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译师姐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年纪轻轻就学佛(七日书 day2)

译师姐
·
我也突然醒悟——你看见什么,什么就成为你。

《喜福会》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母亲逼迫女儿学象棋。小女孩一直很听母亲话,拿了象棋比赛的冠军,是外人眼中的乖孩子。但母亲屡屡干涉自己的生活,终于让小女孩发飙。她看着镜中愤怒的自己,突然醒悟——原来这个愤怒的女孩才是真实的自己,平日逆来顺受、对母亲言听计从,只不过是一层虚假的伪装。

我也突然醒悟——你看见什么,什么就成为你。

我一直很怀疑“人格”这种东西的存在。后来我在佛教和禅宗里找到了类似的观点。

自我是一场语言游戏。当你按照社会规定的语法去说话、与人交流、彼此相互理解,自我便慢慢成型。

自我是一场表演艺术。所有情绪、念头、信念,都是演出来的。生活就是不断地表演自己。

自我是一段生命旅程。生命不止,思维便不停歇。念头不断涌现、熄灭;思绪不断漫无目的地遨游。你以为看到了果,其实立马又成了因。

自我是一副镣铐枷锁。当你自以为认识了自我,其实已被困于其中。

我年纪轻轻就养成了打坐冥想的习惯。当我感到焦虑、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就会去冥想。说起来也挺丢脸,因为如果自己稍微富有一点,有能力改变外部条件,就不用借助这种“穷人的笨方法”了!

但冥想确实有妙用。当你闭上眼睛,会发现,原来那些你拥有的、尚未拥有却拼命想取得的、带来喜悦或焦虑的,都是身体造成的感觉。

我认真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颅骨周围血管的跳动。归根结底,生命就是活在这些感觉中。而感觉又是身体造成的,是身体在跟我玩游戏。哪怕疼痛,也只是一种指令,要我远离某些东西。本质上只是一个游戏,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有这样一副躯体,本就是大自然的礼物,要适应它、爱惜它、享受它,怎么能反而与它置气呢?所以,当我想不开时,常常去看《动物世界》。看那些斑马在河边饮水,还得提防被埋伏的鳄鱼取了性命。而我只需轻轻转开水龙头就有几乎免费的水资源。试问历史上有哪种生命能像人类这般幸运?

自我就是这样,在比较中显现、在环境中显现。当环境不好时,不要跟它作对,换个新环境,培养新自我。动物都尚且知道迁徙,寻找适宜的环境,聪明的人类更应如此。不能选择离开,至少也要选择无视,不要让环境太久地施加痛苦,造成慢性病。

让自我与环境达成和谐,根据环境随时调整,不拘泥于保持一成不变,而要在变化中把握。我想,这才是健康的生活心态。

后记:

“七日书”写到第二天,已经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多话要表达,肚子里的存货也不多,非常尴尬。干脆放空自己,随意写了点东西。这次的主题是写一段“在感情中认不出自己的经历”。其实很难,因为我经常认不出自己,我经常感觉在表演自己,这不是说我很痛苦,相反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就从聊“人格面具”出发,有了这篇文章。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