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納
黎納

黎明天光,百納海川。喜歡故事創作、影視作品分析,亦是社會觀察者。

《俗女养成记2》温情主义的双螺旋

双螺旋的一边是「温情主义的含蓄、随和的惯性」,另一边是「喜剧风格」,两边原本毫不相干,直到双螺旋中间逐一建起桥梁,形成新的类型DNA──《俗女养成记》系列即是如此。


如果要说,什么样的词汇最适合形容这一季,我想不是「蜕变」,而是「原点」;精确地说,是「进击的原点」。

在台北打拼二十年的陈嘉玲,四十岁的她,没车没房没老公,返回台南家乡,整顿自己、开始新生活,然而面临家人的温情纠缠,不稳定的感情及不确定的自我,搭配过去的重点成长回顾,陈嘉玲终究摆荡回原点,形成「进击的原点」。

如果不知道《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可能不太理解「进击」意思的话,可以想成是「原点Plus」,或是「进阶的原点」,又或是,可能《俗女养成记1》没有看过的你,发挥一下想像力,如果是二十岁的人,就想像二十年后的模样:

没车没房没伴侣,带着传统家庭思维的你,发现人生到此必须写一个「惨」字;不过经历了二十年的台北求职洗礼,体会到时代脉动、独立自主的女性思维,你拼命地拉扯惯性思维,努力形成自己的家,却突然体验到肚子里的生命,于是重塑自己,提供养分给新的生命。

你跟新的生命都有了新的原点。



熟悉的家庭通俗剧与温情路线,贯穿台剧几十年的时间轴,走至俗女系列,发展出哪些特点,有哪些承袭了过往的观影经验,以及剧情结构的分析,我想提出一些观察点,提供各位参考,在这之前,先小聊一下「温情主义」吧。


不冷不热的温情主义


温情主义一词的相关历史背景,以及如何出现在影视作品,作者周蕾(Rey Chow)于2007年的书籍,可以窥知一二: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繁体译本是2019年出版,书名是《温情主义寓言‧当代华语电影》 。其中一节为「定义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温情主义」 ,从第三十七页至第六十二页,自西方历史如何描述这种情感,有几种中文释义,比如说「感伤」、「同情」、「怜悯」等等,而这种情感所带来的影响也随着年代更迭,直到华语世界如何翻译成「温情」,具有详尽解释,在此不多说,有兴趣者可以再阅读研究。

特别指出的部分是,第五十一页关于「温情主义」的解释, 「强调含蓄节制的意涵」「针对压迫与难以忍受的苦难进行妥协或调和的倾向或处置」 ,而经常以家、家庭生活为拍摄主题的温情主义色彩的电影,主要是「住宅之于人」是内部舒适的地方,隔绝危险在外的防线,不过基于防御外在压迫的「家」,仍得面临来自内部压力的问题。

作者举例了十一种典型情境,包含:孝道、家庭生活、准备/分享/吃喝/提供食物、贫穷、童年与老年、劳力工作的场景或认知、聚散离合、追求家庭/社会融洽与和谐、时间的流逝、自然景象的呈现、履行传宗接代的义务。

而书内的这一段话,我大方向认同(不认同的细部原因会在之后说明):


「尽管这些带有温情主义色彩的情境,在电影里相当容易辨认,笔者的企图却不仅是藉由批判温情主义,揭露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倾向,也不是要对温情主义进行严格的去神话(demystify)剖析,而是视之为一种虚构却细致的认同协商过程,来说明这种意识形态。」


浅白地说,作者研究影视作品内的温情主义色彩,目标是为了解「现象」而做出合理的逻辑判断,并藉由书中所分析的例子,进一步理解意识形态(也就是温情主义)如何运作的样貌。


⬛重点整理⬜


  1. 定义温情主义:「强调含蓄节制的意涵」,「针对压迫与难以忍受的苦难进行妥协或调和的倾向或处置」。
  2. 具有十一种典型情境。
  3. 研究是为了解「现象」而做出合理的逻辑判断,进一步理解温情主义如何运作的样貌。



温情主义的双螺旋


影视作品的温情主义色彩相当容易辨识,对于电视剧的观众来说,平时除了乡土剧、八点档以外,比较为人熟知的还有公共电视的学生剧展、人生剧展;去年(2021)的台剧作品《天桥上的魔术师》、《茶金》、《俗女养成记2》等等,也是以家庭为轴心发展,发散出去的故事,即便是职人剧《火神的眼泪》,以消防员打火的故事为轴心,也与温情主义息息相关。

OK,所以说,这篇文是要探讨温情主义吗?

不是。

这篇文是要以温情主义的大方向理解,来看看《俗女养成记2》带给观众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OK,那双螺旋到底是什么东西?


Photo by ANIRUDH on Unsplash


请想像一下,双螺旋的一边是「温情主义的含蓄、随和的惯性」,另一边是「喜剧风格」,两边原本毫不相干,直到双螺旋中间逐一建起桥梁,形成新的类型DNA──《俗女养成记》系列即是如此。


《俗女养成记1》建立了二个主要桥梁,分别是:

  1. 中年人的陈嘉玲与童年的陈嘉玲(现在与过去的桥梁)
  2. 非常人所呈现的激动情绪(通向喜剧风格的桥梁)


而《俗女养成记2》除了以上二点,新增第三座桥梁:强化影像风格。不过这一点需要研究剧本结构,关于影像风格如何与剧情融合地恰到好处,下方将以三个例子作为介绍。


第二集:没有时间了



四人攻坚小队一路追缉至建筑物内,发现装置正在倒数时间,由老爸带领的小队感到慌张不已,聪颖的老爸剪掉其中一条线,时间停了下来,却在松口气的同时,重新倒数至零。

病床上的老爸惊醒,旋转的画面如同翻转人生的惊吓感,正式进入可爱的片头。


简明破题的手法,观众容易理解并感悟,而且透过开头的紧张感,能够迅速地聚焦至老爸身上,尤其是以他为首,带领的一家子人,最后却失去时间,孤独地在病床上醒来,世界颠倒又翻转,翻天覆地的震惊,替这集敲下一记警钟。

即便没有看过系列任何一集,看到这个开头,也可以轻易地理解到,这个老爸应该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他做了「没有时间」的恶梦,并且从病床惊醒,更是加深了「发生什么」的证明,甚至可以猜测:他生了什么病吗?还是他快要死了?

我很喜欢这个开头,过往家庭通俗剧少用的「悬疑感」,并且在二分钟内,传达清楚且扣合主题的讯息,引起观众的关注。

双螺旋的功力也在此展现出来,一家人的攻坚小队形象:攻击、力量、强大等形容词,从家庭出发,以老爸为首的父权主力,一路带队抵达终点,消灭敌人之前,才看清敌人的面目──时间。所有人将期望与安慰放在老爸身上,然而老爸的选择并没有办法阻止时间流逝,终究归零。

这个巧思很有趣,如果看完整整两季,将会发现,从温情主义的角度来看,第一季的父权家庭,过往保守时代的事件,直到第二季发生的转变,家庭里的父权如何软化,女权如何成长,第二季的第二集开头,便是骨牌效应的第一张牌。

也许看过的读者会疑惑,老爸本来就是家里比较耳根子软的小孩,即便在第一季都是怕老婆、疼小孩的形象,这样子也算是强而有力的家庭传统父权形象吗?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文化的形象来思考,比方说,当我们提到家庭内的传统父权,通常是指以父亲为首的领导,至于父亲本人的性格并不是定义的范围,因为文化习俗是要求个人符合社会角色的期待,即便可能是性格懦弱、胆小的父亲,也会被社会的文化所要求,必须符合威严、有主见、领导性强的父亲形象。

老爸的性格不符,仍然是家庭传统父权的代表。



本集的另一主轴也面临没有时间的窘境。

刚上国中的陈嘉玲,面临第一次月经来的尴尬,切换至现在,四十岁的陈嘉玲半夜开始盗汗,去做健康检查,医师却问她有没有计画要生小孩,由于卵巢功能下降,没有时间了!

女生若是提早提经,将会进入更年期,听到老姊陈嘉玲早更,笑到不行的陈嘉明,网路上查了几个现象,为了逐一打破,证明自己还行,陈嘉玲喜剧地呈现各个行为,却在在显示她真的已经不行。

同一时间,为了证明自己还行的老爸,开始搭讪女护理师,讲笑话、夸奖子女等等,却在出院的时候逃跑,坐在陈嘉玲的屋顶,两人互相诉苦遭遇。



老爸为什么要爬上陈嘉玲新家的屋顶?

本来我只是想,也许是为了后面老妈发现的时候,老爸爬下梯子怕受伤害又怕老婆的画面,营造喜剧感,不过写文的时候,我忽然想通了一个道理。

自古以来,登高就是要望远啊。 (摸空气胡须)

老爸害怕没有时间的焦虑感,为了想看见未来,因此登高望远,有没有办法看得再远一些;剧情让老爸登上屋顶,坐在陈嘉玲期望已久的新家,那种渴望未来的心情,又添加了一笔。

两人互相坦诚的对话,相当真挚又好笑,观众不免就想着,这对父女的担忧与看不见未来是什么的模样,究竟会走到哪里?


第四集:不速之客



如果看过第一季,就会知道下车的脚,是呼应哪一集,不过没看过也无所谓,华丽出场的女人,让陈嘉玲一大早扫家里、硬是摆上几本书,营造「优雅生活」的恐怖女人,带来的行李还包括儿子。



这一段戏不到五分钟,开头陈嘉玲一早起床打扫,要男友蔡永森不要多问,直到这女人出现,到家里评论完装潢品味之后,直接走进陈嘉玲房间睡觉,最后观众才看见她受伤的一面。

整理一下观众对于她的认知:

1. 恐惧。 (因为陈嘉玲很怕她,观众有心理准备。)

2. 美丽的外表,讨厌的性格。 (不自己带小孩进门,称小孩为「行李」;进入家里嫌东嫌西,陈嘉玲不爽不敢讲,她还径自走入房间。)

3.翻转:怜悯。 (原来她受伤了,但是她一句话都不说,并且陈嘉玲跟观众都发现了。)


角色出场、特色与困境,居然完美地在五分钟内呈现了! (而且还包含片头动画!)


不骗人,当下我内心真的这样呐喊。

各位可以对照第一季第二集,表姊一家人下车、进屋的画面安排,差异感会更强烈,为什么呢?这个关乎到「角色层次」的安排。

第一季的出场,主要是表姊一家人对照陈嘉玲一家人。从小时候的陈嘉玲看着大人们之间的较劲,即便表姊洪育萱跟她一样,只是天真的孩子,却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必须互相比较、证明自己。不过这个部分需要随着剧情发展,以事件堆叠,观众才能了解箇中道理。

之所以强调「五分钟内」呈现角色出场、特色与困境,其实跟角色与整体节奏有关。

本剧的主轴是陈嘉玲,表姊是副线剧情,若是要从头介绍表姊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篇幅,而一集四十几分钟,该花多少篇幅讲哪件事情,自然就变得很重要。 (更何况,这一集的不速之客还有其他二位。)

不过这对主轴来说,只是表层的事件而已,真正影响陈嘉玲的却是被称之「行李」的小孩──豪豪。

并且同时揭开过去的起点:阿嬷心心念念的孩子。


「孩子」的意义同时联结过去与现在,加深第四集「不速之客」的影响力,连绵至结局。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不对啊,陈嘉玲在第二集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没有时间了」,不就是因为停经之后,就不能生小孩了吗?怎么会算在第四集呢?

这个问题很好! (眼睛发亮)

我们来回想一下,第二集的陈嘉玲,发现自己有早更现象之后,哪些事情对她产生意义呢?

  1. 为了证明自己体力还行,找了一起考证照的妹妹到家里庆祝,却没想到她们的「体力」远远超乎想像。
  2. 为了证明自己性欲旺盛,穿上战袍冲去蔡永森家,但是感觉到乌龟雨伞的视线之后,性冲动直直落下。
  3. 为了重拾年轻而打玻尿酸,但却变得又肿又丑。


陈嘉玲的行动皆是回归自己,从来不是为了「生小孩」,直到第四集的孩子豪豪出现在她家,对于她跟蔡永森都产生意义,才开始思考,孩子是否为未来的人生计划之一。

由此可见,原先极力反抗,讨厌小孩的陈嘉玲,因为考虑到未来将与伴侣蔡永森渡过,也透过与豪豪的互动,重新学习如何与小孩相处,看似将会成为陈嘉玲下一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却在第五集遇到重大的障碍。


第五集:人生计画


如果人生计画可以顺利、无虞,大概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成真。不过往往就是会出差错,面临障碍与困境,如何因应与调适,什么时候能够放声大哭,或是怒不可抑时,如何拉回理智、谨慎处理......受到温情主义的文化影响,我们如何看着陈嘉玲面对她的困境,或是剧情副线的老爸、老妈、老弟,以及表姊还有蔡永森等等,这些人的难题之所以与我们相似,也是因为我们共同受到制约。

温情主义的制约。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忍耐、忍受环境的外力挤压,为了调和气氛而婉转的语气,收敛自我的情绪,或有时候,放弃我们所想要的东西,符合某一种大众的想像,也许不免会怀疑,这究竟是维护「和谐」,还是促成「乡愿」。

不过,若是全都怪到温情主义头上,是不是也不合理?毕竟我们是参与者,说是社会的一份子,如果不是我们,温情主义也无法发展,不是吗?总是有人争取自己的权益,认定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会放手;看着挣扎的人们,奋力挣脱的模样,我们不禁有所感触。

陈嘉玲虽然四十岁了,什么都没有,但却更让人有所共鸣,这样的感触,也是温情主义的一部分──但是陈嘉玲可没有打算妥协。这才是观众最喜欢她的一点,坚持! (第五集尾声听见她的干声连连,也是一点都不意外。)

不过这一集的巧思,并不是在于陈嘉玲得知自己怀孕的那一刻,而是时间线的另一端,阿公(爷爷)面临要不要退休的挣扎,以及从人生舞台退休的体验。



然而,终于放手让老爸经营中药行,与朋友享受退休生活的阿公,某日却迎来朋友逝世的消息,对于刚步入「人生计画」下一个阶段的阿公,准备朋友最后的毕业典礼,对应陈嘉玲肚子里贸然存在的孩子,恰好呈现人生计画的头与尾。

剧情安排的细腻,令人为之动容。人的生与死,浓缩表现于第五集的「人生计画」,而焦点是「恐惧」。

对于措手不及的事件,人自然会产生恐惧,因为代表失去控制,面对未知、不安全感;死去的世界,人生在世无法体会,至少还有想像的祝福,然而孩子出世,却是人生必然体会的事情,因此安排了一场戏,让观众看见真实的陈家,争吵不休的老爸老妈,陈嘉玲脱口而出:「妳可以不要生,不要做妈妈啊!」

即将成为母亲的恐惧,未能掌握自己中年的人生,陈嘉玲的惧怕不是毫无根源,讨厌小孩的心情,也许更加反映出,先前剧情不曾透露给观众,但观众们都有相关经验的家庭问题


⬛小结⬜


本剧总共十集,剧情内容的安排与层层接近主题核心的巧思,不拖沓、点到为止的含蓄,喜剧风格的拿捏,适当的偶像剧幻想,焦点的转换与铺陈,超乎第一季给人的想像。个人的口味而言,我很喜欢这部剧,甚至没有看过第一季,直接看第二季,也没什么大问题。

下一篇将会分享更详细的剧情分析,由于喜剧的风格较难以文字呈现,想要感受剧中魅力,还是看剧最直接啰。







图片来源

图1: myVideo《俗女养成记2》封面
图2:Unsplash
图3-9:CATCHPLAY+




▶如果喜欢文章,欢迎支持,让我走得更远🌲

https://liker.land/lina_sptwrt/civi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