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非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出離心|諮商與心理治療

子非魚
·
·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閱讀書名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中文第五版)


📖閱讀筆記

CHAPTER 6 存在主義治療

第二節 主要概念

一、人性觀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它從一種渴望孕育而出,一種渴望協助人們走出身陷的生命困境,這些困境包括孤獨、疏離以及無意義。當代存在主義取向的焦點,在於個人在世上的孤單,以及面對孤獨時的焦慮。「沒有一種關係可以消除存在所伴隨而來的遺世經驗,但是孤獨可以被分擔,透過愛來補價它的痛」。

存在主義對於人性本質的觀點,部分要從這個角度來掌握——我們存在的意義從未固定,且永遠不會固定;我們透過自己的投射不斷地再創造自己。面對我們生活的張力、矛盾和衝突,人們恆常處於一個轉換、蛻變、發展與成為的狀態。「成為一個人」暗示我們要不斷地發現我們的存在,並賦予存在的意涵。我們不斷地質疑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雖然在生命不同的階段所提出的問題不一樣,但是基本的主題永遠一樣。我們提出西方哲學家們思考過的相同問題:「我是誰?」「我可以知道什麼?」「我應該怎麼做?」「我可以期待什麼?」「我要走去哪?」


五、命題四:意義的追尋

2.無意義感

當我們所存活的世界看起來毫無意義時,我們可能會懷疑是否值得再努力,甚至懷疑是否值得繼續活下去。面對人生的必死性,我們會問:「既然人生不免一死,那麼現在為什麼要努力呢?一旦我死去,現在做的一切會被遺忘嗎?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那麼我現在需要為任何事汲汲營營嗎?」我的團體中有一位成員對於個人的意義掌握得相當貼切:「我覺得自己像一本書裡的一頁,每個人都很快翻過,但是沒有人願意讀它。」

在生活中的無意義感導致空虛和虛無感,Frankl稱之為存在的虛無。這種狀態通常發生在一些不願讓自己忙碌於重複性工作的人身上,他們的生命中沒有注定已設計好的目標,因此這些人必須自己創造生命的意義,有時候,生命中的虛無感也會讓人從創造生命意義的努力中退縮回來。體驗無意義感以及建立有意義的人生價值,皆是諮商的核心主題。


六、命題五:焦慮是一種生存的狀態

焦慮源自於生存的奮鬥,以及維持和肯定存在所做的努力,焦慮所衍生的感覺是身為人類所必須面對的。存在焦慮是當我們面對「存在的事實」——死亡、自由、選擇、孤獨以及無意義時的結果。當我們認清死亡的必然性、伴隨疼痛與苦難的抵抗、求生的掙扎,以及容易犯錯的特質,存在焦慮便油然而生。當我們覺察自由的能力提升了,同時對於選擇自由與否的後果更清楚之後,就會體驗到這種存在焦慮。事實上,當我們決定改變生命的方向,隨之而來的焦慮即意味著我們已準備好要迎向改變了。學習傾聽焦慮,讓我們更能勇敢踏出扭轉生命方向的腳步。


七、命題六:覺察死亡與無存

存在主義者並不會把死亡視為負面的事件,而是認為對於死亡的覺察能夠提供生活的意義。人類與眾不同的特質之一就是能夠預測未來,以及認識必死的事實。如果我們想要了解生命的意義就不得不思考死亡。死亡不該被視為威脅,死亡使我們更有動力去珍惜眼前的生活。與其被死亡的恐懼給嚇傻,不如反思死亡的事實來督促自己充分地生活。Deurzen和Adams(2011)說:「生命是個工頭,死亡卻是個師傅。」如果我們拒絕接受終將死亡的事實,那麼生命也終將走味且失去意義。如果我們能了解人終將一死,知道沒有無限的時間來完成我們的計畫,我們將更加重視現在擁有的時光。對死亡的覺察,就是對生命、對創造力產生熱情的泉源。生與死不是對立的兩極,它們禍福相倚。雖然物質上的死亡毀滅我們,但是知曉死亡卻拯救了我們。

Yalom(2008)認為,接受死亡令人們得以用一種更為慈悲的方式活下去。

Frank(2022)主張死亡焦慮導致我們去連結並創造孤獨與絕望感受:「面對死亡可以讓人重生,成為更具覺察、有活力、誠實與真誠的存在。」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