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清單
意大利博學大師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有個人的「清單」怪癖。他說在開始寫小說時,還沒有覺察到那麼喜歡清單。在寫過五部小說以及其他一些文學創作之後,他以為可以列出一份全面的包含諸多「清單的清單」。

徐復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展陳 ──兼談新亞研究所圖書館的文化審美
徐復觀﹝1903~1982﹞於1969年自台灣東海大學退休後,即轉赴香港新亞研究所任教至逝世。他在研究所的教澤歲月,雖然比不上在東海,但作為新亞研究所的教授,他的舉足輕重,一直是學生道德修行和「活的歷史」文化精神實踐的指標。

飄蕩的旅人
臺灣向來是馬華文學的展示平臺,而國立臺灣文學館在策劃馬華文學展覽方面則是重要推手。譬如李永平,他於2017年去世後,臺文館當年建置了李永平作家主題平臺,匯集李永平的大事年表、訪談、創作歷程與珍貴手稿。對於李永平而言,飄蕩的身影,書寫的風格,會讓我們思考海德格所說的:「生而為人意味着什麼」這一問題產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