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加密| 香港:吊唁排队4.5 小时

Daisy
·
·
IPFS
·
原本定下了每星期六才写非关加密货币的事,但今天是特别的,所以值得一记。

英女皇驾崩,曾经作为_ _ _ (这三个字真的不能写,因为连教科书到现在开始都不会这样写,我留下记录有机会犯法)的香港真的满满都是她,就算纸币邮票没有了她,却冲洗不掉人们记忆中的她。作为一个香港老饼(台湾朋友不明白的话「老饼」即是老派人,甚至有点不合时宜的意思)我的脑中怎会没有她?上星期五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开放吊唁册时间赶不及,那就选择今天中秋节补假过去,这样时间更自由更好。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我约朋友在今天到「英领」去。

虽然似乎很少人穿正装而这个也不是丧礼,但是怀着尊敬我也是一身黑衣。正式来说英式丧礼是戴Fascinator 即是有面纱头饰式的礼帽,但我没有那么专业了用贝雷帽凑合着也挻好。

我们下午两点开始排队,龙尾已到了约翰·奥士本铜像附近(粉红色线)。据说后来加入队尾直接到了后面冠君大厦(黄色线),真的不可思议。高达35 度高温却有这么多人只想亲手写字。事实上我在车站已看见不断有人拿着花束。虽然使馆在社交媒体经已说可能要三小时才可以进去,我和朋友都决定照样排队,我还对她说我们今天来是有原因的,后来发生一件小事亦证实这个想法。

约翰·奥士本铜像

满满的人

大家都不怕热排队

很想冲入去呢!记忆之中这个玩意在197X 年某本市政局年鉴经已出现,我记得封面有两个小朋友在玩水

终于出了公园,使馆在望

不时有使馆职员巡视排队状况,其中有一位穿两吋半幼踭高跟鞋的职员来回起码走了三四次,真的辛苦她了

来到使馆关着的门

后面依然大排长龙

公众吊唁入口

正式进入使馆范围

因为依山而建,所以还有一层层石阶要行上去

我买的花,朋友画的卡。虽然我知道她用蓝色卡纸,却也没有特别要买蓝色纸包装的花,买了以后才发现放在一起很配合。

「再见!我的女皇」字很美

因为实在有太多花,用这个方法就可以腾出空间

花的冰山一角

在内围看出去人们在外围放置鲜花的地方

手绘图

有些人会打印照片与大家分享

这些画我很喜欢

给女皇在天国的信

进入使馆后终于可以吹冷气!更贴心地安排水给大家喝。签写吊唁册前要先过X 光机才可进入使馆核心范围。被引导到二楼一排排椅子,大家坐着排队。接着到一楼正式进入签写吊唁册范围,中间有着Pixelart 拼砌黑色英国国旗和一幅女皇遗照。写完日期、名字和内容后,有些人会选择在遗照前鞠躬然后离去。

从领事馆出来就到了外围放鲜花地带,拍摄的照片其实只有一小部份,实际上再下面也是全满的花,不过有位女士很激动地在那边哭,连朋友劝说也不听,我们就没有走过去拍照了,但从别人照片看到有人把柏灵顿熊娃娃放进去花堆里,超想哭的。

很多人以画作最后致敬,更有人拿月饼分享给女皇。我们把花放在Peppa Pig 旁边就离开了。

走的时候已是六时半,还有长长人龙。

到最后算一算,我们一共用了四个半小时才完成整个过程,真的超久却值得。而中间小插曲就是在进入领事馆范围前有一个位置像是车道那样,是需要上斜路再下去,好像迪士尼机动游戏那样要你兜远路。只是那个斜是45 度,所以我和朋友与其他排队人士共识不行上去,就让上面的人下来时我们再接下去在平地就好了。怎知有位女士在搞「 鱼蛋论」,应该是她经已在斜坡上人们就不可以不上斜坡和她一起辛苦,于是我们被迫行上去,而后面的人当然和我一起xyz#$$&* 那位女士。后来看到使馆职员经过,朋友截停了他并说可不可以不兜路,而我说排队中可能有长者或者脚不好的人要方便他们。后来另外几位职员去了那边,应该就是处理掉不需要大家再上斜路。希望明天去吊唁的人都可以舒舒服服省些脚力,那就好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Daisy「𣎴去糾正觀點不同的人,克制自己的反駁慾,是情商最高的行為」 自封 LikeCoin 後援會頭號會員及會長、高重建盲粉、元祖讚賞公民2019年1月1日加入。 所撰寫之內容不歡迎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截圖分發,斷章取義,斥責不雅,敬請自重。除非 tag 我或關聯文章,否則不予回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 #2 第七天:中山遊記

七日書 #2 第六天:馬特市家

七日書 #2 第五天:深閨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