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喧賓奪主的配菜
復活節假期,我們在東南亞旅行。昨天在東馬亞庇,搭船去看了長鼻猴和螢火蟲之後,回到酒店,已是夜裡十點。大家都有點餓,恰逢齋戒月,穆斯林在日落之後方可進食,因此周圍總有售賣食物的pasar malam(夜市),於是我們買到了熱騰騰的椰漿飯(nasi lemak)。
這檔我們之前吃過一次,對他家配飯的江魚仔印象深刻,所以這份我們加了五塊錢的魚——整份椰漿飯(配江魚仔、炸花生、煮雞蛋、黃瓜片和辣椒醬)也就五塊錢——於是,這個飯盒幾乎被江魚仔淹沒了,椰漿飯反而淪落為配角。
這種鯷科的小魚,馬來人叫牠ikan bilis,星馬華人叫牠「江魚仔」,粵港則叫「公魚仔」,大概是因為廣府話「江」「公」音近。
從廣東沿海到南洋各地,這種青灰間白的小魚乾,總是低調潛伏在當地料理中,可油炸,可蒸煮,可熬湯底。牠不起眼,但要是缺了,就會令菜餚變得「不夠地道」。
本文首發於「漂榴」官網:https://www.d-sojourners.com/post/ikan_blilis_jeanyim_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