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 黑色皮包 / Black Bag
歡迎來到導演邵晴所建構的VR世界。

VR: Genesis / 地球創世紀
透過動畫重現的生態是否符合古生物學的考古資料,或是想像大於考據,若是後者,這樣的VR帶來的誤導必然比一般平面媒體或傳統影音媒體更深入人心,並不是件好事。

《無法離開的人》:用 VR 裝置看白色恐怖歷史
《無法離開的人》是一部關於白色恐怖的 VR 電影短片,要戴上裝置才能觀看。關於政治犯跟白恐的主題,我的同溫層可能相對比較熟悉,想特別分享的是 VR 裝置 這是我第一次看VR,事前其實有點緊張,因為不知道這個新媒介會帶來什麼樣的體驗。果然開場就有點震撼,因為 VR 強調的就是身歷其...

歐盟委員會:「擴展實境」將在 2025 年之前創造 860,000 個就業機會
歐盟委員會:「擴展實境」將在 2025 年之前創造 860,000 個就業機會

Vision Pro 厲害之處以及元宇宙 VR 裝置的驚奇想像(順便幫馬克說說話)- 區塊D世界
在蘋果 Vision Pro 收穫大量媒體和 KOL 好評之後,它們在 VR 領域上的最主要競爭對手 Meta 創辦人馬克 ·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公開表示:蘋果的設備在技術上並沒有帶來任何 Meta 尚未「已經探索過的」重大突破,而且他對人們如何使用該設備的願景「不是我想要的」。

VR: 全能元神宮改造王 / Your Spiritual Temple Sucks
惡搞到位,笑點滿滿,可惜前後雙螢幕難以同時瞻前顧後,不免顧此失彼。

互動XR: Encounters / 漫步源雨㵵
這是一場互動實驗,歡迎親身參與測試。

全球數據報告:2023中國將成為元宇宙技術霸主
全球諮詢和數據分析公司―全球數據(GlobalData)發佈的一份報告預測,中國將在2023年期間,成為元宇宙技術領先國家。全球數據認為,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以及6G等技術的發展,能夠使中國將自己塑造為元宇宙中心。

互動VR: 蟬與花 / When the Flowers Bloom
動畫的設計、呈現與思維,仍不脫一般平面螢幕,諸多VR不同於一般平面螢幕的特性,僅應用了「互動」,且互動項並不多。

散文/嗅覺是現實最後的防線
嗅覺將會是現實最後的防線,是面對這個虛擬化的世界,現實倔強的最後一擊:也許某天所有的數位感官訊號都將被一場大火焚毀,文明同金閣寺般在焚燒的氣味中成為泡影。其後世界只剩下嗅覺,人類則化作鼴鼠,仰賴鼻子來辨識方位。

走動VR: 紅尾巴 / Red Tail
《紅尾巴》前五分之一與結局部分段落大致與《紅尾巴Ep.1》重疊,但不完全相同。

元宇宙到底會長成什麼模樣?
元宇宙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科技話題之一,尤其是在臉書宣布改名後討論度更是居高不下,它被定義為一個虛擬世界的總和,能夠與現實世界進行關聯性的互動,並提供豐富的沈浸式體驗,雖然看起來跟遊戲極為相似,但它又不僅僅是遊戲,因為底下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交價值。

互動XR: Typeman / 再見,打字機先生
在《Typeman》VR世界的打字經驗,完全不同於使用真正機械打字機打字的經驗,這樣的體驗稱得上「懷舊」嗎?

沉浸式劇場: IVF-X: Posthuman Parenting in Hybrid Reality / 後人類計畫:訂製你的完美寶寶
必須親身體驗,才能「親眼看見」屬於你的寶寶。

互動VR: Luna: Episode 1 - Left Behind / 露娜:啟示錄
由英文片名可以看出此作品仍屬於半成品或一系列作品的第一個作品,故事起了頭,離結局還很遠。

互動VR: VR罪系列首部曲:迷路 / Immersive Criminology Episode 1: LOST
導演請來嘉義懸絲偶大師黃憲章操偶演出,並透過動作捕捉技術捕捉戲偶的姿態,後製成為VR戲臺上的戲偶。

走動VR: Kubo Walks the City / 구보, 경성방랑 / 漫遊1934:漢城
旅居法國的韓裔新媒體藝術家權河允,透過走動VR重現小說家朴泰遠筆下的1934年。

VR: Surviving 9/11-27 Hours Under the Rubble/生還911:瓦礫堆下的27小時
讓我們跟著911事件中最後一位獲救的生還者Genelle Guzman-McMillan,回到事發當日。

VR: Montegelato / Monte Gelato / 瀑布膠卷夢
VR記錄了空間,疊上去的影像則記錄了義大利影史中與瀑布Monte Gelato相關的諸多片段時光,時空重重疊疊,十分微妙。

互動VR: Lavrynthos / 牛男的迷宮
腦洞大開的反轉劇情,歡迎來不同於希臘神話「米諾斯迷宮」的「牛男的迷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