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成人
苦难成人

理想主义者,INTJ,哲学、社会学研究,诗人,致力于纯粹的艺术和学术。

年輕人是否適合讀尼采?對哲學學習的一點反思

很多人說尼采的書肯定了古希臘悲劇世界觀,反駁現代繼承下來的蘇格拉底式的科學樂觀主義。盡量少看,是因為很難看懂,再者容易產生悲觀情緒,影響讀者,所以不建議年輕人看。

但是,一個真正的尼采“信徒”並不會如此,他們的信仰更偏向於世人所謂的積極悲觀主義,這是從悲慘的世界中汲取力量的理想主義,而非傾頹。

是否能讀懂尼采的書,這還需要看讀者的閱歷和理解共情能力了,也與他的人格、經歷有關。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受:“一本哲學好書其實就是你原有的思想的集結,你對裡面的觀點都是讚同的,書本只是把它系統化記錄了而已。”

那麼請繼續,我們來看一下尼采本人的敘述。

“在事物的觸發下,從自身汲取了相應的東西。因此,你不必費心去尋找內涵豐富的事物,而是要充實你自己。這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令人生過得更加充實的秘訣。”

——尼采《快樂的知識》

哲學是不能靠學習的,它不是科學學科,也不是簡單的經驗總結,根本就不是靠看書看出來的,必須要向外感受,在自然中學習。

要我說那就是:“想學好哲學,就去生活。”

這裡的生活不是生存,而是有思想地經歷事物,作出反饋與總結,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基督山伯爵》中也有印證:

“人類的知識是很有限的,在我教會您數學,物理,歷史和我會講的三四種現代語言後,您就掌握我所知道的一切了;不過,所有這些知識,我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從我的腦子裡取出來灌進您的腦子裡。”

“兩年!”唐泰斯說道,“你以為用兩年的時間我就能學會所有的這些東西了?”

“要說應用,還不行,要說原理,行了,學不等於知嘛;本來就分會實幹的和會思考的兩種人:記憶造就前者,哲學製造後者。”

“難道不能學哲學嗎?”

“哲學是學不到的;哲學是天才所應用的既得知識的總和;哲學就是基督升天時踩在腳下的那片絢麗的祥雲” ——《基督山伯爵》

再來看看尼采的說法。

我們不是埋首書本並由書本而產生思想的人。我們的習慣是在戶外思考、散步、跳躍、攀登和舞蹈,最好是在寂靜無人的山間,要么就在海濱。在這些地方,連小徑也顯出若有所思的情狀。至於書籍、人和音樂的價值,我們首先要問:“它會走路嗎?它會舞蹈嗎?”

——尼采《快樂的知識》

面對大師,青年人,向自然去尋找力量吧。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