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七月,蒙顶山茶与断了音讯的星宿。

「七月(July),以罗马共和国无冕帝皇凯萨(Julius Caesar)为名的月份,也是北半球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日子;占星家说,本月份的生辰石(birthstone)为红宝石,意味着『满足』,而诞生花语(Floriography)则是飞燕草(larkspur),代表『正义』跟『自由』……但是在另一个传说中,飞燕草却是贪恋与痴狂的化身。」
静静看着蓝色星球上的环山起伏,苍郁绿叶跟奇岩峻岭,巧妙地绘制成一幅恬适宁静中带有无穷劲道的天然素描。留白里偶尔的两三小点,更是腾云九霄,展翼雄鹰的英姿焕发……老者信手拾起了一本泛黄的书简,海南黄花梨茶几上,蒙顶山茶与绿豆糕,雅兴二字,足以概括全一了。

1750(MDCCL),用数字表现才得以让人类理解的计算时态底下,他遣众星辰(星辰环冷月?)下凡,然后顺带召回已在红尘修练得道的仙子。可其中……老者摇了摇头,「绿野亭」,居然从此在天象星宿图里断了所有的音讯。

Hešen Niohuru hala,不至于忘记返乡的路吧?老者翻开书简的末页,似乎是新添加上去的笔墨,一段文字这么写着……

「二皇帝」和珅(1750-1799),7月1日知名寿星

历史学家所估算的西元十八世纪全球首富,也是稗官野史里富能敌国的权臣之首,和珅,出自钮祜禄氏,满清正红旗之后,出生于清王国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西元1750年7月1日的京城(今中国北京市)都统之家;9岁前因父母双亡,与弟弟和琳(1753 - 1796)两人相依为命,并在家奴刘全的保护下投靠父亲偏房,但家业无权无势,只能勉强靠着变卖祖产以糊口。直至15岁时,连上学堂识字、拜师的费用都要低声下气地向亲友们筹集。

穷困无光的日子,丝毫无法击倒和珅的上进心,在冯英廉(直隶总督,内务府汉军将领)的惜才赏识下,他除了认真熟习四书五经等中国典籍外,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和珅积极修习各种语言,不只基本的汉语、满语、藏语与蒙古语得心应手,更对外来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和荷兰语多有研究……

即便西元1769年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但不隐世的才华,仍旧让和珅获得冯英廉的引荐,也透过世袭的官职缺「三等轻车都尉」进入朝廷,更快速赢得提拔与晋用;和珅自知机会难得,把握并发挥所学才干,更全力打击当时在朝主政的贪官集团,纵使惹祸上身也在所不惜!这在当年相对保守、封闭的大清政治圈里诚属可贵,更被视为是政坛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方短短几个寒暑,随着清国皇室的赏识跟重用,和珅的官职终于挤入国家核心幕僚之林,地位也越发稳固。

西元1780年,经过联姻方式,和珅长子丰绅殷德(Fengšeninde,1775 - 1810)获乾隆帝赐婚为十公主额驸,和珅更顺势成为皇亲国戚。可是在「权力游戏」里的平步青云,还有「主公兼亲家」乾隆帝的默许和纵容,甚至是刻意委任授权下,和珅行事越发大胆妄为,一步步走向仕途的暗黑偏锋……

 「报!『佾云白莲』业已返程述职……明早将派往武曲星,担纲八音天官。」

墙上依旧抢眼的《霹雳金光》,老者露出难得的微笑,嘴里念念有词「辛苦了、辛苦了」。

和珅、和琳两兄弟,利用己身官位权势,私下勾结江湖上的黑帮组织,采用各种非法手段巩固既得利益,并打击可能弹劾自己的政敌,更精心整合中央与地方的金流势力,要求大清各商号都须配合和珅之令缴纳保护费、营利费,共同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犯罪联盟……此千万年难出其二的商业头脑与过人胆识,让和珅只手主理了清王国境内多达七十余间当铺、三百余间银行票号,更私下和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广东十三行(Thirteen Factories或Thirteen Hongs of Canton)等洋货买办议商合作,越级越权,拓展独家对外的国际贸易网络!从京城出发,跨足远东,直到四方地极,和珅,俨然成为名震九洲的政商集团总舵手!

和珅厉害吗?按照历史学家日后的初步计算,和珅集团建构起总价值约莫现今300亿美元左右的金融帝国!白手起家的非凡成就,古今中外,实一等人才也!

位高权重如他,和珅也伸手进入联考制度,也就是将清代科举制度商业化,用金钱买卖的对等交易方式,价高者得、价低者逐,他成功操纵并兜售朝廷内所有大小文官武职,让所有新任官吏均出自和氏一门(党)。

笃信金钱万能、实用主义,或许高超的智慧早已洞悉司法贞操仅是废言的和珅,还设立了「议罪银」制度:以朝廷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换算成一定数目的银子,用钱顶罪,将银两直接送往内务府(非正常国库收入,属于皇帝私人的小金库),来免除应处之刑罚......

俗话说,人孰能无过,但偏偏当官的人又很容易犯错,故议罪银的实施让乾隆皇的财库很快就「膨胀」起来,虽然有效解决九五之尊好大喜功下衍生的皇室财政危机,以及汰换无良官僚实政府所必须付出的行政代价,但不幸的是,议罪银同时也加速了和珅以下,贪官集团们敛财的深度和广度,律例形同废无,官府犹如虚设,底层人民税赋压力增加,一句「和珅乱政肇中衰,嘉道咸同国事衰」,彻底加深了清王国腐败的速度。

宛如巨型金字塔般的贪腐集团,纵横黑白两道的谋略与野心,当时的和珅,乾隆四十五年成为皇帝亲家的和珅,年仅30岁!

是的,正乃孔夫子曰「三十而立」的30岁!没有半字虚假。

看看今天走在路上,口罩随便乱戴,一堆三十几岁,甚至到了四、五十岁还依然故我的「中二(老)屁孩」,和珅的30岁,其远见与胆识,腹黑的心机跟手腕,若移植到现在的职场或政坛上,毫无疑问,绝对能够持续呼风唤雨!

提笔用朱砂在「中二」两字上画了两个红色小圆圈,北斗有七: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中二?老者看来有点迷糊了。

有了和珅明暗交错的鼎力奥援,清国内务府也识相地专款专用,将议罪银的款项全数用于乾隆帝下江南时,也就是微服巡视民间的对外开支;没有悬念,一个「成功但卑劣」的制度,让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沿途起造了30个豪华行宫,80岁高寿时还举行了隆重的万寿大典,然而,这所有的开销,居然都没有动用到清国国库里的任何一两银子!一律由议罪银买单……更吓人的是,内务府最后清点库存,竟还有剩余,再次证明了「当官的人很容易犯错」。

只不过,物极必反的道理,先人历史的教训,在和珅身上没有丝毫例外,或许和珅当时也没有料到需事先自保之途。历经了十余年风光无比的权臣巨贾岁月,就在最有力的靠山,清高宗于西元1799年年初驾崩后,和珅,满室流金的华美,竟也跟着骤然而止;

继位的清仁宗(嘉庆皇帝),没有萧规曹随,他虽是皇帝,但长年活在人上有人的阴影下,内心更抱持着「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的「两个太阳」(惶恐)思维。富可敌国的和珅,完全比龙椅上的皇帝还聪明好几倍的「公务员」,也是全盛时两次举行千叟宴,然始终没有谋反意图的「公务员」,最后,在作为乾隆首席治丧大臣之余,被嘉庆帝以《二十大罪名》罗织(有一说,为求保全乾隆皇帝的不朽名声),直接御令赐死。

夜色月如水嗟而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费神

暗室难换算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完成其一的《入狱绝命诗》后,西元1799年2月22日,48岁的和珅,于京师自宅被皇帝赐死。最后的感叹,犹如跑马灯一幕幕的人生回忆,他是否悔恨着,人生如梦,万两金银终究带不走,眼下仅有一条白绫,陪伴他踏上黄泉路……

「大清文华殿大学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翰林院满掌院学士户部尚书署藩院尚书领镶黄旗满洲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

眼睛一阖上,百千万华终归零。


 「唉……」

不待老者沧桑莫名的感叹未歇,年轻的童子一个不留神,调皮夺去了书简。可一张手写的纸片,约莫才一寸见方,却意外从夹页缓缓掉落,像朵花片飘到了茶几上头……

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乾隆一十五年,以男儿身降世,离凡超群;道光一十五年,逢月日双十,以贵人女身再来。

一老一少,缄口无言,就连蒙顶山茶凉了也不为所动。

尾声:

据说,真的是民间流传的乡野传奇啦,和珅死前留下了几首的绝命诗,里头宛如预言般指出了清国未来一个世纪的终日,更有什者,认为他转世为慈禧太后,一手摧毁了爱新觉罗家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