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於市的銅鑼灣基督君王小堂
話說有一回企鵝和朋友食飽飯冇嘢做,朋友說要去一個鬧市中的秘景,於是我們結伴散步去到銅鑼灣棉花路,經過聖保祿醫院時,見到其中正在重建的一棟醫院大樓已拆卸變成地盤,視野開闊了許多。企鵝有個開心大發現,原來朋友說的秘景,就是地盤後面一間非常宏偉的教堂!羅馬式的柱和圓拱頂十分壯觀,有頓時置身歐洲的感覺。教堂從前被醫院和學校建築群包圍,所以好多人也不知道原來由祟光百貨步行五分鐘路程,就可到達這間鬧市中的寧靜教堂,而且是有上百年歷史的一級歷史建築。
企鵝聽講,原來這裡就是聖保祿女修院的建築群,與一群香港開埠時期來港的法國人有關。整個建築群現在包括了女修院、學校、醫院和教堂,過去更曾經有孤兒院。不過建築群當中有許多已經歷重建,其中變化最大的是聖保祿學校,由20世紀初的遊廊設計變成1950年代的包浩斯風格,至1981年變成今天的模樣。聖保祿醫院亦經歷過幾次變身,最初只有幾層高,今天已是兩座高聳的大樓。建築群中唯一不變的,是位於正中央、於1930年落成的基督君王小堂。咁究竟點解銅鑼灣會出現這麼宏偉的教堂?他們又與法國人有什麼關係呢?
在灣仔拯救棄嬰的法國修女們
原來,早期來港的法國人,大多數是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他們分別是巴黎外方傳道會和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前者落戶於薄扶林,後者是香港首個天主教修女團體。最初這個修女團只有四人——三名法國人和一名英國人,她們於1848年5月離開了她們的居住地沙爾德(巴黎西南面90公里),乘了四個月船來到香港。在她們落戶銅鑼灣之前,其實她們先於灣仔展開傳教和拯救棄嬰的工作,過程可謂披荊斬棘。
這些洋修女的出現,很快就引起香港華人的注目。不單是她們的黑白色修女服是「奇裝異服」,大家也很好奇為什麼這些洋女人沒有選擇住在外國人甚為喜歡的山頂區,而走去又熱又潮濕的灣仔山邊(即今天蘭杜街和晏頓街之間)搭建簡陋的房子住下來。
當時修女們知道,因華人重男輕女的思想而被遺棄的女嬰為數眾多,於是在灣仔開辦聖童之家孤兒院,收留這些女嬰,有時甚至會付錢購買女嬰,由幾毫至一元不等,以免嬰孩落入人口販子手中。由於她們來者不拒,很快就有不少絕望的母親把誕下的女嬰主動送給她們,而聖童之家在短短一年間就收容了226名兒童。至20世紀初,她們平均每天收到5至7名棄嬰,每年約共1,900名嬰孩。不過這些嬰兒健康情況非常惡劣,許多不出三天就夭折,死亡率高達94%。
但聖保祿女修會的工作當時並未得到教區支持,屢有迫遷危機,修會要靠募捐、賣彩票籌經費。至1894年香港爆發災難性的鼠疫,不單棄嬰增加,連老弱病殘者也開始湧入聖童之家。他們對醫療和藥物的需要,促使女修會成立聖保祿醫院,於1898年投入服務,而這也成了日後女修會得到銅鑼灣永久會址的契機。
法國神父和遮打爵士相助 購入銅鑼灣棉花廠
女修會在灣仔原有的院舍在20世紀初已不敷應用,既有孤兒院,亦有學校、工場和醫院,本已非常擠迫。至1905年電車通車對女修會營運的醫院更造成滋擾,原因而電車路線沿灣仔的港灣(即現在的莊士敦道)行走,緊貼著醫院的窗戶下方。對於病人來說,這麼嘈雜的環境令他們不能休息。叮叮的車聲至半夜才停下來,可是,至凌晨4點,港灣上的舢板就開始作業,也意味著病人難以有寧靜的環境休養。
雖然灣仔的醫院很嘈雜,但修女們的護理質素卻深得當時在港的外籍人士讚賞,特別是在法國和德國社群。至1914年,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得到一個機會,搬在銅鑼灣建立一個永久大本營,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但幸得一位法國神父的幫忙,最終排除萬難。
而這位穿針引線的人物,就是天主教界的商業奇才金神父(Fr Leon Robert,又名羅拔神父)。羅拔神父是巴黎外方傳道會的人,也是香港鉅富遮打爵士的好友。羅拔神父當時從某處聽到在港的德國醫生們打算興建一間全新的醫院,而他身為一名法國人,即時想到如果德國人的計畫得以實施,就會影響到正在營運醫院的法國修女的利益。
於是羅拔神父通過他在商界的人脈,特別是通過他與遮打爵士的關係,得悉怡和洋行有意出售在銅鑼灣的棉織漂染廠。該廠於1899年開業,從印度輸入棉花,織成棉線後賣去中國。但因香港缺乏熟練技工,加上空氣潮濕不宜紡紗,怡和洋行一直未能轉虧為盈,於1914年便把棉花廠遷往上海,並於同年年中出售銅鑼灣地段的物業。
怡和的物業當時估價約為30萬元,羅拔神父認為「機會嚟喇!」他成功說服聖保祿女修會在港的話事人Mother Felicie Jourdan購置該地段,同時為她們籌謀。可是,許多人也對該地段有興趣,特別是華人,甚至有來自大清國的貪官污吏想在香港隱藏他們貪來的錢而購地,把價格抬至50萬。
神父計過條數,當時女修會的現金有8萬,並不足夠購買該地段。於是他遊說遮打爵士,提議他購買修女們在灣仔的物業。遮打爵士很爽快,並同意以每平方尺6元的現金收購女修會的灣仔物業,這意味著女修會賣掉灣仔的物業後,可獲得321,444元的現金,也就足夠去買銅鑼灣的廠房。最後,怡和洋行亦同意以「良心價」32萬賣了廠房和土地給女修會。
在第一次大戰中興建的女修會大本營
企鵝留意到有一點很有趣,就是聖保祿女修會是在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發生前四天,即1914年6月24日,購入了銅鑼灣物業。雖然香港和遠東地區倖免於恐怖的戰爭中,但戰爭也對建築工程產生直接影響。當時很多香港的工人也嚇壞了。自大戰開打以來,就有5萬名華人離開了香港。而且建築材料運不到香港,令建築成本暴漲了25%。雖然面對這些不利條件,廠房的改建工程還是在1914年聖誕節前開始了。
要將一間大型工廠改建成幾座功能迥異的建築——孤兒院、修道院、學校和醫院——所涉及的建築和實際問題是不可低估的。雖然女修會過來興建的物業都是起用Leigh and Orange建築師樓,但今次羅拔神父為女修會找來Abdoolrahim建築師樓幫忙興建整個建築群,該建築師樓是一戰開始時在香港仍有營運的12家建築師事務所之一。
受戰事影響,工程延誤,最後修女花了兩年時間,把工廠依次序變身為孤兒院(1915年)、修道院(1916年1月)、學校和醫院(1916年4月)。在安頓好後,女修會希望建一間教堂,但初時遭到香港教區反對,至1928年才得到許可,於是女修會就在整個建築群正中央的籌建教堂(今稱為基督君王小堂),於1930年落成並舉行祝聖儀式,可惜遷址至銅鑼灣的女修會推手Mother Felicie Jourdan於1926年已過世,無法看到教堂的落成。
基督君王小堂
教堂是整個有百年歷史的女修會建築群中唯一沒有大改動的建築,現屬一級歷數建築。雖名為「小堂」,其實它一點也不小,相反是非常宏偉!教堂正門朝醫院方向,如從高空鳥瞰,可看到教堂呈拉丁十字形,相交點是圓拱頂,而斜屋頂則鋪了中式瓦片。即使從地面看,企鵝也覺得相當有氣派!教堂的外型仿古羅馬科林斯式設計,正門上的三角楣頂有一座手托十字聖球的基督君王像,額枋刻有一句拉丁文:REGEM REGUM VENITE ADOREMUS,意謂:「來朝拜萬王之王」。
不過企鵝最喜歡的是教堂門廊的黑白色地磚,一來非常配合女修會的顏色,二來也為寧靜的空間添上生趣。此外,由於柱子都建在教堂外牆,令聖殿內的空間可一覽無遺,沒有柱子阻擋視線,不論站在哪個角落也可清楚看見祭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女曾用教堂充當醫院,照顧傷兵。雖然這聖堂最多能容納1,000人,但始終是女修會的私人教堂,故雖然可讓人參與彌撒、殯葬禮儀等活動,卻不能在此舉行婚禮。 公眾如欲參觀教堂,其主日彌撒歡迎任何人參加。由於是在修院範圍內,既有學校又有醫院,大家參觀時要謹記保持安靜,不要因為太興奮而叫囂啊。
此為原文,編輯後的文章載於2023年2月22日《銅鑼灣企鵝》
請支持我的寫作NFT: Writing N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