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牛
陳牛

香港記者,關注藝術、文化、電影。 https://linktr.ee/cowcfj

《爸爸可否不要老》:叙事精巧,却削弱了情感力量

失智症老人不好演,但老戏骨Anthony Hopkins《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中演起来却驾轻就熟,他的演技完全演活了一个喜怒无常、记忆退化的老人。电影的叙事技巧也玩得出神入化,这可能得益于改编的舞台剧本身,在剧本上已有一个扎实的底子,当然导演Florian Zeller的掌控能力也功不可没。

以打乱空间、时序的方式去讲述失智症老人的故事,形式和内容是契合的。从失智症老人的第一身视角出发,也更能呈现出他们所面对的困惑:他们大体能记得一些发生过的事情,但总是混淆了人物、时间和地点,当他自己察觉到眼前的事情,与自己记忆中的细节存在出入的时候,那种无助与恐慌也可想而知。主角十分紧张自己的手表,却又不断遗失和寻回,也正是失智症老人失去时间概念的一个具象化描写。

一开始,这个老人十分执着于向别人宣示「自己的房子」,执着到有点像守财奴而令人生厌的地步,但对于一个失智症老人来说,他的脑子已经无法承载更多的记忆,甚至于原有的记忆也在一点点模糊乃至丧失,他对自家房子的念念不忘(即使他已经搞不清自己身处何处),只是因为他仍能且只能从那些熟悉的物件中,找回一些情感与记忆的蛛丝马迹。他在乎的不是物质,因为物件不仅是物质,而是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本片也并非无可挑剔,其叙事手法可谓有得也有失,失分的地方在于,正是其叙事上过于精巧,容易把观众带入理性层面的思考,不自觉地去尝试组织和厘清「真相」,变成一种智力游戏,从而减弱了情感上的共鸣,于是「精巧」就变成了「烧脑」。 「Can I ask you a question?」,这句对白出现了多次,而观众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身陷于叙事造成的种种疑问中。这样的叙事手法或许还是更适合舞台剧多一点,其一,舞台剧的场景转换都局限在同一个空间,其二,舞台剧比电影有更强的临场感,情感的感染力可能也要更强一点。

情感上比较让人动容的地方,是主角的记忆最后终于退化到童年时代。那段最遥远的记忆,可能也是每个人埋藏在心底最珍贵的记忆。进老人院前的一天,他从家里的窗口看到外面一个小孩在玩塑料袋,他笑了笑──他童年时也许也得到过这种简单的快乐──也可能现实中根本没有那个玩塑料袋的小孩,那只是他童年记忆的投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