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開本篇)
對書的外觀結構有初步的認知後,接著就是將目光轉向「書的內部」。但在前文並未提及,卻是構成一本書最基礎的思考:這本書有多大?
書的尺寸一般是用「開本」來敘述。而所謂的開,指的就是印書用紙「摺」的次數,譬如說「全開」指的是印書用紙的全紙尺寸、「對開」(半開)指的是對摺一次、「4開」對摺兩次、「8開」對摺三次⋯⋯然而基於選用的紙張不同,其開數對應的尺寸也就不同。常見的紙張尺寸系統有:A版、B版、四六版、菊版,也就容易造成「你講的32開跟我講的32開到底是不是同尺寸」的困擾。
因此M編在與設計師與印刷廠溝通時,一定會附上公制的裁切後尺寸數字,以避免混淆與誤會。
開本:描述書裁切後的內頁尺寸。其中精裝書書封因多出3mm的飄口,相同開本的成書尺寸會略大於經三面裁切的平裝書。書的開本決定了書的閱讀版面大小、攜帶性、閱讀空間以及收納方式。
從印刷的角度來說,不同的全紙尺寸與開數,規範出無數尺寸,以配合各式各樣的印刷品。但從出版編輯的角度來說,只需要知道市面流通的主流尺寸與應用的體裁。在臺灣,常見的書籍「開本」如下:
- 文庫本:10.5cm×14.8cm,A版中的A6尺寸、菊版中的菊32開。從日本流行到台灣的裝訂尺寸,可以對應西方「平裝本」的概念,用於重新發行或普及已出版之書籍。過去專指小型、廉價的經典著作普及版,如今則廣泛指涉便宜、便於攜帶,並且以大量發行為目的之小型書本。
- 32開:13cm×19cm,B版中的B6尺寸、四六版中的32開。略大於文庫本,常用於文學屬性的書籍,如散文、詩集等。與文庫本同樣擁有頁數不多、便於攜帶的特性。
- 25開:14.8cm×21cm,A版中的A5尺寸、菊版中的菊16開。臺灣印刷界習慣稱菊16開為「25開」、菊32開為「50開」,以便和四六版中的16開、32開區分。25開為臺灣最常見的書籍開本,且各種厚度皆有;不管是文學小說、散文、商管、心理學、社科史哲等書,都經常選用25開本。
- 18開:17cm×23cm,將四六版以3開法摺出18開的尺寸。略大於通行的25開,通常用於圖文並茂的工具書、旅遊書,或為了縮減頁數時選用的開本。
- 16開:19cm×26cm,B版中的B5尺寸、四六版中的16開。圖書的開本來到16開後,就已非常不便於攜帶,對閱讀與收藏空間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為工具書、圖錄等書選用,以表現圖片張力與細節。
- 8開:26cm×37.5m,B版中的B4尺寸、四六版中的8開。通常作為圖鑑、史料圖錄、繪本所使用的大開本。
- 特殊開本:如正方形開本、作者指定的特殊尺寸等。配合書的主題、內容,可以嘗試不同的實驗性製本,但因為多半需要經過特別的裁切,會有浪費紙張、成本較高的缺點。
- 因為臺灣各家印刷廠對全紙的裁切尺寸與對四六版的定義略有差異,因此實際的開本與印刷用紙尺寸最好還是洽詢配合的印刷廠與紙廠。
書籍開本會影響讀者在什麼空間、以什麼樣的心情看待這本書。越輕便的書籍越容易令讀者勾起閱讀欲望;而開本越大、也越昂貴的書,自然也容易令讀者挑選更慎重的時候與地點去閱讀。
如何選擇開本,除了取決於書市、讀者的習慣外,在於編輯與作者如何定調書本的屬性與內容。希望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閱讀,開本就不能大;希望呈現圖片細節、使用活潑的版面,開本就小不了。越複雜、作者寄託越多構想的書,越需要編輯思考書籍的定位與呈現方式。且同系列的書籍,最好也選用相同的開本,傳達一致的屬性與印象。
就傳統的店銷書來說,開本也影響了書本在店頭的陳列與引人注目程度。文庫本容易淹沒在書堆之中,但大開本的書被側插到書架後,往往淪於書櫃最底部或最上部不容易被取出的地方。
在決定書籍開本後,已經基本確定了書籍的外觀與內頁大小。因此我們終於可以翻開這本還在想像中的書,思考它內頁的組成。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