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香港紀事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觀塘工匠|爭取六年 修錶匠獲區議會同意發牌 食環:「屬個別例子」

香港紀事
·
·
袁智仁指,現時全港僅餘約 140 多名工匠已「十分少」,而合資格申請工匠牌者更少,發牌對城市、市容影響不大。他重申工匠是文化、旅遊的一種承傳,從保育城市文化角度,政府部門如環境及生態局、文體旅局應主動研究工匠文化,「多啲體諒」,而非單純從環境、衛生、市容受影響的角度處理。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編輯

《集誌社》日前報道,76 歲鐘錶修理工匠佘永盛,15 年前因錯失全港登記、無法申請工匠牌,過去 20 年一直以無牌工匠身分,在觀塘裕民坊經營檔口。他爭取申請牌照六年後, 憑藉舊相片、電影片段「翻案」,本月初獲食環署同意簽發牌照,將在觀塘固定點擺檔;觀塘區議會食物環境委員會今(16日)同意有關發牌申請,佘伯正式成為全港首位自行申請工匠牌照匠人,預計最快可於今年 11 月搬遷。出席會議旁聽的佘伯表示「高興、興奮」,感謝一直勸他不要退休的市民。

一直協助佘伯的「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會前與佘伯向區議會和食環遞交請願書,他早前指申請獲通過將成為工匠保育創造歷史的先河,令日後工匠可跟隨;不過食環署在會上重申,署方於 2009 年作無牌小販人口普查後、已停向未登記小販發牌,是次佘伯可獲發牌,僅屬個別例子。

觀塘區議會食物環境委員會今午進行諮詢,佘永盛、「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前裕民坊小販四叔在會議前,叫「保育工匠 傳承手藝」口號,向區議會遞交請願書,其中包括佘伯過去六年的心聲。佘伯望獲簽發牌照、牌照繼承權,心願最終達成,委員會通過諮詢,交由食環署跟進發牌事宜。

佘伯:「感謝市民叫我唔好退休,繼續努力」

佘伯說,「聽到發牌畀我好高興、興奮,多謝一直報道嘅傳媒同支持我嘅市民,叫我唔好退休,繼續努力。」現時署方所簽發的牌照寫明,直系家屬無牌照繼承權,佘伯明言「自己年紀大,有心無力,依家有牌照已經好興奮,已經唔敢期望,寄托下一代人啦!」,但他心底始終期望妻子和兒子可繼承牌照,日後延續他 40 多年的鐘錶修理工藝。佘伯相信「工匠是社會和市民的需要」,希望市民繼續支持他們的工作。

是次會議用約八分鐘審議「無牌工匠小販發牌事宜」,會上有區議員提問,署方如何訂立個案審批及諮詢時長。署方回應指,因申請牌照個案需獲民政署、消防處、警方、渠務署等九個政府部門一致同意,因而無特定的審批時間。

「活在觀塘」創辦人:五工匠中三人已放棄申請牌照

會後,佘伯及袁智仁見傳媒時笑言「你(佘伯)由 70 歲等到 76 歲,我幾驚你捱唔住啊!」 袁之後解釋,現時佘伯在裕民坊公園對出馬路口擺檔,無遮無掩,只有自製的防曬太陽傘,單這個暑假佘伯已中暑三至四次 ;而若非觀塘市區重建計劃「打亂社區慣例」,佘伯根本無需搬至現時位置、申請牌照經營檔口。

袁智仁又提到,觀塘於 2016 年共有 5 名工匠,其中三名已放棄申請牌照,僅佘伯及另一名鐘錶工匠獲發牌、成「合法」工匠。「重建部門、市建局係有責任去安置返佘生呢啲工匠」,他憂慮未來深水埗及九龍城區的大型重建計劃,將有類似佘伯的個案再度發生,「市建局作為重建嘅推手,佢哋係有責任處理返點樣延續工匠嘅手藝,但係呢次佢哋係完全交白卷,完全係冇幫過手嘅。」他期待市建局能主動處理同類個案。

食環署:「已停向未登記小販發牌,佘伯屬個別例子」 

袁智仁曾形容,若是次申請獲通過,將創造工匠保育的歷史先河。惟食環署在會上重申,自 2009 年全港無牌小販人口普查後,已於翌年停止向未有識別登記的小販發牌,而是次佘伯可獲發牌,僅屬個別例子。袁智仁坦然對署方說法感失望,認為現時牌照申請制度並不清晰,署方有責任使未登記工匠知悉申請流程,包括如何向署方證明其早於 2009 年或之前已於區內工作。

袁智仁原希望是次申請成工匠保育的先例,但食環署人員在會上強調佘伯案例屬「個別例子」。

他又批評,署方沿用 15 年前的小販調查紀錄作為申請依據,已不合時;建議署方立即進行全港工匠數量調查,「向公眾交代返件事,保育同傳承工匠手藝」。他又補充,除工匠牌照,亦已向立法會議員跟進售賣栗子等流動小販牌照繼承權問題,將繼續研究可行性。

袁智仁最後指,現時全港僅餘約 140 多名工匠已「十分少」,而合資格申請工匠牌者更少,發牌對城市、市容影響不大。他重申工匠是文化、旅遊的一種承傳,從保育城市文化角度,政府部門如環境及生態局、文體旅局應主動研究工匠文化,「多啲體諒」,而非單純從環境、衛生、市容受影響的角度處理。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