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on-line沒有主線
小時候家裡與學校會教導你應該怎麼生活,但是當你拿到那一紙文憑踏出校園的那一刻,會突然很深刻的體會到什麼是自由。
如果說出社會之前,發展自己的興趣、參加學校的社團、結交朋友或對象、經歷的各種活動是遊戲支線,那麼家庭教育、升學考試、選擇科系等就是遊戲主線。一開始會這麼認為,不過如果從人生on-line是開放世界來說,前述所提及的支線與主線也不過是遊戲的新手教程。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社會與國家,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會在新手教程習得符合當地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根據家庭的經濟背景與刻板印象,多少會影響身為玩家的自己的初始選擇和發展走向。網路上曾看到以下的話:
「人的容貌,30歲前是父母給的,30歲後是自己給的。」
「18歲以前的身材是父母給的,18歲以後的身材是自己造的。」
儒家也曾留下這麼一段話: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每個人有自己的天性(天命),但如何去實現這種天性,則取決於個人的選擇與努力。只有遵循自己的本性(率性)並努力修養,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新手教程結束的那一刻,玩家進入開放世界後,作為成年的完全行為能力人是自由的。這一刻起,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或希望怎麼樣生活,完全取決於自我,身邊的建議或流言蜚語,這些都不是自己無法過自己想要生活的藉口。
不過,另一方面,正因為人生on-line是開放世界,所以也難免會在某一刻對人生開始反思,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個疑問句背後涉及的不是想死,而是每天這樣度過到人生結束的那一天的意義是什麼?以亞里斯多德的立場來說,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幸福的生活,至於如何追求幸福的生活取決於培養德行與度過閒暇時光。現代人的幸福公式,應該就是工作能有高薪與成就感、有一段美好的婚姻、生的小孩能平安長大、買車買房、有餘裕可以出國玩、晚年可以善終。
無論是何種立場,其實都避不開休謨問題又稱「實然與應然問題」(Is–ought problem),在不涉及價值判斷的客觀事實層面來說(實然, Is),每個人一天的生活就是24小時,平均壽命在不發生意外或疾病的前提,大多數活到80、90歲。此外,有些人的身處的環境就是比較落後、收入較低、工時較長;這個時候,對於比較弱勢的族群來講,去談倫理或理想(應然,ought),無論是以亞里斯多德的幸福生活論或者現代人的幸福公式來說,對於這一類族群的人來講目標就有點太遙遠。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一群人是已經實現現代人的幸福公式,也符合亞里斯多德式的幸福生活,同時也已經財富自由到用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然而,這樣的人就真的覺得自己幸福嗎?或者,真的能夠無憾地說,自己這輩子已經滿足人生意義了?這我沒辦法回答也不知道。換言之,應然的問題,亦即人生意義問題,根本沒標準答案。
最近也萌生一些想法。雖然工作有經費讓我做研究,書寫的過程也算享受工作,文章能夠刊登在期刊上面也有成就感。但是,相比起那些自然科學或現代科技相關的研究,能夠具體的對人類社會進步產生影響;姑且不提比較形上學或知識論的哲學研究,即便是倫理學研究也不見得能夠真的對社會有實質性貢獻。
或者該說,如果不是有權有勢對國家政策或立法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他們的倫理學研究就猶如紙上談兵。這就像馬克思的《資本論》主要是深入的探究資本主義(自由主義)背後的問題,其《共產黨宣言》也很理想,但是真的被人類拿來應用的時候,反而因為沒有考慮到人性而失敗。當然,現代民主國家也意識到市場不能夠完全的自由,如果沒有適當的介入,或者適當的照顧到相對弱勢的一方(社會福利或醫療健保),同樣對於人類社會的運作來說是不健康的。
寫到這邊僅是想表達,面對開放世界的人生on-line,人生的意義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雖然想來想去在這個道德相對主義、後現代社會、強調個人自主與價值的當代來說,不會有個客觀的標準答案,不過對於一個具體活在這世上的人來講,不曾去思考這方面的問題,好像也不算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