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可与G7有效竞争吗?

张倩烨
·
·
IPFS

(本文为我的信报专栏文章,发表于信报6月16日,在此改为新标题,保留原文)

刚刚结束不久的七国集团峰会与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至少在中文舆论圈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组:一边是盟友气势汹汹地应战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一边是八个成员国在和谐气氛中观赏青岛的海滨烟火。在这个被国际关系专家称为中美权力转移的时代,同一周举行的这两个峰会被媒体有意无意地当作一个大国权力的象征双峰会。

七国集团的议题非常明确,欧盟成员国立场统一,与加拿大一道坚决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美国向盟国征收高额关税并商讨报复性措施。七国集团或八国集团过去在贸易上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如何对抗中国由政府支持的非自由贸易行为,今年虽然仍然将此列为议题之一,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抗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破坏上。这一点在本次峰会的首脑声明中也有所体现。欧盟成员与加拿大的逻辑是,如果美国带头破坏国际规则,又怎能期待中国遵守WTO规则?

从七国集团峰会后各国发出的领导人聚会的不同角度的照片来看, 本次峰会出现了罕见的重大内部分歧。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一个更加独立于美国的欧盟,以及一个更加面向亚太地区其他盟友与潜在盟友的日本。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中美权力转移过程可能出现”金德尔伯格陷阱“——美国不能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品的同时,中国不愿提供公共品。但从七国峰会来看,目前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美国不愿也不能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品,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不愿接受中国提供的公共品。

上合组织成立二十二年,直到习近平时期才在国际舞台中高调显示存在感。如果从静态时间点来看,目前的上合组织与七国集团峰会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有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成员国数量已超过七国集团,更不必说人口总量。但上合的经济、政治影响力与软实力仍不可与七国集团相比。从发展趋势看,俄罗斯退出后,八国集团变成七国集团,目前美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未来七国集团是否会继续分裂是个未知数,不排除七国集团继续减编的可能性;而上合组织引入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未来有继续壮大之势。但由于地区局限、成员国影响力等因素,上合组织本身很难成为世人熟知的G7,除非未来中国在上合组织基础上扩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平台。

中国近年来试图建立自己能够主导的国际机制与平台,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银行纷纷设立,也更加积级参与既有的国际平台如G20、APEC等。但自我主导的平台过多容易使资源分散,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平台的国际影响力与权威分散。中国若希望未来有自己主打的国际平台以吸引更多的伙伴与盟友,应集中资源建立一个首要的平台,如在日本影响下的亚洲开发银行。

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作是,本次上合峰会的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强调了“共同努力支持和巩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这与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与其盟友就贸易战问题争论不休形成鲜明对比。上海合作组织本是以安全问题为主要议题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将峰会议题引伸至贸易领域,是上合组织议题扩大化的标志之一,不排除未来中国借上合组织这一平台将其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张倩烨国际发展、政治经济学专业人士,关注发展经济学、国际关系、区域国别研究
  • 来自作者

马哈蒂尔的中国观

校友谈--从北大岳昕同学及“三角地大字报”漫谈北大

马来西亚大选对中国投资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