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奇幻之岛.小说》从民俗、道教系统到原住民神话:用台湾式奇幻,向国际自我介绍

近年来,台湾奇幻创作越来越具本土意识,民俗宗教主题热度居高不下,从电影《咒》一路延烧到近期的「亚洲的地狱与幽魂」展览。早在2021年瑞士纽沙特奇幻影展(NIFFF)就以台湾为主题国,推出「奇幻福尔摩沙」专题(Formosa Fantastica)介绍台湾影像创作。 2021年,OB与文策院特别制作「奇幻之岛」专题,与国内外读者一同领略台湾丰富的文化风景所孕育的奇想翩翩,在此与大家分享。

作者|佐渡守(文字工作者)

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转方式,人们关在家的时间延长,对影视节目也有了更高度的依赖。据Netflix统计,2020年最受国内观众喜爱的戏剧是浪漫、奇幻类型,且收看时数暴增了6倍之多;此外也令人惊喜发现,描绘台湾都市传说的本土剧《女鬼桥》,在统计中与西班牙《纸房子》等国际当红影集并列,荣膺「2020年最受国际观众欢迎的在地影剧」之一。在串流平台盛行、影视改编需求大增的此时,全球都把越来越丰富多元的IP当成金矿来挖掘,正适合检视台湾近年丰沛的奇幻与科幻创作的成果。

➤东方奇幻的多元世界观:民间信仰、都市传说、原民神话以及历史幻想

与西方历史悠久的Fantasy不同,「奇幻」二字进入台湾文学市场的时间较晚,含有在地元素的奇幻原创作品是最近十多年才有较具规模的发展。由于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差异,东方奇幻的表现手法也与西方奇幻有显著的不同。包括前述《女鬼桥》的灵异类在内,本土奇幻的题材使用大致出自民间信仰、都市传说、原民神话以及历史幻想等。

虽然台湾本土奇幻文学的发展看似很新,但清领时期文士的采集编撰,像是清末传奇「台湾四大奇案」,就都与鬼神有关。日治时期,1931年许丙丁的台语章回小说《小封神》,便精彩描绘过台南众神大乱斗的情节;1936年李献璋主编的《台湾民间文学集》,包含了传说故事,亦是经过当时知名的新文学作家赖和、黄得时、杨守愚等多人之手的再创作。

不过与民间信仰连结很深的这类作品,并没有因此发展起来。 1920年代的新文学浪潮反对迷信,加上随后的皇民化运动禁用汉文,民间文学遂走向没落。到了战后,(当时尚未有「奇幻」一词的)本土奇幻文学依然没有抬头的机会,国民政府带来的大中华概念,限缩了在地文化的发展空间。要一直到1987年解严,创作者开始回望土地的历史,许多融入民间奇幻元素的文学创作才因此萌发。

➤以民俗和鬼怪,叩问族群冲突与性别认同

王家祥是解严后率先将鬼怪神灵应用于纯文学的作家之一,1996年起出版的一系列台湾历史小说,包括《小矮人之谜》、《关于拉马达仙仙与拉荷阿雷》、《山与海》、《倒风内海》、《海中鬼影-鳃人》、《魔神仔》,均取材自原民神话与地方传说,蕴含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省思。

曾以《杀夫》创下台湾文学国际最大能见度的李昂,2004年她摒弃传统灵异题材,自创别于以往的台湾女鬼,出版《看得见的鬼》一书。以不受时空所限的鬼魂,观照台湾数百年的社会变迁,其轴心仍是李昂创作以来不断叩问的性别与国族认同。

甘耀明也是将民俗、奇谈融入小说的能手,自2003年以描述年少生命的短篇集《神秘列车》奠定文坛地位,到2009年首部30万字历史大长篇《杀鬼》扬名海外,在日圈粉。从家族到国族,笔下有身分的冲突与融合,也充满台湾共同的文化记忆。


同样擅长魔幻写实风格的布农族作家乜寇.索克鲁曼,2007年作品《东谷沙飞传奇》﹙「东谷沙飞」即指玉山,是玉山主峰的布农语音译﹚,被誉为台湾版的《魔戒》,本书除获吴浊流文学奖,并已改编为舞台剧。

到了2011年,吴明益以太平洋垃圾涡流与生命交缠的《复眼人》出版,至今已售出十多国版权,创台湾小说首次获国际主流市场出版的先例,2016年并被英国出版社收录于《 Literary Wonderlands 》。这本书介绍文学史上Top100的奇/科幻巨著,从西方观点所列的书单之中,仅见两部华文作品,除《复眼人》,就是《西游记》了。

奇幻在台湾纯文学领域于千禧年前后十多年间发展至此,虽数量不多,但以质来看相当丰厚,不过市场通常不会将这些作品归类为奇幻小说,其定位也与一般读者认知的、通俗的类型小说截然不同。

➤短篇接力,长篇绚丽,还有台版康士坦丁

面向大众市场的奇幻作品,追溯起源必须回到网路小说。自1992年起,各大专院校的BBS站如雨后春笋,快速成为新生代作家崭露头角的平台。距今二十多年的BBS奇幻版上,最为人乐道的是陈约瑟的《殛天之翼》与梅林的《镜之国》,其创作时间比《魔戒》引进台湾还要早。只不过,当时的作品仍大多承袭、模仿西方古典奇幻的「正统」,在精灵、魔法、龙与骑士的异世界里展开冒险。

2003年初,有「文字版漫画」之称的日本轻小说开始登陆台湾,国内出版社看准市场,也纷纷从网路平台挖掘写手投入抢占商机。创作《风动鸣》的水泉、《特殊传说》的护玄、《吾命骑士》的御我,被称为台湾轻小说三大天后,但与日本轻小说相似,皆有很浓的ACG风格。

另一位轻小说作者蝴蝶,则是系出中国古典小说与传奇的东方奇幻,挂榜52周的代表作《禁咒师》,亦有人将之与日本阴阳师评比,证实了欧美与中日文化单向的强势输入,在日常中(是的,禁咒师被认为最好看的就是搞笑与打怪的日常),对创作者与读者均累积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要到2004年星子的《太岁》出版,才为具有台湾本土识别度的大众奇幻作品正式揭竿。星子先后推出的系列作品例如《太岁》、《阴间》、《乩身》,光从书名就能嗅到传统信仰长期在民间酝酿出来的浓浓台湾味,而《乩身》充满实感的魔幻风景,更被誉为台版的《康士坦丁》。

网路小说出身的莫仁,是资深的现代玄幻武侠作家,作品《异世游》、《遁能时代》、《噩尽岛》,累积众多铁杆粉丝。 2018年据国家图书馆统计,《噩尽岛》还挤下东野圭吾与《哈利波特》,荣登奇幻惊悚类借阅冠军。

横跨奇幻、武侠、恐怖等类型的华文灵异天后笭菁,创作了为数可观的惊悚轻小说,自2012年起,连年都是各大网书TOP10占榜王,恐怖小说排行榜上,笭菁作品就囊括了一半。 2017年她并获邀为国产游戏《返校》创作外传《返校:恶梦再续》,为该年销售冠军。

此外,从IP的角度观察,集多位当红作家之力的「多向文本」故事接龙,相当具有改编小影集的面相,也因此引人瞩目。知名作品诸如:《华丽岛轶闻:键》,从吕赫若逃亡前交托画家郭雪湖的一串钥匙出发,是5位新生代作家的时代小说接龙;《捷运╳僵尸》系列,内容包含小说与漫画,是发生在台北捷运与高雄捷运的都市怪谈;《筷:怪谈竞演奇物语》,由台港日6位推理作家合着,是都市传说与悬疑怪奇的过招;《口罩:人间志异》,5个诡异的口罩,由5位作家炼魔追凶,更于2020年入围釜山国际影展亚洲内容暨电影市场展(Asian Content & Film Market) EIP 单元;还有《诡轶纪事.壹:清明断魂祭》,是4位作家在祭祖时节出版的恐怖竞飙。

➤星子:想带外国人认识台湾神明虎爷

《太岁》作者星子接受本专题采访时表示:「网路小说2000年左右掀起热潮,不过大部分都是校园爱情小说,科幻/奇幻故事当年算是冷门。2003年底我在BBS上发表《太岁》,同时期作者还有九把刀、DIV等等。」

他认为大众市场的另一条奇幻路线起源是租书店小说,从香港作家黄易发展出玄幻武侠类型,到后来包括台湾作家罗森、莫仁等,都在租书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太岁》最初也曾被出版社当做租市小说来经营。

「简单来说,从我儿时的灵异小说、武侠小说,到90年代香港鬼片、日式ACG、西方剑与魔法类型奇幻的耳濡目染,再到网路小说时代五花八门的个人风格发展,加上后续出版市场、租市小说、便利商店口袋书的热潮并且持续演化,才渐渐有了近年本土奇幻风格的雏形,这整段演进脉络是一体的。」

被问及在科幻/奇幻并非主流的年代,就选择使用民间信仰元素来创作的原因,星子说:「我对题材的选择其实相当开放,民间信仰只是其中一种。小时候我外公有时早上带着我爬山,沿途会经过土地公庙,我从小就知道在土地公桌底下,还藏着造型奇特的小兽神像,后来才明白那叫虎爷。」

民间信仰元素经常成为奇幻类型作品创作的灵感起源(取自flickr/姜明雄)

「我写《太岁》的灵感起源,是很久以前在图书馆翻到一本神仙插画图集,我对书里太岁这个角色相当感兴趣,进而开始幻想其他神明的形象和故事——其实我并不会刻意区分本土和外来元素,我只会去寻找我感兴趣的东西,『这东西如果这样子写,会很好玩』之类的元素。」

在全球IP往来互动与交易越来越活络的现在,星子曾参与过哪些国际性活动?他说:「我现在的作品《乩身》,和之前(跟其他作家一起)写过的合集《口罩》,曾先后入围韩国富川奇幻影展(Bucheon International Fantastic Film Festival,BiFan)的奖项,相关的影视化也一直默默进行着;过去我的《太岁》和《遇见一片微笑的雪》曾出版过泰文版,未来当然也会继续努力。」

如果有在国外认识的友人来台,星子会如何接待? 「我会带他去深坑吃臭豆腐,带他去山上逛逛土地公庙,逗逗小虎爷、小石狮、小风狮爷(主要是我自己想看哈哈)。」星子这一段话让人脑海不禁浮现奇幻画面,因为《太岁》主角阿关高职毕业后,除了白天在便利店打工,晚上就是跟着妈妈上街卖臭豆腐呢。

➤妖怪学成果丰硕:从画册、图鉴、小说、学术研究,还有民俗技艺

本土奇幻作品从解严后一路走来,除了纯文学与轻小说,也在民俗与艺术的学术领域开花结果。近几年,台湾「妖怪学」突然妖力四射,「魔神仔」成为相关热搜Top1,第一本魔神仔研究专书《魔神仔的人类学想像》在2014年出版,成员来自政大与台大奇幻社的「台北地方异闻工作室」(北地异)也在同年创立。

2014年被称为台湾的「妖怪元年」,不只有研究专书付梓,还有角斯角斯的画册《台湾妖怪地志》独立出版,是第一本台湾专属的妖怪事典;何敬尧将历史背景与虎姑婆、魔神仔、蛇郎君等怪谈结合,也集结出版短篇合集《幻之港──涂角窟异梦录》;而笭菁多达25部的代表作《都市传说》系列,亦是从该年开始推出的。

「角斯角斯」工作室的曾鼎元与Wendy(陈艺堂摄)

好像约好一般,许多以鬼怪神灵为选题的艺文活动在2014年纷纷动了起来。诸如再现剧团为「台湾妖怪演剧计画」成立「狮化」工作坊做为计画前导;南艺大副教授龚卓军与独立策展人高森信男将第四届「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主题定为「鬼魂的回返」;电影《 阵头》取材的原型──九天民俗技艺团也推出《迎王-代天巡狩》,登上国家剧场的舞台。

其后不久,短短不到几年时间,许多从《孙叔叔说鬼故事》的共通记忆中长大的七年级年轻研究者,大张旗鼓地将本土妖怪从民间迎入学术殿堂,又将妖怪从殿堂送返人间。他们不仅爬梳古文献、实地田调考察,还把采集的文史转化为恐怖惊悚、悬疑推理、历史奇想等各种各样的奇幻类型作品,用新世代的手法,把台湾妖怪介绍给广大群众。

北地异推出的有:台神日妖殖民统治大斗法的《台北城里妖魔跋扈》、《帝国大学赤雨骚乱》;妖怪实境游戏小说化的《城市边陲的遁逃者》、《金魅杀人魔术》;妖怪主题桌游的同名小说《说妖》卷一、卷二;文史踏查的成果《唯妖论》、《寻妖志》;为蛇郎君、水鬼、魔神仔等妖怪翻案的《妖颜惑众》套装三书;成员谢宜安的《特搜!台湾都市传说》。

何敬尧则继续推出妖怪推理中篇合集《怪物们的迷宫》、与音乐跨界合作的小说《妖怪鸣歌录》、文史踏查的《妖怪台湾》妖鬼神游卷与怪谈奇梦卷、《妖怪台湾地图:环岛搜妖探奇录》。

文学创作圈也十分热闹,近年得奖新锐邱常婷考察民俗与鬼怪传说,为青少年撰写成长小说《魔神仔乐园》,并有以台东怪物为引的纯文学创作《怪物之乡》出版,今年更挑战魔幻武侠新变种,新作《哨谱》登场。

陈思宏去年摘下金典奖、金鼎奖的双料得奖作品《鬼地方》,从鬼魅传说底下逼视故乡永靖;《盐田儿女》蔡素芬则在今年以奇幻的《蓝屋子》,承载历史与人性的痕迹;饮马人于PTT Marvel板上每日连载的神异小说《鬼岛故事集》,更于2019年入选「文化部年度推荐改编剧本书」。

还有许多百花齐放的特殊题材,也让读者脑洞大开。诸如葛叶将时空设定在台湾新石器时代的《风暴之子》;很喜欢玩蒋公铜像的唐澄暐作品《蒋公会吃人? 》、《蒋公铜像的复仇》及本土特摄小说《陆上怪兽警报》;蔡欣纯发生在台湾的哆啦A梦平行世界《如果电话亭》;陈约瑟的数位神灵在高雄《灵镜摄手》;薛西斯的台北大灾难+科/奇幻推理《 KING 天灾对策室》;百合作家杨双子漫画+小说同步上市的《绮谭花物语》。

➤不用西方想像自身:奇幻是传承文化的建构过程

北地异创办人之一的潇湘神接受本专题采访表示,由于奇幻文类是西方世界创造出来的,因此主流的奇幻想像,也是从西方视角加以建构,台湾早期倾向复制这种西方视野,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冲突与矛盾。

因为奇幻是将历史、传说、文化做为材料加以重组(即使异世界也不例外),当台湾作家察觉到奇幻与文化的相关性,却只能复制西方的文化视野时,身体自然感受层级的龉龃。潇湘神说:「近几年来,台湾奇幻采用更多本土文化元素,我认为正是回应这份焦虑的自然结果。」

「当然我也看过反对意见,认为何必刻意置入本土元素?国外作品也没有啊。但事实上,国外作品有,即使是后进的奇幻大国日本,也不难察觉他们在文化展示上的努力。」

北地异创办人之一潇湘神(陈宥任摄)

潇湘神认为,在找出自己风格、向世界介绍自己这件事上,台湾已经落后了。 「虽然现阶段,我觉得台湾奇幻还在摸索,但追寻自身历史与文化,以奇幻小说的形式诠释与再定义是正确的。解构文化并重组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的继承与翻译,在反刍当代与历史关系的同时,也是在界定自身与国际的关系。我认为台湾奇幻向国际自我介绍的时刻已经不远。」

以自身为例,潇湘神曾参与《筷:怪谈竞演奇物语》的港日台跨国小说接龙,他说:「这部作品已卖出国际版权,只是尚未出版,我也很期待出版后各国读者的回馈。」至于国内活动,他曾参与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妖气都市:鬼怪文学与当代艺术特展」的策展。

「那是很棒的经验,让我意识到妖怪转化为表现形式其实有种种可能。妖怪是无形的,就算有关于外观的描述,往往也是含糊、矛盾的,这样『可变化』的性质要怎么转化成『可感形式』?鬼怪『叙事』又要怎么转化为『可感形式』?尤其鬼怪是文化的产物,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要如何捕捉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元性?里头有着种种难题,不是单纯制作图鉴即可。我很期待将来鬼怪艺术能有各式各样的想像与形式表现,甚至透过鬼怪,让艺术与我们更接近。」

对于自己与北地异将文史转化成奇幻的企图,潇湘神说:「奇幻作品本就具有传承文化的性质,譬如《亚瑟之死》继承并转译亚瑟王传说(其转译反映了时代性),而数百年后的《永恒之王》则继承《亚瑟之死》。奇幻书写有能力传承超过数百年的文化链,因此在我看来,将文化、历史、传说转化为奇幻书写的材料,与其说企图,不如说是这种文类的本性。」

但潇湘神也指出,《魔戒》作者托尔金欲以奇幻小说打造英国创世神话,这种企图就值得我们深思。 「为何他认为奇幻小说能做到?为何在那个时代需要这样做?当然我不敢与《魔戒》相比,但托尔金的主张确实带给我启发。」

「现在我以台湾妖怪书写奇幻小说,就是试图摸索所谓的『台湾性』。台湾是什么?台湾人又是什么?台湾有这么多族群,谁的历史才是历史?有同时承认复数历史的叙事吗?其实台湾的多族群,本就是优秀的奇幻小说舞台,而奇幻小说也是适合摸索这个艰难议题的优秀平台,譬如石黑一雄《被埋葬的记忆》,就是试图以奇幻小说形式处理艰难当代议题的小说。」

提到自身作品与其他原创奇幻的差异,潇湘神表示,目前他尝试的妖怪书写并不只是传承文化,还希望处理前现代与现代的断裂,也希望扩展妖怪小说到恐怖、奇幻以外的范围(譬如社会、政治题材)。 「至于这样的关心该如何定位,就有待有识者的评论了。」

身为奇幻文学创作者,潇湘神期望继续探索书写的边界。读者对奇幻作品有既定想像,但有没有偏离、逆转、颠覆的可能?题材有没有可能扩大?议题有没有可能深化? 「或许以类型小说家来说,不该时常去挑战类型的边界,但说到底,奇幻本就充满对主流叙事的挑战——所以历史中被贬抑的『女巫』,在奇幻故事里却能成为主角。」他苦笑说:「我也期待能挑战并颠覆主流叙事,但能走到哪里,就是考验自己的能力了。」●(原文于2021-08-18首度刊于OPENBOOK官网)


对谈》 台湾的日常,可能是世界的奇幻:小说家吴明益X纪大伟小说》从民俗、道教系统到原住民神话:用台湾式奇幻,向国际自我介绍漫画》融合中国和日本,更有在地元素,多元差异与包容,造就迷人的台湾图像
  • 企划:文化内容策进院、Openbook阅读志
  • 撰稿:佐渡守、Openbook编辑部
  • 责任编辑:周月英、吴致良、陈恺昀
  • 视觉:林钰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