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上帝之門"還是"混亂之城"
老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巴別塔》
佛拉芒老派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曾經構思了三幅有關建造巴別塔的畫,其中兩幅至今遺存於世。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中,畫家將巴比塔想像成羅馬宏大的建築物: 圓形競技場。那也許是因為畫家曾經遊歷於羅馬,看過這象徵著異教的巨大圓形劇場。
為了讓畫面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勃魯蓋爾曾想像將塔固定在一尊龐大的岩石座上,並讓岩石一直暴露至塔頂。同時,畫家描繪了某一段工程進展,以此讓觀者識破塔里的所有秘密。 表面上看,塔似乎是層樓組合的簡單疊加。但走近細看,它是由搖籃拱形狀長廊構成的網狀體系,而且盤旋於一個怪異的螺旋體。
根據塔頂的結構,我們可以清晰地辨認出塔是一個圓柱體,而同心結構聚積於塔心,強調了塔的上升之感。 塔頂既不用於居住,也不用於防衛,更不是為了炫耀塔所在的城市: 塔唯一的奢望就是直衝雲霄 !
畫面似乎闡明了建塔工程的終極失敗,暗示了人類的知識和技術終究無法與人類瘋狂的慾望抗衡。為了證明這一點,畫家增添了許多細節。 於是,底層的拱廊坍塌了,塔的上半部工程也在無秩序地進行著。
此外,拱門雖然是垂直的,但卻紮根於螺旋上升的地基,也許,這便意味著它們的必然崩塌。而層樓的堆積則讓巴別塔的平衡系統顯得力不從心。
畫面的左邊描繪了一座古代之城:教堂、高聳的房子、混亂的道路都具備中世紀的特徵。而塔則直接從此城拔地而起,成了這座城市不朽象徵。
近景是頭戴王冠、手執權杖的投資人:諾亞的曾孫寧錄(Nemrod)。為了展示自己的榮耀而投資建立了這座塔。寧錄身邊是謙卑的工程指揮,他正向投資人介紹手下的石匠工人,後者跪著的姿態顯出其卑微的身份。
位於塔右邊的起重器械,可以被看作起重機雛形:雙踏輪起重器,其運作來自量一對雙滑輪和一個用人力運轉的滾桶。
畫面的最後邊是海岸。大量的建材(石頭,木頭和金屬),來自海上運輸。勃魯蓋爾自己也曾仔細考察了教堂建築工程附近的卸石工作。
畫中最為奇特的,也許是用中世紀的風格來體現聖經想要傳達的思想。畫面裡的工程讓人想到哥特式教堂的建築,各種不同的技術、機械性質、建築人員的休憩之地,等等。
還有,畫面背景的處理手法也遵從了空氣透視法(物體由近到遠逐漸模糊和變小),明確體現了畫家中世紀末的藝術風格。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