咭,做个纪录而已。

不要问我们会留一个怎样的香港给我们的下一代,随时搅不好,我们就是最后一代的香港人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uncanLau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金錢買不到的

Simply Red,簡單一句,就是紅!

我的家鄉應該有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