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凱西
蔡凱西

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作者鲁蛇我授权转载文章的一点小心得

(编辑过)

原本想要用「当个讨厌的乙方吧:鲁蛇我用『这些』方式确保权益」这种钓鱼标题,但实在很难无视良知在对我呼喊:「这样母汤」。最终,天使战胜了恶魔。

都说了是小心得,有专家觉得太浅还请见谅喔。

Photo by Brooks Leibee on Unsplash

这个任何人只要愿意,都能在网路上开个空间写作的年代,遇到叫得出名字的媒体想来要求转载/邀稿,说没有「心头一喜」那都是骗人的,能多一点平台让文章露出当然是好事,虽然有无更多的能见度又是另一回事。

台湾很多网路媒体并未大方揭露原作者,甚至刻意不显示原作者的故事,早就已经听到腻,所以我很少主动向媒体投稿,既然投了没稿费也不好好揭露原作者,干嘛把文章的首发投给那些媒体,当然要把文章的首发留给自己的写作平台阿。

不过,有媒体来邀转载,我基本上会考虑一下,反正我文章都写好也发布了,跟对方询问过我的疑问之后,就看我要不要点头答应。


例如,当时大柠檬来找我转载,我先这样回对方:

然后,我跑去干嘛了呢?当然是先去做功课,收集一些疑问请教对方。那么,问谁呢?问google、问朋友(当然是相关业界或相关经验的朋友),另外活跃于网路上的几个英文字母编,他们提供的资讯也很值得参考。

或许有人会觉得,就一篇文章干嘛要这么搞刚啦?蔡凯西你以为你是谁?

就因为不是谁所以才要多问阿!多上网做点功课、多开口问,脑袋里先有点概念再来沟通,真的是不吃亏。

其实我也没花很多时间,候车跟搭车的时候一边查资料、用脸书讯息问朋友,了解一点基本情况之后再回覆大柠檬,也是趁当时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来做。我大致上问了对方几个重点:

  1. 跟我联络的编辑所属的单位,以及会转载到哪些站点?
  2. 转载有无授权费(我知道通常是没有,但还是试着询问一下)。
  3. 是否会修改标题与内文?
  4. 承上,如果会改,我给我先看过才能上线。
  5. 有无授权契约(我知道通常是没有,但还是试着询问一下)。

双方的对话内容则是这样:

我也跟对方表示,因为曾经被贱人黑过,现在遇到有人来问授权,会比较小心这些事情,请对方谅解鲁蛇我问题有点多,不是刻意找碴,把事情问清楚,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权益。

了解大致的情况之后,我就同意了。柠檬编后来也有回覆我会在哪个时间点发布,不会改内文,会注明已获得我授权刊登。

大柠檬是把作者同意授权的文章,拿到他们家的后台重新排版编辑再上线,我的习惯是,会在对方发布之后上他们的网站去确认一下。

至于没多久之前,麦田出版社来询问「帝国航路」那篇书评的授权,是直接转贴我在方格子的原文连结到他们家的粉专,设定排程的发布时间对方也有告知我。

我习惯把授权转载到他站的文章,留个截图备份。其实那是几年前开始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后来凭借当时的截图,去年底成功跟某媒体讨回我曾经帮他们撰写过,但是离奇在他们家网站跟后台消失的某篇文章(这个鬼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说)。

此后,我都会顺手来个截图。顺便在这里推一下,麦田的小编非常专业。

授权之后,无论在该网媒后台重编后发布,还是直接转贴原连结,网媒告知作者何时会发布,贴连结通知作者,是必要而且基本的动作,那就跟道歉时要露出诚恳的笑容是常识一样。


就算没稿费,选择答应媒体的邀请转载,不代表也该忽视自己身为作者「知的权利」。辛辛苦苦生产出的内容,我有权知道、询问对方要怎么利用,例如被刊登在哪?是否会更动内文与标题?也要跟对方表明自己的底线,例如任何修改的动作都要先经过我同意,还有要把我的作者名跟原文连结明显呈现,而非隐晦不明。

如果只答应转载,什么都不问,华国这种地方,真的很容易发生「你没说不可以人家就觉得你可以」的情况。例如我听过有作者的文章标题,被改得很浮夸,但是媒体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如果什么都没问,或许对方可能会认为,你的文章怎样被摆布都可以。

讲不好听一点,在这个社会,很多时候已经表明自己的底线,都还会人当耳边风照样揩油吃人够够。遑论沉默就是形同牺牲自己的权益,无论是著作权跟其他事物皆然。

就先谈到这吧!或许之后来小聊一下方格子直送计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