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言她
左右言她

“Right stories she left” ”Right, the stories she left” 郵箱:rightstoriessheleft@gmail.com

「左右言她」开张|跨越不同光谱与立场,在马特市传达女性故事

我们希望将"RightStoriesSheLeft" 重组为“Her stories left right”——将女性的故事留在充满自由、引发共鸣之处。我们希望Matters 成为这样的自由之地,提供作者们一个书写女性故事的场所,让所有的可能性在此发生。

「左右言她RightStoriesSheLeft」在马特市开张!

本社群聚焦女性议题,取名来自马特市民@MaryVentura的灵感,这个名字非常具体贴切的包含了我们想传达的意涵。 「左右言她」意指这个栏目谈论的话题横跨不同光谱,从左派理论到右派议题,希望呈现出女性生命经验中丰富、多元、复杂的面向。

这个名字最初联想自《孟子·梁惠王下》的「顾左右而言他」,借这句话来凸显女性长期可能面对的闪烁其词、含沙射影的模糊处境。进化成「左右言她」,意味着女性选择打破这份桎梏,让更多故事和纪录浮上水面。同时我们希望这个栏目谈论的话题可以横跨不同光谱,这道光谱上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性别的认同,更有全球化的包容。

「左右言她」英文名”RightStoriesSheLeft” 有两种断句方式,“Right stories she left” 象征女性脱离了主流社会认定的正确叙事, ”Right, the stories she left.” 则意味着女性勇敢踏出第一步,离开了原本束缚她的社会结构;而你也许会在Right 后带一声感叹,如同望着勇敢踏出第一步的女性的背影,捡起她留下的故事并为她高兴。

我们希望将这组词汇重组为“Her stories left right” ——将女性的故事留在充满自由、引发共鸣之处。女性可以选择隐去聚光灯的关注,只在对的地方留下那些她书写的故事,好似口口相传的叙事诗般囊括人物所经历的一切。我们希望Matters 成为这样的自由之地,提供作者们一个书写女性故事的场所,让所有的可能性在此发生。

「左右言她」初期由马特市运营团队孵化,第一步将聚焦在马特市值得推荐的女性书写文章与女性作者,让更多创作被看见。也希望为作者们开辟一块小天地,她们在其中可以谈论生命经验、写作、人生困惑等等。

第二步则是成立「左右言她」组委会,让有兴趣参与社群建设的马特市作者,将「左右言她」营造成一个理想的女性公共空间。社群的日常运作、文章策展、活动策划也会移交给组委会主导,让这个社群帐号完全成为社区的资产。

组委会要做些什么?可能是征文活动、播客、读书会、女性议题文章策展、促进女性作者曝光度、举办交流会等。具体活动形式,将交给有兴趣参与的市民共同讨论决定,马特市运营团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援。

因此在此征求有意经营「左右言她」的马特市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左右言她」(来信rightstoriessheleft@gmail.com )或联络任何一位你认识的马特市运营团队成员。只要你认同「左右言她」的理念,都欢迎一起来聊聊做点什么的可能。


适逢三月,站上出现很多精彩的女性议题文章,以下是本期推荐:

【女性生存的真实面貌】

我和我的姨妈—— @xu1xin

我姨妈的故事当然也是,从那个飞扬的姑娘到如今逐渐平和的她,生活留下了太多伤疤。
这些伤疤里,有对女性贤良淑德的传统期待,有女性必须婚姻幸福的魔咒,有对一女性才能发挥的限制,也有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的不理解与不宽容。
我多希望她的平和能换来命运的一些善待,可我也是这样想念当年那个留着大波浪、穿着宽阔裙摆的年轻姑娘。

三月八号国际妇女节,《人物》发表《小姨,我生命中第一个「娜拉」》 ,将「小阿姨」这种区别于母亲的严厉和责任感的女性形象带入读者视野,同时也在追寻暗藏在女性生命史中的另类亲密关系的样貌。 xu1xin以旁观者的身分完成了对姨妈的生命侧写,书写了姨妈复杂又动态的前半生,也弥补了姨妈身为母亲囿于家庭的中年生活以外的青春与飞扬。

我从未想过我会被性侵—— @吴贰说

我认为,最糟最糟,这只是在约炮而已。一个很烂的炮。
我是个女性主义者,我怎么可能分不出来什么是性侵,什么不是?
性不重要,不需要跟特别的人做、性不特别,不需要讲究先后顺序、第一次的性经验当然也没什么值得计较跟追求的,那我为何会做恶梦?我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感到受伤了?为什么我大度的说了「下次不要在没床的地方做」之后我却无法再这么潇洒的配合这个人?
是我在闹脾气吗?还是我对女性主义不忠?我背弃了我自己的信念吗?

大众对受害者的解读常常是悲情的、痛苦的,但当事人可以拒绝「受害者」这个身分吗?受害者身份可以包括更多元复杂的意涵吗?本文作者吴贰说认为自己在遭遇性侵事件后,是以父权之下幸存者的身分存活下来。讲述是挣脱的开端。

【亲密关系实践场】

康庭瑜:爱上女性主义者?我老公的三种生存策略—— @世界走走seh seh

能和一个女性主义者结婚十数载,我想并不是因为他的性别意识形态慢慢和我融合为一。而更像是因为不小心爱上了一个女性主义者,所以只好学着习惯,这个女人总是会有一些他怎么也想不通的想法。因为不小心爱上的人刚好是女性主义者,所以只好开始学着接手一些他以前认为「属于女人的任务」——「好吧妳晚上也要工作,那也只好由我这个大男人来料理家务、照顾小孩了」。
他发明出各种男子气概的新定义,来告诉自己,以及告诉这个社会:烹饪、洗碗和泡奶,都是很霸气的人才做得好的事。 「做料理这种事情,就是我们理性科学家的专长。这要很精准,几公克的盐就是几公克的盐、蛋白打发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要是感性随兴就没办法做得好。」

康庭瑜讲述老公的故事,一方面呈现了女性主义者在生活中的灵活度,另一方面也剖析了男性的生命困境,刻板的性别印象、传统男性气概也深深地束缚着他们的生命。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改写性别脚本也是女性主义实践的一部分。

多元成家|和好朋友成家,还有比这更让人心动的亲密关系吗—— @穿堂风_simona

很多时候友情还是爱情这种标签,其实是为了决定一种相处模式。普遍大家觉得爱情的话,你可能就要谈恋爱,谈恋爱就同居,同居完结婚,结婚完可能生孩子,有个很明确的一条道路。但我们觉得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其实都可以选择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两个人决定在一起生活,不一定是因为爱情,还可以因为是友情。既然不一定是因为什么感情,其实这个感情到底是什么就不是特别地重要。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写「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的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啵啵茶夏夏在这集播客里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不被大众了解的亲密关系模式PLP——Platonic Life Partnership,这种柏拉图式生活伴侣的真实模样被放置到台面上,她们的真诚也让读者们忍不住对自己的心灵叩问,「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批评兼回答婚恋十二问——一对异性恋女权主义伴侣的答案—— @女匿名者

所谓的做好人和找好人,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可能有无数种理解;但是成为伴侣的两个人,对于什么是“好人”的理解必须是一致的。
作为女权主义者,我对“好人”的理解就是:结婚双方在婚姻的经济、家务、生育、养育等内部工作中能够公平协作,而且这种协作的动机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妥协或施舍,甚至也不单纯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爱情,而是由双方对婚姻的共同价值观决定的,在对家庭生活的类似兴趣下进行。

女权主义者应该寻找怎样的亲密关系,女匿名者的回答是「做一个好人,找一个好人」。女匿名者和她的丈夫1M共同回答这份「婚恋与女性主义」问卷,她们指出这份问卷的内容并不足够覆盖现实中女权主义者板块的多元,包括自诩是「男性女权主义者」的1M在回答时深深地感受到被排斥。看完她们的回答,身为读者的我们不禁问,当下女权主义者们应该如何和世界对话。


女性生命经验一直都是影视和文学作品重点书写的对象,从《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82年生的金智英》 ,从《世界上最烂的人》《正发生》 。埋藏在这些叙述中的是女性在逐步夺回书写和言说的权力,她们不仅是亲历者,她们也要做自己的话事人。

在此我们希望引述播客「随机波动」主播冷建国在《无尽的那不勒斯|天才女友男友的一次协同写作》中写下的话,作为本篇的结尾:

「当你无法解释、无法接受、无法与他人讲述一段经历一种感受一次失意,甚至你还在不知道如何看待、从而说起一件事时,文字先于话语抵达我们。我们可以写...在书写的过程中面对自我、确认自我、解剖自我,也解放自我。写作与生活成为并行的线索,当生活的琐碎、沉重和苦痛映照在写作的镜子中,它们才真正与我发生关联,它们才成为人的经历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被记录而获得超越自身的意义,它们在真诚的写作者面前失去坚固、不断摇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徵求有意經營「左右言她」的馬特市民加入組委會,一起打造女性社群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