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感才是未來王道
大家有否發現,很多在學校內要學生死背的知識,其實上網按幾個鍵就可以找得到? 甚至邏輯運算也有AI 可以代勞。如果不想孩子被科技取代,那麼建立孩子的能力感,遠比催谷孩子的成績來的重要。
有能力感的孩子樂於接受新事物、敢於創新、不怕表達、可以適應急速變化的新世代。
反觀有些被迫埋頭讀書的孩子,就算成績好,但由於追求高分必須完全跟著評分標準作答,令他們不敢創新,只會服從指令。分數本身是一個懲罰錯誤的系統,由於害怕犯錯,孩子慢慢變得不敢表達。面對新環境,如沒有人給予指令,孩子便會覺得缺乏安全感。
回想女兒讀小學時,我從來沒有跟她灌輸要成績好的思想。每次默書我都會詢問女兒想不想溫習,每次女兒都選擇玩耍,我也隨她意願,因為我明白7-12歲的發展階段,其實最需要的是玩耍。然後每次女兒默書都不合格,但我會跟她說:「你懂很多字呢!你對的字其實比錯的要多啊!」
有一天,小學一年級的女兒突然跟我說想要拿100分。
我問:「那你要不要問問你100分的同學,他們每天溫習多久?」
女兒答:「不用問了!他們整天都在溫習!他們經常抱怨,我都知道了。」
我說:「啊,那如果你也想拿100分,或許我們也可以花點時間來溫習?」
女兒想了想說:「那我還是不要了,我想玩耍多一點。但我知道如果我想的話,我是能拿到100分的。」
「當我想做到時我可以做得到」,這就是有能力感的想法。但現在大多數學生的信念卻是「我就算不想做也必須要做到」,或「我做不到」等能力感低的信念。
女兒升上小學二年級時,有一天放學回家時很高興地宣佈:「我默書合格了!」
女兒雀躍地說:「去年一個錯字扣5分,今年老師改為一個錯字扣3分,讓我剛好合格!我很感激老師!」
女兒繼續說:「老師叫滿意自己分數的人舉手,我跟100分的都有舉手,我比他們舉得更高!但不知為甚麼,我旁邊80分的同學竟然沒有舉手!」
我知道,60分的女兒的能力感,比80分和100分的同學都要高。
在家長日時,我驚奇地發現,女兒在沒溫習的情況下,也有些科目及格。而班主任的評語是: 「你女兒有很多朋友,社交完全沒問題,而且她是唯一一個在課堂上會發問的學生!」
在主流教育制度下,我盡力的保存孩子的能力感。我們越著緊成績,越是提醒孩子哪兒不夠好,孩子的能力感就越低。現時已有不少研究一再發現,成績和分數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更甚的是讓孩子失去內在學習動機。
我不希望孩子花時間背誦一些考試後就會忘掉的課文,不希望孩子花時間來背誦一些他們沒有興趣並且這輩子都用不著的知識。
我希望孩子能花時間來認識世界,探索和發現自己的興趣,跟著自己的興趣來學習。
我看過太多成績好的人,出來社會後做著一份人工高,但卻不喜歡的工作。我也曾經是這類人之一員,從小把時間都花在溫習上,跟本沒空間去探索和想像自己喜歡甚麼,發現自己除了讀書之外便甚麼都不會。而一些成績不好的同學,現在也過得很好!成績在漫長的人生中的重要性,可能遠比我們以為的低。
後來我幫孩子轉到瑟谷學校,在一個自主的環境中,孩子可以跟據自己的興趣來學習。這一年來,我看到孩子學習到不少知識和技巧,而且是與世界接軌的知識和技巧;而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在一個沒有恐懼和壓力的環境下學習得到的!
香港瑟谷現正舉辦工作坊,有興趣了解的朋友把握機會啊!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jxY2eW4Nty654199/?mibextid=qi2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