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講座心得】化危機為轉機,正面迎擊傳統產業!
演講者:萬秀洗衣店-張瑞夫
從洗衣店故事說起。。。「共感」的重要性
講者是隔代教養,跟阿公阿嬤感情很好,就算在外地工作也都一定兩個月會回台一次,就算自掏腰包也沒關係,那時因為回去的時間很短暫,因此沒發現有些事情已經悄悄地再改變了。
而辭掉外地工作後,在家待業的期間,發現阿公阿嬤平時不是睡覺就是望著天空,看著這樣的情況,講者想為阿公阿嬤做點事情,而他跟阿公阿嬤的連結就是衣服,因此讓阿公阿嬤穿上這些有些年代的衣服或是放了很久沒人拿的衣服PO上IG,也提醒衣服洗了要記得拿,沒想到得到越來越多的迴響,甚至上國外的新聞,從照片中也可以感受到阿公阿嬤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笑容,也改善了弟弟和家裡的關係。
他的成功不是來自於利益,而是共感,完全來自於內心的情感。
他會試著用阿公阿嬤懂得語言與他們溝通,而不是選擇放棄溝通,他知道老人家所需要的是陪伴與對話,因為他不知道能陪伴他們的時間還有多久,寧願花多一點時間在他們身上,真的能感受到滿滿的孝心。
聽完演講後,滿滿的情感湧上心頭
我家也有老人家,阿嬤高齡86歲,身體還很硬朗,每周都會找一天帶她去市場逛一逛,逛市場時就會發現,大家很有人情味,買雞肉時,雞肉攤知道老人家喜歡吃雞屁股會免費贈送,買雞蛋時,雞蛋商會送些小食物。(這應該是老人家才有的福利吧XD)然後就會看到阿嬤開心的表情,逛市場也是她最大的樂趣。
但是,我們沒辦法一直陪著她,平時只看她在看電視,沒電視可看時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躺在沙發上,所以當講者講到阿嬤望著天空發呆那段,我眼淚差點掉出來,我懂那種感覺,想為阿嬤做點什麼,又不知道要怎麼做,所以我是帶著敬佩的眼神看著他,竟然真的為阿公阿嬤翻轉人生。
因為我的台語不是很好,而阿嬤只聽得懂台語,有時講到不會的詞我也懶得解釋,就直接跟她說我不知道怎麼說,但我現在有在試著改變自己,遇到不會的詞先自己Google,現在Google也有台語的語音,而講者更厲害,新時代的詞是採換位思考的方式讓老人家們聽得懂,講者說之前拍照時要他們擺出「態度」的模樣,老人家根本聽不懂,他就拿電影黑社會老大來比喻,這樣他們馬上就能理解那種感覺。
整場演講聽下來,我真的是滿滿的感動,每張照片都有故事,是一個非常有溫度的演講,以孝心為出發點,帶領著阿公阿嬤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且不只是這樣,還提倡永續環保的概念,持續的做善事和公益,是非常一位令人讚嘆的講師。
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聽他演講,非常觸動人心,也改變了我對阿嬤的態度。
*講者IG:https://www.instagram.com/reefchang/
*我的部落格,歡迎參觀:https://pupublogger.com/
*圖片來源:Photo by Charles Deluvio on Unsplash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