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请给我钱

(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卑鄙的人,不说自己卑鄙。这既是关乎逃避,也是因为认知。

那么反过来看,正直的人,也往往羞于标榜正直,而夸人正直、清白、安贫乐道……似乎也只能在各种死后的纪念文字中说,才看起来顺眼,听下去不觉得谄谀。

韩愈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个文字格外有了价值的阶段。为了不朽,甚至有人会一掷千金,只为让当朝宰相给自己父亲写一篇碑铭。但后人也十分为难,对于这样的伟大人物,即使一个小小不雅,都显得刺目,更何况是这种为了金钱而「谀墓」的做法呢?

所以,夸人伟大,往往是有风险的。

(二)

明代中后期,碑铭的对象,出现了很多新人物。

商人们纷至沓来,争相聘请,希望得到一篇值得留存的文章,作为死后的宠荣。

余英时先生对此深有研究,并敏锐地提示我们来看看,明代的商人是如何成为了「儒商」,而当时的士人,又是怎样不能读书,便为良贾。

阳明学的发展,也不断向下,传道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读书人,贩夫走卒都不妨做圣人。

而颜钧山农则更是因为从「学」而「教」,最终落得发配充军的惩罚。

但这种趋势却没有消减。清代的商人,仍然与皇帝们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这绝不是扬州盐商那种穷奢极欲,更有着一种从上到下,借贷贡献的金钱输送。事实上,对于如乾隆这样的皇帝,能够维持从自身到八旗的供应保障,就绝离不开商人们的表现。

乾隆时期不仅延续了前朝的奢侈,还不断大兴土木,这里面既有为了拉拢蒙藏等草原势力,而建立起的宗教寺院,也有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建立起的诸多园囿。在如今的皇家档案里,仍然保存着清代皇帝们的奇思妙想,无论是造佛像,烧瓷器,还是仅仅为了一次玩赏,都有着细致入微的各种指示。

那么,钱从何来?

(三)

乾隆实际上是将钱放贷给了皇家商人,然后收取本息,来贴补自己。

这和明代的朱家皇帝,如万历,心急火燎地派出各种身份的太监,到全国去争权夺利,最后闹得沸反扬天,大概要安静许多。

但或许也就是在乾隆之时,这些依赖皇家发财的商人们,逐渐开始破产。

「皇上,您的钱,我们实在还不上了。」

乾隆还自己开过店,但最终经营不利,除了赏赐出去的,大概都倒闭了。

抄家也是手握大权的皇帝所喜爱的,而且清代的议罪制度,可能也是从他这里开始,这倒和后来清末买卖官职,一脉相承。只要给了钱,皇帝也可以放过你,让这些犯事的官儿们,继续戴罪立功。但若是你的钱实在太多,皇帝就要一勺烩了。万历帝也喜欢抄家。抄家来钱快啊。

管你平日里怎么搜刮积累,到最后还不是一股脑儿进了乾隆的钱包里了。

所以,乾隆平日里的批复,往往还包括这类抄家资产如何处置,而这里面的大部分,似乎都用在了一些建造上了。

(四)

这就是能够十全的背后原因。

乾隆留下的摊子,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嘉庆帝的励精图治,试图挽救却不得不和上半辈子稀泥,正说明这大清已是鲜花着锦,火上烹油,最后的好日子了。

这位皇帝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

然后这样还有点不够崇奉,所以又在二十多年后,继续添加字样: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五)

人生不过一场笑话。

有人说的时候,旁人便能笑;有人说的时候,必须事后笑。还有的,则如同无声无臭的一个闷屁,到了也无人知晓。笑的笑话,固然让人脸红心跳;不笑的笑话,却又不知,与前者相比,哪个更加让人尴尬了。

司马迁曾经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又说:「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如今还能在韩愈文章中被人记住的名字,并不多,但他们的名字终究是附在这些佳作中,得到了不朽。

(六)

钱能买到名,名也可以卖钱,至于权力更是在「绝对」面前,最终成为世间的硬通货。

但这些成为今日闲谈语资的,他日再次听见,又当是如何的沧海桑田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