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科普網站【鏈習生】專欄作家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阅读笔耕|Web3 实验者系列AMA 笔记:Q&A 时间

「区块链」问世,让「金流」得到解放,还权于个人。

Web3 实验者系列AMA 笔记:访纲与回应一文,这回纪录Q&A 时间中,我答过的部分,提问都好犀利啊(瑟瑟发抖,不可以瑟瑟)!



📣 @Wright Fu:
笔耕会如何评价方格子和Matters 的分野?

(OS:既生瑜,何生亮?第一题就这么棘手,呜呜。)

若用成语形容,我想以「大胆激进」来描述Matters 对于探索Web3 所做的实验,不论是The Space 与Logboook 项目,都是前(Web2)所未见的创新,能够躬逢其盛真是太好了呢!另一边,我为方格子下的注解是「稳扎稳打」,包括其执行长@David Weng 也说过,目前把平台定位在Web2.5,陆续开发一些体现3.0 应用面的工具,而心态面还未能调适地这么快,估计短期内仍靠向2.0 多些。

另外我也想聊聊「协作」一事,这方面Matters 给用户的挥洒空间是很大的,例如第三季社区活动,像是预先写好一个智能合约(5 支持启动),只要提案书合规,任何人都可以试着去举办一场征文。 第四季活动稍微收回一点权限(得先经过官方确认)。但整体来说,企划的自由度仍相当高,若以百分比感受,在Matters 上要发起一个项目,我能掌握的控制权大约是70% 或更高,而在方格子做类似的策展,这个数值我抓50% 或更低。

关于这「权限收放」的拿捏,不论断孰优孰劣。事实上,之前与方格子合作策展征文的那一次经验还挺爽的,因为上头为我的文案配置了编辑与美术,有专人帮忙雕琢句子与视觉设计,我好似VIP 套房的贵宾(当大爷)。



📣 @bbybarbieboo:
想问问笔耕之前关于支持创作者创作习惯养成的观点——你觉得成为一个Web3 持续的创作者会经历几个阶段呢?为什么token 对于创作者很有激励?你现在在什么阶段,对未来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展望呢?

(OS:谢谢主考官,好多道题目啊!定要拿下这关面试。)

倾向划分成三个阶段:

  • 阶段一:随心所欲<br class="smart">没有压力,想写就写,有一搭没一搭地写。
  • 阶段二:稳定产出<br class="smart">开始有点意识,给自己一些KPI,自我要求每周固定更新X 篇。
  • 阶段三: 有企划感
    以「更大规模的资讯单位」来策划创作,有中、长程的视野(例如一个专栏、电子报、系列专题)⋯⋯思考自己的作品作为一个商品的规格

我目前大概在阶段2.5 吧(汗)!因为我为自己企画的#写作的反思专题,规矩是定下了,口号(每周一,一个观点,一个实际应用)也很明确,不过执行力度有些不足,螺丝松脱啰!

想以「集邮」或是「超商积点」来形容token 带给我的感受,我是只要看得见总数额持续增加就满足,因为我需要一个「具体」的东西来见证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大概是「计步器」的概念吧!

除了物质报偿,我也很看重精神层次奖励(里程碑、经验条、成就值)的记录。就拿4/7 今晚来说,这是我第一次在Discord 麦克风在AMA 舞台上做分享,我要在回忆相册里再添上这一笔,详见写字,迎来新的身份的最后一段。

Web3 实验者系列AMA

双管齐下是个好策略,我想为token 的背后,找到精神层次上的意义。

对未来创作的展望。

写字写了好一阵子(也才1.5 年),随着时间经过,一直有个念头在心里萌芽:能不能靠「文字」讨生活?就在上个月底, 这个企盼实现了,目前还未想到新的阶段性目标呢!若硬要说一个,我想先坐实「文案编辑」这样的称谓,观摩正规出版社编辑的文字底蕴,自知仍有一大段路要走,惶恐。



📣 @阿里(Ali):
三位讲者怎么跟父母解释区块链跟Web3?

(OS:这个问题好和蔼可亲。)

马上联想到@许明恩为《 以太奇袭》写的书序中用上的释例,让我改编一下。

妈,妳还记得以前妳要和海外亲友沟通,打一通国际电话贵松松,可是现在用LINE 之类的通讯软体,就变得好便宜,还可以从Facebook 上看到他们的近况,拜「网路」之赐,这就是Web2 时代。

「网路」普及,让通讯,或者说是「资讯流」获得解放,还权于个人。

妈,我现在想把方才打电话的例子类比成金融转帐。

假如妳现在想要海外汇款,得跑一趟银行,也有一定金额的手续费,是不是旷日费时,所费不赀?但未来有个名曰「区块链」的技术将愈来愈普及,也许人人都会有一个(加密货币)钱包,转帐的成本变得很低廉、快速,这是Web3 的一种应用。

「区块链」问世,让「金流」得到解放,还权于个人。

我是回到原点,以中本聪白皮书的思路来答这题(老调重弹);三位分享者的切入点都大不相同,好有趣喔!



阅读笔耕的签名档
🌱 加入中书神经系统围炉👇
专题#写作的反思#炉内真心话连载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没👇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ediumvocus
🌱 我的教学文与邀请连结👇
注册noise.cash一起成为「噪咖」体验社交金融
注册Presearch一举三得的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注册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兑现OSMO 与撸羊毛
注册Potato加入两周,我从Potato Media 学到的三件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中書神經系統

閱讀筆耕

1. 關注各種有關書的消息。 2. 長文: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3. 短文:每日「鏈習生幣圈日報」新聞的盤後觀點 murmur 眾聊。

9425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