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
📘閱讀書名
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用剛剛好的努力,停止倦怠循環,找回人生的平衡
📖文獻筆記
Chapter1 我的倦怠故事:一切始於過度努力
■ 放任倦怠不理,結局不會止於倦怠
一秒理解倦怠、恐慌症、憂鬱症
倦怠和恐慌症的共同症狀:焦慮症、無力感、睡眠障礙、專注力與欲望低落,以及憂鬱的狀態。
倦怠主要體現在工作上,關於工作的漠然、對人際往來的壓力。
充分休息和補充營養(打點滴、規律飲食、保健品等),能有效改善倦怠。
憂鬱症會因為極度的失落感、罪惡感與自尊喪失,影響了日常。
憂鬱症需要藥物治療,同時要根據不同症狀進行心理諮商治療。
每個人都可能出現一、兩次的恐慌症狀,但恐慌症的判斷標準,是在感到恐懼的同時,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如:心跳加劇、出汗、發冷、麻痺、嘔吐、窒息等),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服藥對恐慌症雖能立即見效,但想要完全康復,就得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
如果正在服用恐慌症和憂鬱症的藥物,必須諮詢主治醫師才能「慢慢地」停藥,如果自行判斷停藥,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對藥物副作用有疑慮的話,和主治醫師好好商量即可,不必太擔心。
■ 特別容易倦怠的人
有些人很容易倦怠,有些人則隨時都在倦怠。容易倦怠的人用「過度」的方式在生活,過度的勞動、過度的熱情、過度的理想主義、過度的奉獻自我與過度的敏感。
容易倦怠的人與工作不情願的人,存在著極大差距,面對這個不好對付的世界,前者表面上更加熱情洋溢、力求表現。偶爾對自己輕鬆點是好事,但大多時候,他們無法放過自己。
倦怠,是一種「過度」的疾病。舉凡熱愛工作,把自己拋在腦後;被成就埋沒,把自己和工作畫上等號;為了生存而選擇完美主義;壓抑敏感天性而活;甘願犧牲;順從組織、人性枯竭等等,都是容易倦怠的人。
請想一想你的「過度」是什麼吧。如果過度的工作量是你倦怠的原因,那就想想是什麼讓你的工作量過度呢?是因為你的完美主義嗎?請試著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無論答案是什麼都沒關係。
「這件事重要到我願意用健康交換嗎?」
「失去健康的我會失去什麼?」
「我是個好人嗎?」
「我對自己好嗎?」
「我是怎麼對待自己的?」
■ 讓我們更疲憊的虛偽自尊
我無法輕易放過自己,「現在是提升自我價值的好機會」、「玩樂沒用」這類想法依然在腦中盤旋,所以一直強迫自己找事做。
我覺得自己沒資格過得開心並享受人生樂趣,我的不安感源自「恐懼」和「愧疚」。我害怕過去努力累積的職涯中斷、害怕喪失實務工作的感覺、對自己把知識與能力埋沒在家中感到內疚、讓丈夫獨自養家活口充滿抱歉,同時也愧對接手的同事。
很多時候,當我們適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我們會用「大家都是這樣生活的」為藉口來壓抑自己,不顧藏在面具後高喊著「不能這樣」的真實自我。
每個人都在適應這世界,即使我們扮演的角色不符合意願與天性。我們漸漸習慣戴著面具活出社會想要的樣子,也就慢慢遺忘了真正的自我。
然而,面具無法支撐我們度過無數考驗,必須懂得擁抱脫下面具後的真實自我。我們需要一個不在意我是什麼模樣、在哪裡做些什麼,都會無條件愛著我們的人。那個人不會是父母,也不是配偶,而應該是你自己。
Chapter3 擺脫倦怠的對策二:讓歪斜的身體恢復平衡
■ 身體需要「真正」的休息
休息的本質是「自在」,一種不用特別去做某件事的狀態,是一種無憂無慮的心境。長期處於強迫情況的人,就算和我一樣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休息時間,也無法好好享受休息,而是會陷入兩難處境。雖然假期剛開始能放鬆幾天,但因為內心抗拒休息,所以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得焦慮不安。
不知何時起,我們把焦慮感當成了動力,盲目地加速。說來悲哀,焦慮感居然成了一種動力。雖說為了求生存,我們別無選擇,然而經濟上的寬裕並無法帶來健康與幸福。不少人沒顧到休息,最後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到醫藥費了。
不知大家是否會跟過去的我一樣,有著這種想法呢?因為在一個強迫我們踩油門的社會裡,想爭取煞車的權利並不容易。但我希望大家能重新留意自己的直覺,因為「休息」不該是透過爭取才能獲得的,也不是只有做好準備的人才能享有。
Chapter5 預防倦怠的對策一:放下虛假的自尊
■ 為了自己相信的重要價值而活
上班族當久了就知道,公司不在意你的職業成就和健康,放棄這種期待會更好。
「價值—目標—行動」會成為人生的骨架,讓你勇往直前,不被動搖。這也是人們所說的「自我認同」的基石。人生少了這個基礎,就會遭遇意外的風浪襲擊。
Chapter7 改變人生的勇氣:我們都在經歷嘗試錯誤
■ 如果決定辭職,改變一下人生路徑也不錯
克勞斯.伯恩哈特在著作《零恐慌!》裡,引述他恩師的話:「人會改變只有兩種原因,經歷過巨大痛苦,或擁有了偉大的目標。」
如他所說,我改變了,不僅經歷過巨大痛苦,還有了夢想與目標。
最終,我找回了真實的自己,愉快地辭職。經歷過生活巨大變化的人都知道,遇上難以承受的痛苦,或出現願意賭上一切也要去做的事情時,人生就會開始產生變化。
所謂改變人生的勇氣,是源於「自己」。想鼓起勇氣,就得向自己認真提問: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在哪裡生活、用什麼樣的能力才能過幸福生活?
📝閱讀心得
在《倦怠社會》寫道:
人們以過度的活動、歇斯底里的勞動和生產,來回應變得赤裸而極為短暫易逝的生命。現今加速的生活,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與這種缺乏存在意識有關。勞動社會和功績社會並非自由的社會,它製造了新的強迫性。—《倦怠社會》
此書淺白的解釋:
倦怠,是一種「過度」的疾病。舉凡熱愛工作,把自己拋在腦後;被成就埋沒,把自己和工作畫上等號;為了生存而選擇完美主義;壓抑敏感天性而活;甘願犧牲;順從組織、人性枯竭等等,都是容易倦怠的人。
也許,我自己在工作中也體現了某種完美主義吧?在銀行機房工作將近十二年,只有寫過一張失誤單,我認為所有操作都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表,達成指令操作的完美並不困難,作業之外的時間也不需要裝忙,睡覺、閱讀、追劇、打電動都行,算是個不錯的後盾。只是需要輪班,並且與狗屁工作的「打勾人」相似,就如作者寫到:
很多時候,當我們適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我們會用「大家都是這樣生活的」為藉口來壓抑自己,不顧藏在面具後高喊著「不能這樣」的真實自我。
這大概是我的糾結點吧,我喜歡工作與生活分開。如這些閱讀筆記與心得,我希望保留心力與腦力給生活,工作能盡量耗費較少的心與腦力。我也知道,將興趣量化為金錢並不是好主意,它只會磨滅熱情。作者提到:
克勞斯.伯恩哈特在著作《零恐慌!》裡,引述他恩師的話:「人會改變只有兩種原因,經歷過巨大痛苦,或擁有了偉大的目標。」
這洞見也讓我回頭翻閱《零恐慌!》的筆記:
請注意,別忘記,焦慮和恐慌本身,還有所有與此相關的生理症狀,絕大多數都是你的心理所發出的警訊,目的是要提醒你,在生活中有某些事情迫切需要被改變。—《零恐慌!》
不過,《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也提到:
面對未知,心存恐懼是人之常情,不過如果這種擔憂始終揮之不去,米勒德認為,這代表對你而言,自由的順位遠低於經濟的安全感。
當你發現自己會不斷下意識地反駁,認為自己做不到的話,也許此刻不是最好的時機,先讓計畫暫緩,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始。—《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
這大概是「預知後悔」的壞處:
規避後悔經常衍生決策嫌惡(decision aversion)的心態。太專注於可能產生的後悔,會使人進退兩難,反而決定不做決定。—《後悔的力量》
休息的本質是「自在」,一種不用特別去做某件事的狀態,是一種無憂無慮的心境。長期處於強迫情況的人,就算和我一樣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休息時間,也無法好好享受休息,而是會陷入兩難處境。雖然假期剛開始能放鬆幾天,但因為內心抗拒休息,所以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得焦慮不安。
在《人生4千個禮拜》也提到:
太像在浪費時間的活動會令我們感到不安,而且我們渴望的東西,其實和永恆的救贖沒有太大區別。只要以某種吃苦耐勞的形式,塞滿一天中的每個小時,你就能繼續相信一切努力終將帶來甜美的果實。你將抵達想像中完美的未來狀態。在那個宛如天堂的地方,每件事都會順利進行,你有限的時間不會帶來痛苦。此外,你不再有罪惡感,不再感到必須多做一些事,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不該太過意外,我們用來塞滿休閒時間的活動,不只愈來愈像工作,如同SoulCycle飛輪課程或CrossFit健身的例子,那些活動有時還像是某種肉體的懲罰。有罪之人靠著鞭打自己,急著在無法挽回之前,消除身上的懶散汙點。—《人生4千個禮拜》
或許,我們不應過度追求在休息中「尋找心流」,而應「刻意無所事事」。因為「尋找心流」有時也變成了一種自我價值的證明行為,而這種追求價值感終究回到效率主義的CP值(成本效益)與TP值(時間效益)。這一系列觀點似乎已經接近「倦怠」問題的核心,但至今仍未看到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解決之道。
實際上,「倦怠」更多源自外在環境,而不應被歸類為個人疾病。只是,因為外部環境難以改變,大多數解決方案才會集中於訓練心理韌性。然而,這種韌性的訓練,與其說是為了解決問題,不如說是在考驗誰能在有毒的環境中撐得更久,宛如抗擊打的痛苦耐受訓練。
從一個較為偏鋒的角度來看,少子化或許能改變這種有毒的環境。雖然這種解方不一定是正向樂觀的,但它卻是一個個體能夠實踐的方式,同時也可能推動體制的改變。或許,體制的改變也適用於《零恐慌!》中的說法,改寫成:「體制會改變只有兩種原因,經歷過巨大痛苦,或擁有了偉大的目標。」
最後,整理書中提出的解方,可惜內容過於籠統且著重於個人層面的處理。這些解方都屬於老生常談,體制會牽制個體的自主性是重點,從個人層面下手在根本上難以解決倦怠的問題:
擺脫倦怠的對策
傾聽身體的信號
讓歪斜的身體恢復平衡
處理模糊的內在情緒
預防倦怠的對策
放下虛假的自尊
抓住人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