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話很多
Jennifer話很多

書外的文學是生活 narratives-of-daily.ghost.io

第三周:班雅明眼中的电影

再探「你喜欢舞台剧/剧场还是电影呢?」 (话说这篇竟然写到4000多字哈哈哈,希望朋友们不觉得我太啰嗦,但很好看啦,班雅明真的很跩,允许我老王卖瓜哈哈哈哈)


这周我们要回头看第一周讨论的题目「你喜欢舞台剧/剧场还是电影呢? 」。

在班雅明写<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1930年代,电影刚开始有声音、有色彩,评论家们对于这新兴技术还没熟悉,大家在争论电影可不可进艺术这大雅之堂,这篇文章是班雅明对于时代的回应,及先知灼见。

感谢围炉参与第一周讨论的大家, @塔拉拉@Reita226@大龄蚕的茧居生活@Jeger,表达2021年我们对电影、剧场的看法,更胜我预想中的收获,我以三个维度—艺术特性、取材、参与费用—整理大家对两种艺术的看法,发现在艺术特性上,大家与班雅明的观察不谋而合,而在取材的观察上,可以看到台湾小剧场运动的影响力。整理的内容可见下表,内容的原文不具名的放在文末。

你喜欢舞台剧/剧场还是电影呢? - 围炉讨论整理


所以电影跟剧场有什么差?

如同围炉朋友的观察,电影与剧场最显著的差异在现场性与运镜。进入班雅明的想法前,我们要先理解他的独创:灵光。

什么是灵光(Aura)?

我们可以先把它想成现场性。剧场演员演出时,肢体、话语的能量会传达给观众,观众会把喜怒哀乐放在脸上,予以回应,而这时演员可以看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演出,因此,没有一场演出是一样的,如果你有看过强调互动的剧场,譬如即兴演出、共同创作,就更能体会剧场的现场性,或者我们去参加喜欢歌手的演唱会,就算一样的曲目,也会因为歌手与现场不同的互动与对话,让那个晚上独一无二,而这是剧场和演唱会的灵光,它们不可以被复制的那一面。

班雅明不只在戏剧上使用灵光这个词,更广泛应用在美学、文学、语言学跟历史哲学。所以我再多嘴的引用两个很棒的诠释。一是Podcast主持人Stephen West在Philosophize This!说到,有一个晚上,他看到一颗又亮又圆的月亮,那一刻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用手机把那颗月亮拍下来,隔几天见到朋友,拿出照片跟他们炫耀,却连自己都觉得尴尬,疑,现在看来不过是颗普通月亮。那一晚,主持人看到的是月亮的灵光。

再来是美学家John Berger在观看之道中对灵光的诠释。 「这世界上只有一幅<蒙娜丽莎>的真迹,它现在躺在罗浮宫中。」这句话听起来合理,不过我们进一步的想,罗浮宫怎么证明手中的<蒙娜丽莎>是达文西的真迹呢?罗浮宫要给专家鉴定画作跟保存好画作的交易纪录,这幅画的独一无二要专家审核,对大众而言,<蒙娜丽莎>是神秘的,更甚,在欣赏这幅画作的时候,它在罗浮宫墙面上无声无息,我们手边没有达文西对于画作的注解,我们仰赖美术馆的导览跟书面资料。大众对于画作的真实性跟诠释都仰赖专家,这神秘的面纱也是画作的灵光。

我们顺着Berger的解释,回想第二周的马克思主义,劳工因为没有生产工具,譬如工厂,所以在劳资关系中是永远的弱势,只能选择在另外一家工厂工作,没办法选择当工厂拥有人,回到<蒙娜丽莎>,我们手中没有原画作的经手纪录,画作真伪专家说了算,想要了解画作,还得听懂专家在说什么,这样的黑箱作业(神秘化),也让我们失去解读的权力与工具,让大众远离艺术,而电影不一样,它是属于大众的艺术。

电影作为一个大众的艺术

每个城市的电影院

延续<蒙娜丽莎>的讨论,绘画如此神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只有一幅画,二是它静止不动,没有前后画面,前后文,没有旁白,让艺廊、美术馆、专家有机会可以操控它的市场跟艺术价值,但电影不一样,同一部电影,没有人会讨论台北电影院播的才是原片,纽约播的是复制片,更不用说数位录制下,我们早就没有区分原始档案的习惯,因为拷贝、复制的成本太低。跟剧场不一样,时间和地点不会是我们观赏电影的首要考量,电影可以被快速复制的特性,使它可以接近大众,使大众可以比较少的抠抠接近它

电影的眼睛

围炉的朋友说「电影有点像是透过导演的眼睛来看事情」、「四角萤幕内呈现出来的东西....更能聚焦在演员的脸部表情和眼神」,很贴切的指出电影运镜跟我们平常肉眼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用眼睛慢动作的看别人,虽然可以肉眼特写路人,但一定会被警察抓,更不用说像齐柏林一样鸟瞰台湾,就算你神乎其技的在空中,我们的眼睛也没办法这么广角。导演用特写镜头要我们聚焦,用广角镜头给我们气氛,用前后影像、旁白、台词告诉我们想表达的事,跟绘画相比,电影在表达上,不让神秘见缝插针,能用台词、旁白、运镜、演员表现,也就是导演的眼睛,让观众明白电影的意思

相形绘画,电影驱逐了艺术形式上的灵光,更用镜头削弱演员的灵光。就像前面说到的,剧场演员在现场演出时,可以跟观众互动,散发演员的灵光,但在电影镜头之下,剧组考量拍摄流程跟成本,不会按叙事时序拍摄,演员在镜头前的演出不具整体性,即便演出当下知道是哪个机台要特写我,演员不能预测导演跟剪接师会怎么处理演出素材,而观众在看电影时所看到的演员,除了演员与镜头的互动外,还经由电影后制,演员本身的独特跟现场存在已微乎其微,班雅明接着阐述,当时西欧电影市场如何将电影演员塑造成名人或偶像,来补足演员的灵光,这是班雅明提到的第一个旁支,电影因为削弱传统艺术的藩篱(所谓灵光),让艺术得以大众化,这听起有点太乐观,事实上班雅明也了解当时的西欧电影(或我们现在看的好莱坞电影)不是以批判资本主义或突破菁英艺术为主要课题,但班雅明还是点出电影对社会状况及财产私有制度提出革命批判的可能。

电影作为一个大众的艺术

当我们去住饭店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的在住一个晚上后,说床好不好睡啊,房间漂不漂亮,大厅美不美,整个饭店的外观如何,建筑同样作为一个大众艺术,我们可以触摸它,感受他,居住它,习惯它,我们能专心地凝视,但更多时候我们是基于休憩的需求,而电影作为一个大众艺术, 满足大家散心的需求,在班雅明眼里极具启发性:电影让艺术不在属于菁英、权贵、专家,削弱灵光,开启艺术的新的参与模式,大家可以不用像参加研讨会那样,要先阅读一堆材料,才能去看电影,而任谁看完电影后,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电影的审查者。

文章脉络之外

最后,这篇文章意在梳理班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电影的看法,为了行文的流畅,没提到文中很多有趣的观点,譬如说电影镜头与无意识的关联,或达达主义与电影新科技的关系。另外,围炉中的讨论,是2021年的我们对电影跟剧场的看法,譬如朋友提到的<摄影机运动>是在台湾小剧场运动之后,在剧场展现出的多元题材跟演出方法,我没有能力爬梳班雅明撰文的1935年到现在电影跟剧场的发展,不是刻意让这段时间真空,如果对上述两点,或这篇文章中的任何说法有疑惑,务必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

附:围炉讨论的原文

参与者1

  • 都还蛮喜欢的耶,但电影比较大众化一点?
  • 其实是我舞台剧看很少,电影....这几年看的更少😢 电影有点像是透过导演的眼睛来看事情,舞台剧我有时候get不到哈哈哈

参与者2

  • 我平常不会看电影, 上次进去电影院看电影好像超过一年了
  • 不过我最近很喜欢舞台剧, 去年年中有一出戏剧叫做" 自由新镇"

我觉得很好看, 而且里面的大部分演员甚至是导演都是游戏实况主

我觉得这个发想真的很棒

参与者3

啊哈哈哈哈哈真的,我自己是两个都喜欢

#电影

* 我喜欢看高票房的电影,去了解大家爱它的原因,大众口味背后是什么,同时,电影也是相对剧场比较经济的选择

* 也喜欢看B级片,单纯个人喜好

#剧场

* 我喜欢剧场是因为当演员、导演一切都对的情况下,像经历一场庆典,心情会非常激动,剧场的高感染力会让人高潮。

* 偏好小剧场多一些,因为很多很疯的想法都会在小剧场跑出来,遇到一个感觉对的就跟挖到宝一样

参与者4

我比较喜欢电影,虽然电影有场景限制,你只能看四角萤幕内呈现出来的东西,但是更能聚焦在演员的脸部表情和眼神。不过缺点就是,如果演员经验较少、演技呈现手法不纯熟,很容易看一看就出戏。

另一方面就是成本问题啦,我看舞台剧时都坐很后面(这样票才比较便宜ˊˇˋ""")看着台上的人其实比较看不清脸,能品味的是现场氛围。

参与者5

还是很喜欢小剧场所提供的邻近感,不经意划破安全距离,在舞台与观众间游移,观众莫名也变成表演元素之一,我不仅眼睛看见了,也闻到味道,整个身体也参与其中。 「摄影机运动」的纪录,提供了纪念品,它所框取的未必是我怀念的,所以支持现场表演的观众还是有其票房。在艺廊里,一位行迹怪异的舞者以周围的摄影作品为背景,一会儿像虫在地面上蠕动,又突然像迅兽跛脚奔跑,径自贴服墙壁与摄影作品拥抱缠绵,又像发作被激怒般朝著作品吐口水扔东西。现场有位不晓得是谁找来的平面摄影师,疯狂四处上下拍照,那种传统单眼机械式相机,喀嚓声非常抢戏,像是在与那只兽对话。表演完后有场座谈,展出的摄影家坐在中间,左边是舞者,右边呢,竟然就是那位制造喀嚓声不断的拍照人士,啊,是艺廊请来的评论者呢!舞者对着中间的摄影家窃窃私语。 (嗯,我就想应该是认识讲好的,不然怎么可能会让舞者朝作品吐口水。)然后中间那位摄影家又把舞者私下说的话悄悄传递给右边的那位评论者,而交头接耳的模样想必也是认识的。评论者听完瞬间爆气取出相机里的胶卷,用力将未冲洗的底片整个抽了出来,发出咻唰一声,我好怕那声响,令人浑身鸡皮疙瘩,同时胶卷在眼前半空中飘出黑色缎带。 「有人说我干扰了他的表演,我现在全数奉还,还ㄧ请ㄧ见ㄧ谅!」句句咬牙切齿。这位评论者是摄影家推荐请来评摄影作品的好朋友,并不认识舞者,不爽之余也为摄影作品仗言起来:「对作品吐口水没有任何加分,以主题而言也不适合。」现场气氛凝重,中间人缓颊频频,可能是哪个环节没乔好,或是没人想到插曲会演变擦枪走火,这种戏中戏兼戏外戏的迫近,与看电影的乐趣迥异。


💃个人主页|职女Jennifer

🎙订阅我的Podcast

🤷追踪我胡闹的I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地下文學

Jennifer話很多

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台灣的安叄、 Chin、 Jennifer、寧想白、Shawn,在Matters相遇,受《後綴》假掰文青誌啟發,期待能在地下文學寫出更自信的作品,與更多讀者見面。 🌿 https://mirror.xyz/undlit.eth 🌿

057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