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中玄子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讀明人文集的基本知識-我的明代儒學史必讀書目(下)

中玄子
·
·

8.呂柟(涇野)


涇野為正德三年狀元,卻在仕途上走得並不順遂,長年在南京為官,投注心力在講學上,培養不少學生,成為明代關學和晚明馮從吾同為集大成人物,當時也算是一大講學名家。


主要著作為'涇野子內篇'、'四書因問'、'涇野先生經說'和'涇野先生文集'等,關學文庫已出版呂柟全集,是不錯的本子。當初讀'明儒學案'時,喜歡的學者只有幾位,所引述的涇野子內篇卻讓我讀得津津有味,是少數讀學案時想進一步了解的學者之一(另一位是吳與弼的'日錄')。'涇野子內篇'是我相當喜歡的語錄,呂柟並沒有於語錄中有很深的理論發揮,除了強調氣和先知後行外,多是時事、見聞、學生遭遇和歷史發表看法,頗有孔子論語的風采。少有語錄能作為思想史以外的史料,此書卻提供這方面的資源,如涇野任國子監祭時的語錄,可以做為嘉靖朝研究太學的材料。


目前只讀過'內篇'如以後讀過'經學文集'或文集再來進一步修改。


9.呂坤(新吾)


我第一次完整讀完的明人全集,最喜歡的明代學者。新吾在晚明儒學中獨樹一格,比較接近朱子學,但對於程朱的批評也極多,沒有較成系統的理學論述,原因也在於其實學傾向,厭惡空談;更不能接受坐而高論的心學,這段可見於他和江右王學鄒元標之間的辯論,主要著作為文集、'實政錄'和'呻吟語'等。


'呻吟語'為其語錄體筆記,花費三十年寫成,晚年仍有增刪。從其內容來看,談應務和治道的文字最多,可見其在二十年官至刑部侍郎的政治生涯中,累積不少政治心得,對於當時政治時有不少評論,只是多不直接指明。我最有感觸的是修身方面的功夫說明極為具體,對於我們日常處事能有不少參考,相當實用。也有成為最佳床頭讀物的潛力。


'實政錄'是呂坤經世實學的具體展現,以明代現有的地方政治架構出發,提出了中下階級行政改革的不少具體措施,細節滿滿,是研究晚明地方行政的必備參考書。另外新吾的奏議也能提供不少萬曆中期明代邊防的資料。'救命書'也能夠成為研究晚明地方縣城防禦的重要參考。


10.顧憲成(涇陽)


晚明朱學和王學友逐漸合流的趨勢,最具代性的為東林諸先生,領頭羊當屬顧憲成。作為東林黨人領袖,涇陽在政治史上固然佔有一席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是癸巳大計和李三才入閣一事最受關注。


涇陽最代表性的著作為'小心齋劄記',為編年學術筆記,書中不時闡述朱王合流的觀點,以及對周敦頤的重新重視。但我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對時事的評論,像是張居正和後來內閣諸公的看法有些意思。也記載了好幾條和反對陽明從祀的主力大將唐伯元的對答,都是相當重要的史料。目前中國社科院已出版點校單行本,希望日後能看到顧憲成全集的出版。


11.李贄(卓吾)


僅為舉人出身卻官至姚州知府的李贄是晚明王學狂禪的代表,其著作甚多,最著名為其詩文集'焚書'/'續焚書',卓吾以與耿定向(天臺)的辯論最為後人所知,被認為脫離人倫,甚至敢於詆毀孔子(題孔子像於芝佛院),晚年甚至被朝廷逮補,在獄中自殺。但不少研究過其史學著作'藏書'/'續藏書'的學者認為卓吾仍相當重視忠這個儒者重視的價值,仍屬於儒學矩鑊。


焚書/續焚書確實因其'狂放不羈'大多數人都會同意是了解明代儒學史必讀書。已有多個出版社出版。


12劉宗周(蕺山)


劉宗周是晚明王學的代表人物,卻也標誌著晚明學風漸向經學轉型,其論學語錄有不少對經書的考證內容可做代表。我不喜歡心學,劉宗周的心學傾向也讓我不是很欣賞,但翻閱其文集,出乎意料的有很多可研究崇禎年間的史料。尤其是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為女真人入侵的一次重大事件,當時身任順天府尹的蕺山身處前線,其奏議能夠反映當時京城的城防和許多後勤和善後工作的細節。對於晚明軍事科技應重視與否的朝廷辯論和楊嗣昌的奪情問題也是可以深入研究,只是楊嗣昌的問題應該將楊、劉和黃道周的召對紀錄互相對讀,才能比較了解事情始末。當然作為黃梨州的老師,他對於明代學術發展的看法深深影響了明儒學案的編排,也間接構成現在我們對明代學術發展的基本看法。


'劉宗周全集'以浙江古籍是最好的版本,我有的是台灣中研院的版本,為目前浙江古籍本的前身。台灣中研院版也絕版已久,我能以25折價格購入感到相當幸運。


13.黃道周(石齋)


黃道周是偏向朱學的晚明學者,其語錄'榕壇問業'尚無點校本,'明儒學案'收入不少,可以看看。石齋的思想也是注重經學,有豆友分享他和今文經學有很強的共構性,可能在經學上有類似漢唐學者的見解,不過我尚未見到。目前'榕壇問業'尚無點校本,相當可惜;其'漳浦文集'已由中華書局出版,還有兩部關於易經的著作等等。石齋也是崇禎和唐王時明臣,只是能研究的奏議和書信內容不多,多為甲申以後。


14.陳確(乾初)


乾初為劉宗周弟子,但思想和梨州、蕺山以及另一弟子楊園(張履祥)有很大不同。最著名的是'大學辨'一篇真的是驚天動地,乘著明末解構宋明理學的浪潮,提出'大學'非孔、曾遺書,為後人所編,並從語句邏輯上批評大學八條目次序。乾初也於'瞽言'ˋ中對於傳統的性善說做出不少修正,認為性善為後天知識和學習上的發展而成,而非與生俱來即同聖賢。思想有不少創見,也是理學向清學過渡的重要學者,只是尚未以考據方式進行發揮。


目前'陳確集'已由中華書局出版,尚待再版。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