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叢與外域:從傳統現象學脈絡到「宇宙現象學」的倫理視點|第27期 #星際旅遊手冊

SAMPLE
·
·
IPFS
·
胡塞爾 的現象學研究,始終為後人留下了一道難以解答的問題:當我們僅能以主體的意向活動認知一切,倫理行為及思考何以發生?或說,當我面對他者之時,是否只能默許一種殘暴的詮釋,謀殺他者的可能,把「它」視作世界的僅僅一部分,視作認知的工具?從列維納斯到德希達,所謂 #現象學的「#倫理學轉向」,嘗試重構一種通往的救贖的倫理學知識論,卻始終未見勝利。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文|勞緯洛


#胡塞爾 的現象學研究,始終為後人留下了一道難以解答的問題:當我們僅能以主體的意向活動認知一切,倫理行為及思考何以發生?或說,當我面對他者之時,是否只能默許一種殘暴的詮釋,謀殺他者的可能,把「它」視作世界的僅僅一部分,視作認知的工具?從列維納斯到德希達,所謂 #現象學的「#倫理學轉向」,嘗試重構一種通往的救贖的倫理學知識論,卻始終未見勝利。在絕對的「外域世界」中,他者的面容總是模糊不清,主體只能只住言說,放棄命名——或重施暴虐,把幻相視作真理,苟且偷生。

在絕望的失語中,勞緯洛重讀本雅明的著作,考掘其「#星叢」概念,並嘗試透過「星叢法則」,讓一種立足於觀念的知識論,得以重拾倫理深空。茫茫宇宙中,天體自有其軌跡,人類自知無法改變眾星的運動,卻仍敢於想像各種星叢。把三顆不相幹的星星想像成獵戶腰帶,而不傷及星光自身。容讓星軌自由運轉,我們任由腰帶扭曲散失,透過承認其所不為我所掌握的本質,重新拯救了現象。更進一步的,在這種承認失敗、承認自身之有限的前提下,我們最終或可在失卻時間意義的黑暗中,發現宇宙原初的非時間性,發現過往所有不在場的面容都紛紛列席,「終得對視而甘心無言」。本雅明說:「觀念即永遠的星叢。」當「永遠」失卻時間性的基礎,無異如一剎,得勝的彌賽亞或終將、或早已降臨。

❝ 於此,種種來自宇宙啟發得來的想像,從最遙遠的外域奇點所迂迴折返,在連結星叢間察覺並拾遺點點奇蹟碎片,也許就以現象學的方式拯救了從前那註定被「包括在外」的絕對者之可能。就在一種對彌賽亞的信仰中:儘管餘生註定遺落在宇宙的幽暗外域,深沉於沒有光之所在,然而,它始終滿眼星塵,總是閃爍不定,彷彿就在萬事萬物中睹見了基督。 ❞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AMPLE❛ 如果可以這樣做雜誌 ❜ http://linktr.ee/samplemaghk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HOME|家在何處?

為何遊戲需要筆記?

不會腐爛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