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象」展覽——逝水年華的追憶與再生
近期,因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常設展關閉及大規模更新,掀起一陣懷古熱潮。不少人擔心香港故事會被篡改成Xianggang故事,也有人反思某國族主義的洗腦工程早就開始了。香港故事的展覽後感已有不少人書寫、整理,在此不贅。恰巧近日有機會到中文大學文物館參觀同樣關於舊時香港的「香港印象」展覽,借此介紹一下。
「香港印象」展覽以旅遊為主題,勾畫香港由「沒有甚麼可以做」的地方演變為著名旅遊勝地的過程。不過,這些作品的創造者卻不是匆匆路過的遊人,而是曾經駐守香港的軍人,或南下移居香港的知識分子,甚至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對香港的深厚感情。展覽透過風景畫作、照片及遊記等,建構不同時期、空間的香港論述 — — 由英治時期華洋混雜、兼具淳樸傳統與現代化的「東方之珠」,到南來逃難的文化精英發掘鄉郊美景,讓今人可以重新思考和感嘆香港之美。儘管舊日景色經已逝去,經過我們的重新注目,就讓往昔風光又活過來。
展覽分為香港、九龍、新界三個部分。說明文字提到旅遊文學中多刻畫港島現代與商業化的一面,九龍因着宋王臺、寨城等歷史遺跡,則展現歷史與古樸的一面。這跟我對香港、九龍的印象可說是截然不同,個人反而覺得港島區較有歷史感,九龍區則較有市井味。「香港印象」之所以是印象,是因為每個人對老香港都有各自的解讀。然而通過這些畫作、照片,可以讓我們連接舊時生活記憶,發掘我城的不同面貌——混雜而多元化,正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寶貴的特色。
展覽的起點擺設了一系列《香江八景》的畫作,並展示了一本寫於1938年的《香港指南》。當中列出了香江十景,包括:香江燈火(維多利亞港兩岸燈火)、小港夜月(香港仔的漁家風味)、海國浮沉(淺水灣風光)等等。當中有延續至今的繁華,也有經已失傳的質樸景色。我自己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卻從未以此角度整理我城的美景,既感到新奇,也反思起保存及記憶我城風光的重要性。
香港固然有中西合璧的美譽,而展覽畫家的畫技也兼具華洋美態,別出心裁。「香港印象」就展出了一些用水墨入畫,題上詩詞,配以西式光影、色彩及透視技法,充分展現出香港獨特之處。例如下圖《東方明珠圖》,畫作的細緻與宏大令人驚艷,依山而建的時髦建築饒有趣味,叫人著迷。
無暇親身前往文物館觀看展覽的朋友,也可「網上卧遊舊香港」,欣賞部分親身展覽的相片和風情畫。以下羅列一些個人感受較深的畫面:
1950年代的香港中環,看起來跟英美城市沒有兩樣,無論建築風格還是人們的西裝打扮,都相當西化。同時,卻有人力車在大道上奔走。
洋行、政府機關林立的繁華市中心,背後卻是翠綠清秀的山頭。飽經移山填海、高樓矗立的今天看來,更覺可貴與唏噓。
摩登非常的中環的另一邊廂,是農家揹着重擔赤腳行走的粉嶺。一個城市,兩種風光,就像譜寫着雙城記。
畫家筆下的九龍塘,沐浴在夕陽餘暉中,雲朵好像軟綿綿的糖果,色調歡快,又有種柔和的安寧。
展覽將《青衣》畫作搭配《交通方便,有農村風味的青衣島》一文,文章描述青衣有着活潑奔走的家畜與清靜安寧的水田,令人心情暢快,想要住上幾天。昔日人們對交通運輸、時間與空間的觀感跟我們不一樣,對於我們來說,青衣算是比較偏僻不便的地區,對舊時人們卻是交通方便,可以感受到農家樂趣的地方。然而相同的是,我們同樣嚮往平靜與療癒的空間。
香港印象展覽詳情:
展覽日期:2020年9月7日至2020年11月29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 I
「時光藝遊舊香港」網上卧遊
旅遊攻略:https://bit.ly/2Zi7S5C
港島:https://poly.google.com/view/aQOLiJvOoWR
九龍:https://poly.google.com/view/8n8WTgnc0hE
新界:https://poly.google.com/view/3NVTCrkEEJu
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展覽刪改、更新工程相關報導:
歷史館「香港故事」關2年翻新增回歸後內容 歷史系學生:憂削港英史剩正面內容
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關閉更新 獲邀作家爆館方研展覽提「中港邊境融合」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寫作,可以給我一些讚賞,謝謝!你的讚賞對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