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科普網站【鏈習生】專欄作家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IMO 人物志@fj 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底层逻辑》说书分享会

⋯⋯初入职场,像是惊慌受怕的松鼠,在冬天会为了一顿饭忧愁。可是随着不断的成长,时间和经历会把我们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终究会成为从容不迫的巨人。
IMO 人物志@fj 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底层逻辑》说书分享会

本次Matters【 创作者经济IMO 】频道邀请的嘉宾是「假日读书会」版主fj,今天她要展现的是说书人(这是他其中一个身份)的形象,为大家介绍《底层逻辑》这本书。

是次活动的主持人是@雨果. Hugo ,而@阅读笔耕担当场记,让我们以文字纪录来重温一下现场。


■ 开场自我介绍

呼应主持人介绍完毕,fj 用了以下这些标签来定义自己,分别是:

  • #假日读书会LINE 社群

  • #说书人(超过两年的经验)

  • #最鸡婆的安全导师(职场安全、卫生管理)

  • #不能说的秘密项目


■ 关于《底层逻辑》这本书

fj 说道:「因为《底层逻辑》不是一本翻译书籍,我们可以直接读到作者刘润『本人的意思』,直面他的思想与之交流。」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潤米諮詢創始人,《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微信公眾號「劉潤」主理人,前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曾任和現任騰訊、百度、海爾、恒基、中遠國際、五源資本、康寶萊、尚景家居等多家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 事物运作的根本道理。

  • 事物间的共同点。

  • 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这本书从一个「由内而外、由自己推想到别人」的走势,分为五个part 依序探讨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 讨论1:一个人心中应该要有三种「对错观」

有一个悍匪绑架首富的儿子,交涉赎回事宜时,首富却对悍匪说「这都是我的错」⋯⋯哪泥?

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结果B 失足摔死了,谁的错?

原来,看待一件事情时,往往有三种切入点:

  • 法学家视点:罪证确凿的人错。

  • 经济学家视点:社会成本低的人错。

  • 商人视点:损失大的人错。

一个人心中应该要有三种「对错观」|资料来源:书中插图

阅读笔耕🙋 IMO

感觉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三股力量在拉扯,在某些case 的时候多数人看法趋向一致,但某些case 就不是这样子了,不妨以此是非对错关,套用在「 老高抄袭争议」事件分析下。


■ 讨论2:人性、道德、法律

  • 母亲弑子:比较倾向是说她没「人性」,这侵害了自身的生存与繁衍

  • 有人插队: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 因口角冲突杀人:违反「法律」。

@旅读从心🙋 IMO

道德属于社会规范,没有强制约束力⋯⋯群友提到的「善良管理人」是指有专业知识,收取对价后执行职务,所以对于民法上的过失责任而言,要负的责任(注意义务)会比较重。

人性、道德、法律|资料来源:书中插图

阅读笔耕🙋 IMO

道德的「秀下限」就是直面法律,有事情尽管不触法(还在这条底线之上),但难免社会观感不佳,例如坚持要行使「 报酬请求权」作为归还失物的酬劳,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呢?


■ 讨论3: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 井水20 度C,这是一种「事实」,独立于人,客观的存在。

  • 同样的温度的井水,夏天喝觉得沁凉,冬天喝觉得温暖,这是一种「观点」,加入了人的判断。

  • 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所谓「立场」正是一种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 而「信仰」是内部完全自洽(自圆其说)的逻辑体系,不要挑战别人的信仰

事实、观点、立场、信仰|资料来源:书中插图

阅读笔耕🙋 IMO

我们要小心错把「观点」当「事实」。

另外是谨记「观点无对错,事实有真伪」,当我们与别人的争论一触时发时,赶快退一步冷却,先静下心把「观点」给抽离出来,并了解「观点」并没有所谓的唯一解(真理),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为何要浪费时间去争论没有对错的事情)的冲突。


■ 讨论4:注射式洗脑:为什么+OO

留意「为什么+OO」是一支危险的「注射器」,它会强行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为这个OO找到原因上,而疏忽去思索OO到底是不是合理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 为什么爱因斯坦晚年信仰上帝?

  • 为什么吃韭菜可以预防癌症?

请大家特别小心「为什么+谣言」的句型。

阅读笔耕🙋 IMO

山道猴子:为什么整个世界都针对我?当中的「整个世界都针对我」变成了一种自我催眠、自我暗示,却不质疑这件事情的合理性。


■ 讨论5:四句话建立基本逻辑素养

  1. 证有不证无

  2. 证有靠举例:证「无」没有办法靠举例,我们没有办法说「因为没看过紫色乌鸦」,就说紫色乌鸦不存在。

  3. 以偏不概全:我们没有办法单就#MeToo 案例的偏,就说「全台湾男人都是渣男」的全。

  4. 概全靠推理:得出一般性结论,只能靠证明,靠推理。

阅读笔耕🙋 IMO

情绪化(或说话不经大脑)往往使人陷入了「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叫人不敢恭维,稍微用一点理性冷静下来分析想想,就会发现这种逻辑漏洞!


■ 社群QA:有什么事情过去原本是怎么想的,看过书后就改变了观点? by HH

fj 的职业是与工安有关,以前都喜欢搬出「法律、法条」也就是法学家的态度,去强硬要求他人要怎么做,可是看完这本书以后,采用了其他方式去沟通看看。

例如,有一阵子fj 开了很多工厂的缺失单,也有集中在一天开了很多张的情况(每张限期7 天内要改善),后来反思自己这样做好像少了一些人性和同理(硬要把单子开好开满的话,对方期限内铁定来不及因应)。

于是fj 换了一种作法,采用「提前预告、示警」而不是立刻开单的沟通方式,予以对方足够的缓冲时间,给他们一个「我做得到」的动力去执行调整动作。

雨果・Hugo 🙋 IMO

有一种礼尚往来的感觉。


■ 金句良言

最后,fj 引用了书里「松鼠过河需要策略,巨人过河踏水而行⋯⋯」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松鼠过河需要策略,巨人过河踏水而过。

当我们还是一只小松鼠的时候,面对著名为「未来与无知」的汹涌湍流,都会心生胆怯,不知所措。松鼠通常会先跳到一块石头上,接着左顾右盼,张望着下一块落脚的石头在哪里,在害怕和纠结中艰难过河。

而巨人过河,不用看河流的深浅,不用理会石头的分布,从容潇洒,踏水而过。

每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开始都像是惊慌受怕的松鼠,在冬天会为了一顿饭忧愁。可是随着不断的成长,时间和经历会把我们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终究会成为从容不迫的巨人。

因为,我们是自己的CE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中書神經系統

閱讀筆耕

1. 關注各種有關書的消息。 2. 長文: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3. 短文:每日「鏈習生幣圈日報」新聞的盤後觀點 murmur 眾聊。

9431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