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思
陶樂思

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成长之旅第一站:我的小学与初中--心光学校

(编辑过)
除去童年的懵懂时期,小学开始是我有记忆有意识的成长阶段,也是了解成年后的我,最容易回溯的成长轨迹。

日前发表的《 我为何要写作-写在matters推出注册iscn功能之时》,可说是我计划要写的个人成长之旅系列的序张。我计划把这系列的连载都注册ISCN。将来Likecoin升级至能支援NFT时,我也打算把这系列作品铸造成文字NFT。

-----------------------

每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这个人,是因为过去的点点滴滴塑造宜城。因此要了解成年的我,必须回溯过去的成长之旅。小学可说是我成长之旅的起始阶段。为何不是幼儿时期呢?这主要是因为童年于我仍然是懵懂时期,记忆十分零散。因此,除非我去做催眠,否则很难找出早年那些对日后成长有决定性的事件。反之,小学开始意识和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而有系统,易于回溯。因此我把中小学就读的学校当作成长之旅的第一站。而我成长之旅的第一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站,就是心光学校。

心光学校的全名是心光盲人院暨学校。这么长的名字是因为它包含视障学童的中小学、老人院和同时有着智障和视障学员的技能训练中心(注一)。而我由小一至初三的学业就是在心光学校完成。

心光学校到了今年已有一百二十五年历史。 1897年,德国信义宗喜迪堪教会的传教士首先在西环的一个旧楼单位,开办了收容失明女童的院舍。当时中国大陆还是清朝末年,香港的社会也好不了多少。在社会风气保守,妇女地位低微的景况下,视障甚或失明的女童很多时都会遭到遗弃。所以心光学校的前身可说是失明女童的孤儿院(注二)。因此以前的香港民众也称它为「盲妹院」。

直到1956年,心光盲人院才开始向当时的教育处注册成为为视障学童和青少年提供小学至初中教育的学校。我就读时的校舍和宿舍,是在1960年,得到赛马会拨款兴建而成。

我的小学至初中的就学时期,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心光校舍与宿舍位于薄扶林道(注三),与玛丽医院和港大医科学院只是公车一站资格。大多数学生都是寄宿生,逢星期五放学后便能回家,星期日下午返回宿舍准备星期一上学。不难想像,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与家人伤处的时间远比在学校寄宿的时间少。这也是为何我觉得在心光学校的十数年光阴,对塑造成年的我如此重要了。心光学校的地理位置,它的寄宿安排,它的校规、课程,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这些全部都是我的成长元素。这些元素对我成长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我会在日后的文章中一一道来。

注一:心光这个机构对于没有智障的视障学生,以及有智障的视障学员,是分开教导的。一般视障学童的中小学课程与主流学校大致相同,只是多了对全失明学生运用点字的训练,以及对弱视学生使用助视器才的训练。至于兼有智障和视障的学员,主要的训练是各项生活技能。

注二:心光开办初期的社会,风气十分保守。视障女婴或女童很多时会被父母遗弃。为何多数情况是遗弃视障女婴或女童而不是视障男婴或男童呢?这就得归咎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了。视障男童的父母会想他们长大后能娶个视力健全的妻子照顾他们。但女性本身就是被期待长大后要照顾家庭。视障女性被认为是没能力照顾家庭,因此父母也预料她们长大后都嫁不出去,毫无前途可燃,因此会有更高动机遗弃她们。

注三:位于薄扶林道的校舍地皮实在太吸引。背山面海,又与富豪大宅维纶,因此早就有发展商垂涎。今年五月,心光学校和发展商达成换地协议,将会搬往东涌。位于薄扶林道的校舍原址将会改建成低密度豪宅大厦。

------------------------

成长系列

  1. 我为何要写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讀寫咖啡角

陶樂思

喝著咖啡悠閒閱讀。分享知識、觀點與心情。盼與讀者一起成長

0259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