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前互联网时代乐迷的青春聚集地

阿黄
·
·
IPFS

自从16年因为观看纪录片《Supersonic》受到极大震撼,宛如遭受一记重锤被下了蛊,而理所当然的成为英国摇滚乐队Oasis的死忠粉丝后,我就一直在互联网上疯狂搜索和搬运他们的信息,收集各类CD黑胶杂志,甚至去了日本和韩国看演出,集齐了解散后的三个散装乐队LG/NGHFB/RIDE,从而认识了各行各业甚至不同国籍的朋友。如今回想起来还是时常感慨,正是在多年前抱着消遣的态度观看纪录片的那一瞬间,人生被不经意地改变了。

在纪录片中,我最喜欢的乐队成员、担当Songwriter/Guitarist的Noel Gallagher评价他们那场万人空巷的Knebworth演唱会时,这样说道:

我时常在想,那是互联网诞生之前,最后一场盛大的狂欢了。

前互联网时代的狂欢。这个词对于和我差不多大的95后可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可惜生不逢时从未经历过整个90年代,至于00年初门户网站和博客大火的时候我还太小,然后在10年代突然面对妖魔鬼怪般的社交媒体浪潮,懵懂的青春期里一切都变得虚幻和不真实起来。前互联网时代的乐迷究竟是怎样的呢?所谓的Good Old Days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后人臆测的美好滤镜?

在近年因为音乐而摸爬滚打所发现的、获得的独特经历中,我想可以从中瞥见一些端倪。


台湾PTT批踢踢论坛的Oasis版

台湾的PTT批踢踢实业坊是一个于1995年由台大学生建立的学术交流论坛,但至今为止已经发展成台湾最大的网络论坛,话题板块无所不包,可以说是台湾的天涯和贴吧。之前一直知道有Oasis版的存在但是没有仔细看过,还以为只是普通的论坛,结果最近去深挖一番才宛如发现新大陆。考虑到大陆贴吧隐藏了17年之前的很多宝贵资料,豆瓣的Oasis组/腐组则是更加晚的事情了,也许可以从这个Oasis版窥见泛中文互联网下的追星历程以及一部分乐队资料历史。

Oasis版主要由两大部分看板和精华区组成。看版就是最日常的发帖,居然从99年直至如今二十年都有不间断的讨论,可惜没有跳页功能,有时间有闲的朋友可以点开一页页往回翻回忆二十年往事。

精华区则是由整个板块的骨灰级粉丝版主(ID:PatsyGallagher)耐心收集分类的各类成员/专辑/新闻采访八卦等资料,横跨99年至05年,之后因为版主的离开停止更新了,但是其无所不包的分类和内容仍然十分惊人(很多资料的真实性请自行判断,我也有发现不少错误的地方)除此之外版主还将自己的青春日记写进了绿洲日志这个板块,不知道现在回想是不是会变成黑历史(虽然我这样说,但实际上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写过很多这种东西:D )

熬夜到凌晨孜孜不倦的考古这个网站,惊觉这不是很像莉莉周里面那个以太的论坛吗。想到这些当年的论坛粉丝现在也应该接近四十多岁了,不禁心有戚戚。他们现在在哪里呢,仍然一如往常的喜欢音乐吗,还是像猜火车亘古不变的母题一样Choose Life了呢。

看板和精华区
按年份分类的八卦和新闻/采访/活动
版主真情实感的日记

九十年代的日本摇滚杂志Rockin On

后来我又购入了不少90年代的中古日本摇滚杂志Rockin On。设计和排版现在看来还是非常现代和大胆,似乎现在的许多审美和理念还是停留在二十多年前,真难想象那个是一个多酷的时代。

在杂志的读者来信板块,除了刊登有各类演出CD周边求票转票二手信息以外,还有乐队招募乐手的小广告。但是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类似于寻找笔友的文通希望栏。“最喜欢Pulp了”、“我是披头士的新粉丝,请写信告诉我更多有关他们的事情吧”、“今年五月会去看他们演出的务必联系我”、“想找到能一起看电影和演出兴趣相同的朋友”。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人们在一月一期的杂志上诚恳的寻找同好,翘首盼望着从远方寄来的陌生的信。反观如今,人们乐于在网上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因为芝麻大点的破事撕逼。

交友希望和乐手募集
求票转票

和唱片店老板S

S是我所在城市一家今年刚开业的独立唱片店/唱片厂牌的老板,是个比我大七八岁的女生,目前在店里做全职且担当主心骨的角色,意思就是说从店铺装修到商品的订购转运入库出库、厂牌音乐的代理发行、日常的活动策划基本上全都是她一人包办。更别提她还要运营各个平台社交媒体,联系一些外国小乐队沟通价格场地和安排行程国内巡演了。我一直很好奇为何她能有这样的热爱,有时甚至是在亏钱做演出和开店也不辞辛劳。有时候真的害怕她把这个厂牌变成因资金管理不善而倒闭的Factory Records那样的存在(开个玩笑)

店铺的家具和柜子都是S精心挑选过的

S混迹了我没有经历过的豆瓣摇滚圈多年,她时常给我展示许多现在已经荒无人烟的千人私密豆瓣小组,各类资源纪录片小众电影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还是最有沧桑感的115链接)还和我说她的乐迷朋友和另外一个在豆瓣认识的女孩子结婚了,仪式当天除了亲朋好友还有很多因为音乐而认识的朋友出席,S还和几个朋友在婚礼仪式现场上台乐队演奏助兴。

我给S看了去年我们在微博做的Zine,对方吃惊的同时也很感动现在的新一代歌迷也在坚持纸媒,因为她当年也和很多好友做过音乐Zine,甚至更加夸张,每本杂志居然还会附送刻录好的CD,里面的曲目版权都是事先和国外乐队沟通好的,但是出了两期便因为各种原因鸽了(其实S一打开我们的Zine惊呼“现在居然还有人喜欢XXX诶!”然后连忙拍照发给老朋友看)

后来问起那些网友现在的去向,说是很多人结婚后就各忙各的,或者因为生活社畜压力没有消息了,还有一些人多年后觉得过于黑历史直接注销了豆瓣。但是仍有许多乐迷即使即将奔四,家中仍然是堆满一柜子黑胶,不时出没于各类现场,深藏功与名。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乐队和听众之间有一种化学反应,有种充满吸引力的东西将两者牵引到一起。是爱,是共鸣,是热忱,是愤怒,是来自人群的欢愉。

我想这种化学反应一定是跨越时间的。回响的耳鸣,去远方和未知的人相遇,和语言文化截然不同的人们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呼喊出同一个名字——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可以吸引到无数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从那些因为音乐而认识的许多朋友身上,我也似乎可以看见现在和未来的交汇点,瞥见八九十年代的浮光掠影。虽然那个年代自身肯定存在各种问题,后人只是带上了回忆的美好滤镜。但是在当下这个十字路口,浪潮向下一个数字2020滚滚奔去永不回头。我们离前互联网时代的传奇又远了一点,离英剧《Years and Years》里的魔幻世界又近了一点。如果可能的话,真想回到过去感受一次订阅杂志淘打口碟的青春,再向这个十年悉数告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