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寓森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自戀工作室>自戀的修復

寓森
·
·

如果已經過了自戀發展的黃金階段,自戀的困擾已經發生了,該如何處理?

首先要澄清一件事:雖然前面提到很多「理想」的自戀成長過程,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有所謂「標準」的自戀結構;生活的環境充滿了變數,生命原本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樣態,不存在所謂的「標準」心理結構。如果自己並不感覺困擾,也沒有對別人造成困擾,既使你具有前面提到的自戀的特徵,我不覺得一定有改變的必要。

尊重生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是我一直以來最在意的事情;事實上我認為,如果每個人真正做到「尊重」這件事,就不存在「自戀困擾」。

自戀困擾的輪廓

我先試著就前面文章的內容,描繪一下自戀困擾的大致輪廓:早期自戀結構的發展,因為「涵容的不足」、「鏡映的扭曲」或是「理想化的失敗」,導致自戀結構的脆弱;為了防衛這個脆弱,自戀結構以「退回內在世界」與「否認與扭曲外在現實」的方式來對抗,並且保留了早期自戀的全能誇大感受;沒有適當修正的早期自戀結構,難以適應成人的社交型態,漸漸變得更加退縮與防衛;當某些事件引發的挫折感無法迴避時,可能會出現「自戀暴怒」,導致衝動的行為。

以上面這樣的圖像來考慮自戀的修復,理想的方式便是提供一個「涵容」的環境,在當中「鏡映」與「理想化」的發展可以繼續進行,讓封閉的自戀結構重新成長。

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困難重重。

自戀修復的困境

首先,成人已經不是小孩,不太可能完全「重現」早期發展的歷程。在實際的生活中,當你面對一個成人時,你很難再以面對兒童的方式回應;而成年的自戀困擾者,意識上也不希望自己被當成小孩對待,這反而讓他感到憤怒。但他們卻又經常在無意識中,不斷重複出現童年時期自戀成長的心理需求。這往往讓周圍的人感到困惑,甚至是憤怒,以致於不知如何回應。

其次是,存在於原本成長環境中的家庭互動模式,即使經過多年,通常還是少有改變;父母親隨著年紀變大,原本的價值觀往往更加僵化,難以調整互動的方式。

而最重要的是,脆弱的自戀結構所採取的防衛方式(退縮、否認、扭曲),讓他們難以真正覺察自己的困難;而他們本身自戀的脆弱,往往又讓他們無法忍受修復歷程的痛苦感受。

上述這些情況讓自戀困擾者,陷入一個難以脫離的困境。要讓自戀的修復能夠進行,往往需要自身與環境兩者同時的改變。下面我們就這兩者所需要的改變,分別做簡略的說明。

自戀困擾者

自戀困擾者往往使用大量的「否認」,來防衛自己的脆弱感。「否認」是原始且強大的防衛機制,它在無意識中進行,很難自我察覺。事實上即使是一般人,也經常以否認來抗拒不想要的感受。自戀困擾者過度否認的結果,便是連自身的脆弱也加以否定,不覺得自己需要求助;甚至當別人要協助他們時,都被他們視為是一種自戀傷害。

另一方面,除了對於自身不切實際的完美感受,自戀困擾者往往對於外界,也抱持著同樣的期待。潛意識中的原始誇大自戀,讓他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認定,外界應該要如他所要求的回應他;一旦沒有得到預期的回應,就認定是外界的錯。這種源自於早期對於完美照顧者的期待與想像,同樣因為自戀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未經修正地被保留下來。這導致了在自戀困擾者的主觀感受中,一切問題都是外界所造成,而非自己的問題;他因此不斷指責外界的錯誤,要求外界的改變而非自己。這種心態必然導致與外界關係的困難,因而更無法獲得需要的協助,更加劇了自戀的退縮。

這也是為何自戀困擾者往往讓人感覺難以親近,甚至有時候光是靠近他們就會感覺不舒服;他們在潛意識中不斷投射出對外界的憤怒與敵意,這需要相當的涵容能力才能面對。即使是在心理治療關係中,這對於治療者也是很大的考驗,更不用說是周遭一般的人了。

於是他們在需要他人協助的情況下,又容易失去他人的支持;在需要忍受痛苦的能力時,又缺乏足夠的自我強度。兩種困境互相牽連影響,造成惡性循環。需要他們能做到的,恰恰正是他們所欠缺的。所以自戀的修復通常很難獨力完成,還是需要外界一定的協助,畢竟本來就沒有人能單獨完成所有事情,那只是早期自戀殘留的幻影。

對自戀困擾者而言,要讓自戀修復的過程能夠進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

  • 要有改變的動機,希望自己可以變得不同。
  • 放下對於自身與外界過於完美的期待,試著忍受失望的挫折。
  • 嘗試了解並發展自己的特質。

對於自戀困擾者本身而言,願意接受改變是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改變的動機

對於自戀困擾者而言,退縮且封閉的自戀,雖然造成很多限制,但也提供了安全的感受;離開安全保護的內在心理世界,去面對外面世界的不確定,對於脆弱的自戀而言,是很危險的感覺。這就像是蝸牛要離開自己的硬殼,用敏感軟弱的身體去面對外面的危險一樣。要支撐這樣的痛苦,必須要有足夠改變的動機才行。

所謂的「改變」代表的是,不滿於目前所處的狀態,期待能有所不同,這原本就是生命該有的狀態。自戀困擾者因為成長歷程的困難,產生自我的退縮,讓這樣的生命狀態被限制住了。因此要嘗試將對於現狀的不滿,化成為改變的動力,期待一個更新的自己。

放下過高的期待

對於自戀感受過高的期待,是自戀困擾者最大的困難。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於外界的回應,如果能先放下原本的預期,才有機會看清真實的環境。這麼做並不是自我貶抑或是放棄夢想,而是先不預設立場,回到現實的情境考量。

這些過高的期待,大部分是來自早期全能自大的自戀幻想,經常並不是能夠在意識中清楚地察覺,只在受挫時經歷一種無法形容的、模糊的憤怒。因此需要在平時試著從過往的經驗中,審視對於自己與他人的期待。如果清楚地認知到是自己很想要的期待,試著讓期待比較能符合現實的需求,或是規劃逐步達到它的步驟與方法;如果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這樣的期待從何而來,就很可能是殘留的原始自戀,試著不要完全被它掌控。

對於他人回應的期待,必須要認知到,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能得到期待的回應當然很好,沒有的話就表示有些事情需要調整;而最好的調整是自己,而不是他人。過多的對於他人回應失敗的憤怒,不僅讓他人疏遠,甚至引發他人的負面情緒,導致更多的自戀傷害。

發展自己的能力與特質

了解自己的特質並發展適合自己的能力,本來就是人一生發展的重要議題。基本上,只要有足夠「涵容」的環境,並提供適當的「鏡映」與「理想化」的回應,發現自己的特質與能力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並不需要刻意去做。只要不遇到阻礙,人本來就會傾向於使用自己擅長的能力。隨著能力適當的發展,便能建構出良好的自戀感受。

能力的發展無法在想像中憑空出現,它需要在現實環境中,實際的操作與執行才能獲得。退縮的自戀因為傾向於沉浸在自己內在想像的世界,對於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相當不利。就像運動能力一樣,必須要真正地身體練習才能獲得;雖然想像也是有助於運動技巧的練習,但是沒有實際去操作與鍛鍊身體,能獲得的能力還是有限。

對於自戀困擾者而言,試著了解自己的特質,在可用的資源下去實踐自己的能力,是最可能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培養出適當的能力並獲得成就感,對於穩定脆弱的自戀結構有很大的幫助。最壞的情況下,一定的能力至少還能自給自足,不會陷入完全匱乏的狀態。

環境的調整

對於自戀的修復而言,外在環境的調整影響很大,尤其是關係緊密的家人,特別是父母。

父母本就是早期自戀成長環境中最大的影響者,即使是成年之後,父母的影響仍然是最大的。尤其在華人社會中,父母與子女間的連結很強,通常他們也是最走不開與放不下的人。這樣的情形雖然讓自戀困擾的人不致於孤立無援,但也提供了一個讓他們更容易退縮的情境。臨床上我看到許多的父母帶著成年的子女來求助;他們帶著糾結已久卻無法改變的互動關係,彼此同樣地挫折與憤怒。因此談到環境的調整,要先來看看父母的心態可以怎樣的調整,能有助於自戀的修復。

首先還是要從「涵容」的心態談起。

「包容」與「涵容」的差異

很多父母會覺得「我們已經很包容他了啊!他不肯振作也沒辦法啊!」、「大家都已經盡量順著他了,總不能凡事都照著他的要求吧!他也應該要能體諒別人才對。」確實,不成熟的自戀時常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又容易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而父母親往往又是他們情緒的來源,讓父母的回應變得困難且動輒得咎。

首先我想說的是,「包容」與「涵容」雖然感覺很像,內涵上卻相當不同。「包容」常常是忍受他們行為的不合理,但「涵容」則是對他們的欲望與感受的接納與重視,而不是行為上的忍受。行為的結果必然涉及到與外界的互動,必須要考慮到「界線」的問題;而欲望與感受則是內在的,需要的是探索與整合。欲望本身並沒有對錯,只是能不能、適不適合去實現的問題。而實現的行動可能與他人有關,或是對其他人造成影響,這才是在實現欲望時要考慮的。

以小孩想要買某件物品這件事情來說。父母在決定要不要買給他之前,應該先讓小孩去問問自己為何想買?買了之後會如何使用它?這件物品在他的生活中重要性有多高?讓他試著想像他的欲望在現實中的情景。接下來就需要去考慮現實環境的限制:如果金錢是有限的,他願不願意犧牲其他的東西來滿足這個欲望?有沒有其他已經有的物品可以取代?在這樣的過程中,父母還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但是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否定小孩的想法,你只是提供不同的視野讓他參考。

這樣的過程會很花時間,也很累人;但是小孩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訓練自己如何在現實環境中實現自己的欲望。當這樣的過程成為一種習慣,他需要跟你討論的時間就會漸漸減少,可以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面對成人子女也一樣,當他提出自己的計畫與想法時,無論是否可行,不用急著否定。讓他試著去想像計畫實行的過程,幫他補充可能被忽略的細節;在後果可接受的範圍內,讓他有機會去嘗試看看,練習自己做選擇與承擔結果。這樣的選擇當然不是完全沒有限制,原則上只牽涉到他自己一人的事情,由他自己做最後選擇;一旦牽涉到別人時,就要嘗試能說服別人支持。面對他們可能的不合理要求,保持堅定但溫和的立場,避免用指責與否定的言語。

放下自己的期待

如同他們也要放下自己不合理的期待一樣,父母同樣也要放下自己對於他們的期待,不管這些期待是否合理。我原本就認為,父母不應該太主動幫小孩決定他們未來的方向,這會影響到他們「鏡映」與「理想化」的過程。父母應該只要「當自己」就好,小孩有自己的想法那最好,如果選擇要學習你也無妨。重點是「主動權」在他們身上,而不是你。

很多父母雖然後來都說,只要他們能獨立、快樂就好,已經沒有什麼要求了;但是不自覺中呈現出來的態度,往往帶著失望、不信任,甚至是放棄的感覺。這對於他們的自戀也是很大的傷害。

父母如何持續保持著「支持」的態度,但是又能維持適當的「界線」,不讓他們變得「依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樣的過程需要不斷地調整與磨合,只能穩定地前進,不能操之過急。

關於心理治療

理想上,心理治療是很好的選擇。通過專業心理治療的結構性環境,營造一個的安全心理空間,比較能夠真正回到心理上困難的點進行修復。但是自戀的退縮與防衛,往往讓維持治療進行所需要的治療關係相當脆弱,治療因此經常容易中斷。臨床上,自戀個案是相當困難的個案,即使是有經驗的治療師也不易維持治療。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必然會不自覺地出現種種防衛,讓治療過程不順利,這是必經的過程。其實治療的過程並不需要他們完全放棄防衛才行,重要的是要維持治療的進行。只要治療能繼續,防衛就有機會得到處理;一旦離開治療,修復過程就只能中止,往往還帶著挫敗的感覺離開。

如果治療真的中斷,也不要就此放棄,認定治療一定沒有幫助。不同的治療師有不同的特質,只要繼續尋求協助,找到適合的治療師還是能有所不同。

治療過程一定會出現痛苦的感受,如同處理傷口一定會感到疼痛;處理傷口必要時還可以用麻藥止痛,心理治療只能以同理心及情緒支持來緩和心理的痛苦。治療過程也經常會感覺停滯不前,沒有什麼進展,讓人很想放棄;越是深層的問題,處理起來花費的時間也越久。但只要不離開,就有機會能夠改變。因此必須要有足夠「願意改變」的動機,才能支撐修復的過程。

結語

坦白說,自戀的修復是很困難的工程。每個人的特質與成長歷程都不同,很難有一個共通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能夠說明的,只是一些比較重要的觀念與關鍵點,實際的過程要複雜許多。

就像有時候要修復一間危樓,還不如打掉重蓋比較容易且省事;但是生命很難打掉重蓋,這就是自戀修復困難的所在。我們能做的,只有細心的觀察脆弱的結構,穩定而小心的補強,期待他有一天能獲得足夠的支撐力,繼續生命該有的成長歷程。

我相信,心靈比物質有更高的彈性與可能性,只要願意面對,保持耐心,即使不是重建也有機會煥然一新。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