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居住的那条街,我就满口生津

zooman
·
·
IPFS
·

100 DAYS OF STEEM本周的写作挑战题目是The Street Where I Live。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忍不住流口水。

我(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父母)居住的街道叫白溪街,在5A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的入口处,从白溪街往西5分钟车程就是雁荡山风景区。

白溪街是雁荡山集镇所在地,街上有太多好吃的特色美食。每思乡味必流涎,,一物何能到眼前。写下上面这些文字,我的心早已飞回雁荡的家中。

站在我家的窗口,可以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的人流,还有鳞次栉比的各种小吃店。有糕头、麦油煎,三鲜面,炒粉干,当然,少不了各式小海鲜,雁荡山菜市场就在我家两条巷子远的地方。

糕头是我很喜欢吃的家乡美食之一。将打好的年糕擀成一张饼,然后根据口味,依次撮入各类荤素馅头,将两边的糕皮捏紧,上端留下一个开口,浇入肉汤,最后捏成一个大号饺子的样子。经过“千般蹂躏”的年糕皮极有嚼劲,配上一碗豆腐汤,就是人间美味。

家乡的豆腐汤选用黄豆腐,制作工艺便比一般的白豆腐来得考究,一块快方寸大小,和猪筒骨长时间熬制,看一眼就已让人食欲大开。

糕头在家里做并不方便,而每次回家,妈妈都不愿意让我去吃街上的东西,所以,姐姐经常偷偷下楼买一个糕头打一位豆腐汤,以解我的馋思。

去年端午节,妈妈做的麦油煎大餐,图片上方的薄饼就是摊好的麦油煎

但是,制作程序同样复杂的麦油煎,妈妈却常常在家做给我们吃。可能糕头只能算小吃,“登不上大雅之堂”,而麦油煎则是家庭节日大餐。

每年的端午节,都能回家吃上一顿美味的麦油煎。

麦油煎需要先用平底镬将面粉摊成薄饼状。平底镬烧到适宜的温度,在镬内抹一圈猪油,再将和得黏度、湿度与韧度俱佳的生麦糊在镬内快速捈一周,并迅速起出翻转,将反面也烘烤至微黄,一张麦油煎就摊好了。

摊好麦油煎只是第一道工序,尚需烧制十多种馅,通常选用煎鸡蛋丝、腌菜面,茭白丝、洋葱丝、猪肝猪肉丝等。吃的时候,取两张麦油煎放在桌上,将喜欢的馅放上去,然后卷成一卷,现吃现包。麦油煎是记忆最深的家乡味道。

在白溪街上,最平民也最负盛名的特色美食,非炒粉干莫属。整条街上,隔几米就有一家炒粉干的店,很多周边乡村来赶集的村民,都喜欢吃一碗炒粉干当作午餐。

炒粉干是一道真正的“功夫菜”,非常考验店家的手艺,大大的铁锅、猪油、红色的溪虾、绿色的芹菜、金黄色的鸡蛋,老板一手持筷子,一手拿铲子,不停地将粉干夹起三四十厘米高,又抖落开,不时洒上一点料酒和水,待面成金黄,便可加入配料翻炒出锅。出锅的炒粉干香气四溢,根根分明。

炒粉干是小时候家里招待贵客的佳肴,我对炒粉干有悠久而美好的记忆。几天我在家还尝试了一次炒粉干,结果火候没有掌握好,炒成了粉末。本准备写一篇关于炒粉干的文章,刚开了个头,还没来得及成文。

白溪街上,除了小吃,还有很多海鲜排挡。雁荡山号称海上名山,从白溪街往东开车10分钟,就可以眺望大海。来雁荡山旅游,游山而能吃海鲜也是一大特色。

随着年龄的增大,去的地方也多,每去一个地方,遇到海鲜,总要在心底里拿来和雁荡的海鲜做一下比较。

图片来自纪录片《舌尖说的中国》


白溪街上有一种小海鲜,叫望潮儿,是在别处无法吃到的美味。望潮儿学名短蛸,属章鱼家族里的小字辈,两者形体尺寸差距之大,如同黄鱼与子梅一般,常让人以为是成年与幼体之区别。

望潮儿是蛰居类生物,每当潮涨,便爬到洞外,眼快手紧的渔家高手只待潮水到来那一刻,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它们逮个正着。下午潮还没退去,这些望潮儿便已出现在白溪街的海鲜摊档上了。

望潮儿肉质鲜嫩,历来是食客们的盘中美餐。在海鲜排档林立的美食街上,盐水望潮儿是一道经久不衰的海鲜名菜。温州海鲜美食中的所谓“盐水”,其实只是沸水生烫的一种最简单最传统的烹饪技法罢了,说盐无盐,只待那锅里水冒泡,即倒入鲜活的望潮儿,只在沸水里打了几个滚,就可捞上蘸着酱油醋食之。如此,才叫做正宗的“原汁原味”。

啊,想起我居住的那条街,我就满口生津。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