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2|day6 在故鄉做一個客人,反而讓我踏實

白魚/白潔如
·
(修改过)
·
IPFS
·
而我,也要把一個獨自生活的更成熟的大人和內心那個一直無處撒嬌的女兒的身份,重新捏成一個人。與我而言,其實是有難度的,每次感覺到自己被照顧,都有一個很應激的陌生感,仿佛被照顧不應該是常態,孤單才是

今天的主題是我不太想觸碰的,我從來沒想過,回家的感覺如此複雜,近鄉情怯這個成語,我之前都沒聽說過,因為我未曾離開過家,那麼遠,那麼久。

三年沒回家,在一個陌生的文化裡,我不小心扎根了。

在台北有了真摯的朋友圈,樂隊,新的文化認同,習慣的生活動線,觸手可及的海。

去年那時候,是回家整整一個月的時候,一直不知道怎麽面對多年未見的父母,親切和陌生同時存在,我會和他們一起看電視劇,看音樂節目,有時候還有養生節目,好像三年過去,我需要重新了解,他們經歷了什麼。

而我,也要把一個獨自生活的更成熟的大人和內心那個一直無處撒嬌的女兒的身份,重新捏成一個人。與我而言,其實是有難度的,每次感覺到自己被照顧,都有一個很應激的陌生感,仿佛被照顧不應該是常態,孤單才是,一個人去超市,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去海島,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面對分離和痛苦,一個人確診,一個人把自己從各種崩潰的狀況裡拉出來。

後來我就匆匆回了台北。我承受不了我有一個家,這樣的真相。觸及到溫暖的一瞬間,感受到自己是父母的奇珍異寶的一瞬間,知道自己崩潰到谷底也會被愛被接住的一瞬間,也讓我意識到,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

原來我不用這麼堅強。

我不想承認,不想感受這件事。我只想快點跑,跑回到我沒有資格做小孩的台北。

母親說得關於想念的話其實很少。

「我夢到你但是叫不住你」

然後又給我發了植物的照片。

我問:「這是什麽花的花骨朵兒阿」

她:「玉蘭花快要開了,等家附近,護城河邊的玉蘭花,開了,我都拍給你」。

而父親是昨天輕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然後說,好像回來都沒有好好抱抱你。

我也無法和他們訴說我其實覺得新家很陌生,並且有意識的躲起來,避免一些很沈重的情緒出現在我心裡。

我甚至沒有告訴他們,我偷偷回法源寺的舊家附近轉了轉,就是有胡同的景色,在爛漫胡同對面的那個房子,那裡更接近我們已經被拆遷的舊家,靠近牛街,有我從小吃到大的回民小吃和新疆大盤雞,我其實很難承擔,疫情三年結束,我又失去了一個家的感覺。

我不喜歡搬家,我喜歡窗外的景色一直如故。我不喜歡分離,不喜歡變化,我莽撞的衝刺是因為我沒有選擇,如果我有選擇,我想找到世界上一個安全的角落,我想和家人在一起,和我愛的,我選擇的朋友夥伴們,度過日常。

第一次回北京那陣子,我一半的時間都是在Z家住的(在揉麵盆那一篇提到過他了),他提供客臥給我,但是我偏偏喜歡他的陽台,因為有地暖的緣故,他家整體都很熱,陽台反而宜人很多

我會被三面的陽光曬醒,和貓咪對視。

我很珍惜這冬日暖陽,以及,在陽台睡覺,我不會太放松,我的睡眠形態和我真實的焦慮和不適,象征性地融為一體。

在故鄉做一個客人,反而讓我踏實。

到最後,快離開北京回台北的時候,真實的感受如冰山浮出水面又碎裂開,我確定我擁有這一切,但是我又即將失去了。

半夜在我在家裡客廳看劇看到三點多,看著爸媽沒有關臥室們在熟睡,或者起夜喝水或去洗手間

我一邊看電視一邊輕輕地落淚

無論我自己搭建起來的生活

有多豐富,寶貴,自主和欣欣向榮

家就是家啊

我們可以沒有邊界的,呼吸一體,永遠都能得到擁抱和愛,可以撒潑打滾,可以吵架咆哮,但是最後會抱在一起哭的地方,只有家

我把眼淚倒吸回去,看影片把自己累到睡著,我知道,即使回到了讓我覺得最安全的地方,我仍然是很焦慮的,雷達全開的浸泡在巨量的新信息裡,心是很疲憊的

不是故鄉需要我重新去適應,而是我需要重新去適應一個,和舊的自我,舊的敘事,舊的關係相關的自我。很多創傷和哀愁,憤怒和絕望,也會夾帶在這些私密的感受中。理解故鄉的重量的同時,也更了解台北對我意味著什麼。

我是在心理比較成熟的時候來了台北,受挫,愛戀,失望,痛苦,憂鬱,我經歷了在這個城市粘合自己的體驗。我的可能性,心理的強韌程度,靈活變通,樂觀積極,是在這個島上培養的。

我只能慢慢的融合兩個內在的聲音。徐徐行之。

我還是應該會堅持不讓父母送我去機場,就像我拒絕他們在我回來時候接我一樣

關於離別的儀式感,我是承擔不了的

好在通行證就快補辦好了,兩邊的邊境政策也都放松,想家就能回,很寶貴

我突然想到不知道多少人有類似的經歷呢,因為疫情就在當下所在的城市安營紮寨了

甚至忘記了家的感覺

我回來的時間太短了,其實感觸並不深,而是很混沌,很模煳,很矛盾的

而且反而會因為這些情感的密佈而失眠或者逃避,或者麻木

不是想象的溫馨的感覺,而是很複雜,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了

好像這幾年,我很容易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但我覺得這其實是好事

說明我不會在自己不清楚感受的情況下,就用邏輯和敘事去塑造我的感受了

我更誠實了,對我自己


//

那時候的照片:

圖一,北海公園在日落的時候很漂亮

圖二,Z的新家坐擁可以側看北京城的遺世獨立感

圖三,北京的草莓其實比台北便宜,羽衣甘藍也是

圖四,是玉蘭花的花骨朵

圖五,回來之後待得最久的陽台

圖六,後來還是找了一天去逛逛鼓樓,很走馬看花,但是夕陽打在紅墻上,真好看啊

圖七,情人節之後?Z把過節剩下的料繼續給我做了一份無花果沙拉,我們一邊吃火鍋一邊等朋友出現

圖八,希望大家新一年都如意,我這春節過得非常長了,如果沒到龍擡頭,我都覺得沒過年

圖九,我沒在稻香村打點心盒子,我只買了我愛吃的,棗花酥,牛舌餅,南瓜餅,椰絲球,開口笑,桃酥,山楂鍋盔,還買了一點兒杏仁茶

其實回北京很多好吃的都沒來得及吃,一個是朋友們陽康之後都吃不下什麽,一個是補辦證件太過焦灼無心遊玩,雖然還是有點春節肥,但是連烤鴨都沒吃到

夜深了,挺想吃烤鴨的。

明天就要走了

希望北京一切安好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