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語言治療師---第一次入教室的孩子哭,不進來,怎麼辦? 】

語言治療邱邱老師
·
·
IPFS
·
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雖說治療室的玩具很多,照理孩子進來會很開心的探索跟新奇觀看

但也有很多例外,很多天生氣質敏感、沒有安全感、個性保守謹慎的孩子對於不同的空間,擺設、空氣氛圍、人事物的改變會開始很焦慮

好則面露謹慎擔憂而已,甚者會哭天搶地得死不進來且努力要往外衝

那通常家長會有兩種反應,1則努力的把抓在自己大腿邊的孩子往前推,想讓治療師可以完整看清楚孩子的樣貌表現好進行語言評估;另1則是會順勢將黏在自己身上哭的不要不要的孩子抱起來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安撫安慰。

那孩子哭是很正常的,

我們治療師首先要做的是拿著一樣玩具玩給孩子看,觀察孩子的反應有沒有被順勢轉移掉,如果孩子被轉移掉了就會離開爸爸媽媽身邊往玩具方向移動更靠近治療師一些;如果孩子沒有被順利轉移掉就讓孩子維持住他此刻最覺得安全穩當的方式,只要孩子可以繼續待在這間治療室就好。接著如果大人們再多有耐心等待久一些,孩子沒有感覺到大人的企圖壓力後都會慢慢放鬆下來,最後會適應著新環境,而原本高峰的情緒其實都會慢慢穩定下來著

把焦點放在"這樣做,會很好玩",孩子就會放鬆了

但,孩子此刻雖然安穩了下來,還不代表治療師是被孩子允許可以靠近自己的,此刻假若有些家長又招呼孩子要他前進往治療師靠近一點,孩子又會開始哭起來,那代表孩子的不安全感真的很大又敏感,稍稍的主動性壓力都會引發起孩子的不安跟心理防衛感。

那可以怎麼辦呢?如果沒辦法誘發孩子操作玩具一起互動的反應,就很難更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溝通模式、孩子現階段有的能力、孩子操作玩具的方式、孩子的好惡…等等。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也邀請爸爸媽媽家入,藉由家長這個孩子最親近的人做為媒介引入治療師存在的空間,拉近孩子與治療師的距離,增進孩子與治療師的正向互動經驗。

所以只要孩子進治療室的不安可以順利被安撫,進一步可以轉成放鬆安心的情緒,甚至帶著笑容離開教室,那就更好了。那第一堂課就順利扭轉了孩子的既定印象,那治療師的角色就成功囉!~~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