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tius Lee
Ignatius Lee

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人文社科写作。 Twitter:https://twitter.com/22HomoPoliticus Substack中英双语专栏:https://substack.com/@ignatiusdhlee?utm_source=user-menu

中国问题| 中国是否正在全面备战?

美国中情局局长William Burns说,对中国的最高领导层而言,台海问题不是要不要动武的问题,而是何时以及如何动武的问题。中国最高决策者们从仍在进行中的俄乌战争中看见的并不是战争狂热的幻灭。恰恰相反,正如Burns所言,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和军方正竭力从俄乌战争汲取的教训是如何强化自身的战争机器:从积聚压倒性优势到信息战、经济战,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相信,更加充分的战争准备,将有利于减少自身战争损失,同时达成战争目的。

从哪些迹象可以判定中国或正在进行全面备战?

前美国中情局负责东亚安全、经济和外交政策事务首席分析师John Culver称,如果准备发动战争,中国至少会提前一年生产和储备大量弹道飞弹和巡弋飞弹,包括防空、空对空与大型远程火箭弹等武备及军需。非政府组织公布了中国新军事设施的影像资料,其中疑似有新增的洲际飞弹发射井。此外,中国关键军需品的大量生产也会被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注意到,包括大量储备紧急物资(如药品和关键技术投入),以及暂停关键矿石、精炼石油产品和粮食出口,并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需求,进而将军事生产的关键投入列为优先事项。

Photo from REUTERS

Culver还特别提到,在战争爆发前夕,营建野战医院和血库、暂停士兵和军官退伍、暂停大部分常规军事训练、军队调动和军用设施部署、战争动员以及鼓励民众做好战争心理准备等军事或准军事行动,都是预判战争爆发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中国是否正在全面备战?

先于战争爆发前夕的种种预警,中国在经济和社会管控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可以被认为是直接备战行为、或是有助于备战的相关举措。

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Gerard DiPippo就注意到,中国近期采取应对经济、军事和关键产业遭遇国际制裁的备战迹象,包括对跨境资本施加更强管制、冻结中国境内的外国金融资产、迅速清算和撤回海外资产等等。

为了应对(在战争情势下)美国对华全面经济战,包括把中国踢出SWIFT系统,中国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并试图用CIPS系统来降低国际制裁对中国的外贸打击。于此同时,中国大规模测试数字货币和持续打击加密货币,加强中央对货币的操控力,打击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倾向,也可以被认为是战时经济维稳策略。

2020年,邓聿文在《德国之声》称,中国政府实际上将“内循环经济”当作是一种经济备战手段。 《星岛日报》也认为”内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备战,有”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的味道。

图片来自信报

邓聿文注意到中国近期对粮食和能源安全的特别关注。中国在粮食和能源上的缺口很可能使得中国在战时面临战略资源被卡脖子的状况。 2022年1月中国跟伊朗签署一份长达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涵盖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和通信等领域。该协议早在2020年即泄露出来,被认为是为了保障中国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在此之上,“中巴经济走廊”将保障连通至伊朗境内的石油管线经由巴基斯坦进入中国,由此缩短经由马六甲海峡往返印度洋之航程,并减少中国对马六甲海峡之依赖。客观上讲,这一战略规划有助于保障中国战时经济和能源供应,较大程度减轻能源禁运和国际制裁给中国造成的经济压力。

经过中美贸易战,加之与澳、加等主要粮食出口大国交恶,中国深切认识到粮食作为一项关键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根据《日经亚洲》统计数据,中国最迟从2010年代起,每年都在进行大规模囤粮,其中在中美贸易战至今囤粮数量尤为庞大。截止2022年上半年,中国已囤积了世界69%的玉米、60%的大米和51%的小麦,要知道中国总人口也只占全世界18%。据日经中文网称,截止2021年,中国粮食储量已达到全球粮食总库存量的一半以上。中国这种囤积行为,直接拉高了全球粮价。

有人认为,这种大规模囤积行为缘于中国大陆发生粮食减产现象。比如自由亚洲电台报道2020年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及河南等省粮食减产约三成。但是据《日经亚洲》的统计数据来看,很难判定“粮食逐年减产”这个假说与“囤粮逐年攀升”之间的关系,并且没有可靠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产量是”逐年减产“的。尤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至少从2018年起,中国人口增长呈断崖式下跌,乃至2021年净增长仅48万,在这种情况下,“粮食需求量逐年攀升“的假说是不成立的。

也就是说,很难断定中国近几年的大规模囤粮行为是因为”粮食逐年减产“或”粮食需求逐年攀升“的结果。一种可能性是中国正在将粮食作为战略储备来囤积,其囤积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其人口规模可正常消耗的数量。从这一侧面来看,大规模囤粮可视为一种战备手段。

Graphic from Nikkei Asia
Graphic from Nikkei Asia

中国正悄无声息进行的国际港口投资同样值得关注。 《美国之音》引用英国前国际贸易大臣Liam Fox和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Robert Mcfarlane联名文章称,中国在全球拥有96个港口,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攫取了战略支配地位。其中,中国在吉布提港的军事基地给外界一种错觉,让人以为这是基于”海洋强国“战略的其中一个环节。

但是从假定台海战争可能于近十年内爆发的情况来看,中国国有企业对收购全球重要港口股权的执念,很可能产生另外一种短期内即可实现的战略效果。据《新闻周刊》称,中国已是全世界最大出口国,占有全球15%货运吞吐量,而美国出口所占仅约8%。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副总裁及经济学家Rolf J. Langhammer称,基于这样庞大的规模,中国完全可能用胁迫的方式收购港口股权,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中国可以停止向该港口出口来自中国的商品。同样,中国在占有一定比例港口股权之后,完全可能利用港口进出口贸易来胁迫所在国在对华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上妥协,包括进行反制裁。

今年10月底,德国内阁在朔尔茨访华前特许中远集团(COSCO)收购汉堡港24.9%的股权。而2020年,中国物流集团(China Logistics Group)在距离汉堡港东南约80英里处,拿下Wilhelmshaven一个商业码头的99年租约。距离该码头约三英里处,是德国最大的海军及后勤保障基地Heppenser Groden所在地,德国军舰及潜艇在此建造、维修及补给。此外该地还与北约盟友有紧密联系,北约联合军演也在这里进行。

Photo from Newsweek

鉴于德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的特殊位置以及汉堡港作为德国最大港口的重要性,中国无疑在欧洲腹地深深地打入了一根楔子。与反对德国此前在”北溪2号“上与俄罗斯合作相似,美国对中国收购德国汉堡港股权表达了担忧并予以警告。一旦中国发动战争,汉堡港将扮演类似”北溪2号“的角色,成为撬动北约和欧盟内部团结的杠杆,并且在反制国际制裁和贸易禁运上有类似”北溪2号“的战略缓冲作用。

这意味着,如果爆发台海战争,德国在面对国际制裁中国时,会像现在面对俄罗斯一样,表现得犹豫不决和瞻前顾后。就此而言,中国在收购全球港口上的投资可以视为一种战争预备手段,至少在战略上是有利于中国在国际制裁和禁运中抢占反制权的。

中国是否借助防疫政策进行备战?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在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止是清除病毒,也是清除海外势力渗透中国社会、互联网及中国机构,所以这是一次内部清洗,因为中国已为可能战争做准备。“

但是这一观点并未受到普遍关注和响应,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并不存在中国借助清零政策清洗所谓”境外势力渗透“的明显证据。而由清零政策所致外资出逃、外商减少对华投资意愿和订单及产业外移等现象显然不是清零政策之目的。

早前盛传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讲话,称清零政策是为中共二十大营造良好环境,但是二十大开完之后,中国卫健委出来说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动摇。可见中国防疫政策并非是单纯为维稳计议。

此外,《大纪元时报》(香港)认为中国大陆借助防疫政策,模拟在战争、或者国际制裁环境下的全面压力测试。这一观点所受响应同样寥寥无几。这里面临的重要质疑包括但不限于:用极限压力测试来破坏经济和社会稳定是容易失控的。中国的执政党不大可能主动冒经济崩溃、社会覆亡的风险来进行代价惨重的战争压力测试,因为一旦国民经济付出了超出预期的惨重代价,维持战争经济所需的财力、物力也要大打折扣。

Photo from The Atlantic

在中国的清零政策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方舱医院、封锁管控、防疫二维码。其中方舱医院的兴建规模、反应速度和运营机制,非常类似野战医院和难民营,不能排除中国政府将方舱医院经验直接用于野战医院和难民营营建之中。其次,配合防疫二维码进行的封控政策,包含粮食集中统一配给和封锁居民区,以及动员防疫人员和社区网格员,依据防疫二维码对普通公民实施出行限制,非常类似于战时管控政策:在战争时期,同一性质的政策可用于限制反战、避战和逃兵役的人口流动,并通过集中统一的粮食配给制度,在中短期内维持社会和经济的基本稳定。

客观上来说,中国的清零政策确实将整个国家推入了准战争状态。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官僚体制在清零政策推行两年后开始同质化,由于中央权力空前加强,地方对中央的依附以及中央对地方的调度也得到极大加强,以往”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遏制,而习氏亲信和党羽已然遍布朝野。权力高度集中并不一定意味着执政效率提高(事实往往相反),也可能意味着军事动员和军事管制的效率大大提升,这一点是通常被人忽视的。

再则,中国在实施严格清零政策期间实践的战时统一配给制度也受到了考验。但是这里的问题在于:这一统一配给制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成功的?这是无法得到有效验证的。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要么可能做出误判,要么可能超出经济承受力之外继续推行防疫政策(这恰恰表明中国政治制度缺乏弹性)。

假如中国在准备台湾战争,利用这种破坏力巨大的防疫政策进行极限压力测试,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没有可靠保障表明防疫过后经济可以回复到较高发展水平,这意味着用以保障战争机器的经济动力或将不足。假如中国无意于准备台湾战争,高效的战争机器已然初具雏形,而这台巨大的战争机器的日常运作是非常不利于国民经济的。

Photo from China Daily

事实上中国政府或已陷入两难局面,一边是初具雏形的战争机器不断地消耗国力、财力,一边是眼前不断消耗的国力、财力无法有效推动庞大的战争机器尽快发动战争。

眼下的中国就像急于发动战车,却还没有配备足够弹药,只能一边开着战车走,一边寻找机会。如果说中国是抱着纯粹的机会主义态度来寻求战争的,那么战争风险非但没有因此显得更低一些,反而战争风险因此变得极高。

根据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一个拥有经济理性的决策体,在面临必然损失时是倾向于风险寻求的,而只有在面临必然收益时才倾向于风险规避的。在中国经济江河日下,社会维稳成本日益攀升,国际围堵慢慢收缩之际,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面临必然损失的风险决策,做出风险寻求、以发动战争来扭转局面的可能性空前之高。

可以说,中国已经一只脚踏上了战争机器,另一只脚还在犹豫不决。

Photo from Times of India


参考文献:

  1. VOA. 2022. "中情局长: 习近平不会在“二十大”后立刻攻打台湾, 但动武只是时间问题." Jul 21, 2022. Accessed on Nov 5, 2022.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ia-aspen--taiwan-20220721/6667718.html
  2. John Culver. 2022. "How We Would Know When China Is Preparing to Invade Taiwan." Oct 3, 2022. Accessed on Nov 5, 2022.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22/10/03/how-we-would-know-when-china-is-preparing-to-invade-taiwan-pub-88053
  3. 邓聿文. 2020. "客座评论: 中国开启经济备战节奏." Aug 12, 2020. Accessed on Nov 5, 2022. https://www.dw.com/zh/客座评论中国开启经济备战节奏/a-54537235
  4. DW. 2022. "中伊宣布启动25年全面合作协议." Jan 15, 2022. Accessed on Nov 5, 2022. https://www.dw.com/zh/中伊宣布启动25年全面合作协议/a-60436222
  5. Wikipedia.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Accessed on Nov 5, 202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a–Pakistan_Economic_Corridor
  6. Didi Kirsten Tatlow. 2022. ”China's Stake in World Ports Sharpens Attention on Political Influence.“ Sep 10, 2022.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www.newsweek.com/2022/10/14/chinas-stake-world-ports-sharpens-attention-political-influence-1749215.html?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Echobox=1665345425
  7. RFI. 2022. "朔尔兹批准中资购买汉堡港码头股份, 美国称劝阻, 中国批美国无权干涉." Nov 3, 2022.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www.rfi.fr/tw/中国/20221103-朔尔兹批准中资购买汉堡港股份-美国称劝阻-中国批美国无权干涉
  8. VOA. 2021. "中国在60多个国家投资港口, '兵不血刃'控制全球战略咽喉." Aug 31, 2021.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port-expansion-20210830/6078881.html
  9. 星岛日报. 2020. "双管齐下维粮安'内循环' 经济备战." Dec 27, 2020.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320794/日报-社论-双管齐下维粮安-内循环-经济备战
  10. BBC. 2022. "中国'清零' 政策承受内外部压力, 为何还在坚持?" May 12, 2022.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1422284
  11. CNA. 2022. "清零伤经济, 中国官方认了: 订单外流产业外移中." Jun 8, 2022.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6080207.aspx
  12. VOA. 2022. "上海解封但坚持清零有多少外企要'拜拜'." Jun 7, 2022.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hina-foreign-investment-economy-covid-20220603/6606479.html
  13. 大纪元时报(香港). 2022. "备战还是防制裁封城实为压力测试?" Apr 19, 2022. Accessed on Nov 7, 2022.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2-04-19/40771620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