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判 | 中产阶级教育观 —— 一场意识形态的虚幻梦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的崛起引起了众人的关注。那就是我国的新兴中产阶级,他们大多数以80后为主要年龄人群,有些享受着父辈的资产积累以及所带给自身不俗的社会地位。但与我们认知中的90后“富二代”有所不同,他们大多数也是通过自我奋斗的努力拼搏所达到的现有生活水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群中产阶级的家长们却有有着集体性的身份焦虑,那就是如何保证他们的孩子依然能够维持在自身的阶级当中或者能够进行更近一步的社会流动?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焦虑,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把期望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之上,因为对他们的孩子而言,教育平并不是一个提供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反而是培养守门人(gate-keeper)的工厂车间。换言之,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是为了培养出中产阶级的卫道士,用来排挤下层阶级向上流通的可能性同时守住自身的阶级地位。因此,这些中产阶级的父母们才会不遗余力的对小孩进行“教育的军备竞赛”。
根据媒体所报道出的情况,我们已经可以假定这样的焦虑是普遍存在的,而所报道出来的具体案例如:五岁小孩的简历,幼儿园考察祖孙三代背景,还是不能跟没有英文名的小孩玩耍。都是这种焦虑的具体展现。而在这两天,笔者又看到一则新闻,那就是在知乎「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问题之下的「一条」所作出的回答。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把去年一个被广泛报道的名为瑞瑞的小孩进行的二次传播,并对其进行了视频采访和家长访谈。相比于此前的报道,「一条」所作出的采访更能够深度的展现出这个家庭以及这个小孩的意识意识形态 —— 我称之为“中产阶级幻觉”(注:借用《中国式父母》这款游戏当中的概念)—— 来批判他们这种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
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进行批判,首先是因其极端性,这家人几乎把我所批判的中产阶级教育观发挥到了极致,这样我也很容易能够总结出一个公式来表达这样的意识形态。因此也就更好的进行抽象探讨,虽然大多数的家庭并不具有这样的极端化可能性,但是在我看来,这批80后中产阶级普遍具有的身份焦虑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因此,我将结合教育哲学的角度来对这种教育观进行反驳和批判与批判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中产的教育意识形态为何是错误的。最终,希望能够为各位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们提供一点思想上的帮助。
我将列举我所批判对象的一些具体特征,同时也帮助读者对批判对象进行理解(视频链接)。首先,媒体将其包装为一位神通/天才:10岁小孩,在家上学,写了两本英文小说,英语词汇量7000,举办个人音乐会,会说德语,并有自己的德语频道。父母是留德海龟,父亲是计算机出身,母亲也是理科(成都商报,2017年11月5日),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之上。
当然我们首先还是得承认这家人和这个小孩在他们的教育上下了一番功夫,能够做到这样程度的成年人也少之又少。但可悲的是,他们的拥有着错误意识形态最终可能会让这种努力化为泡影,也许不会。但我也并不是想针对这个小孩和这个家庭进行任何批判,我将首先解构他们这一套中产阶级的教育意识形态,之后针对这种意识形态来进行批判。这样才能够成一种有效的普遍批判。
这样,我就可以对我所针对的中产阶级教育意识形态进行一番解构处理:
- 父母首先需要达到作为中产阶级的基本要求:高经济资本和高文化资本(两者达到其一即可)
- 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下功夫 (大多数家长可能还停留在报补习班,找外教的阶段,但也符合这一点,即注重孩子文化资本的获得)
- 注重孩子的语言教育,并认为语言学习越早越多越好 (语言在这里成为了语言资本)
- 对孩子灌输了很强的阶级意识,与其他非中产阶级的人群进行区分(即作为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个东西比较模糊,但是可以从小孩的行为举止和穿着打扮能够看出来,具有符号学意义上的中产性)
简言之,这种中产阶级教育意识形态可以总结为布尔迪厄在《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当中所提出的以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为核心,以语言资本(linguistic capital)为辅助,最终用以维护其家庭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和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为主要目的。由于父母缺乏根本性的人文教育能力,在教育小孩的过程当中误把手段(means)当作目的(ends)来对小孩进行培养,最终导致了小孩沦为父母的产品。
首先,我们还是要回到这样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毕竟这个家庭具有太多显著的特征。作为一个十岁的小孩,家长首先引以为傲的是其强大的语言能力和阅读量,同时也把弹钢琴作为一种文化资本来进行炫耀。通过他的作息时间表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孩每天至少学习时间超过6个小时,并且小孩自己强调在家上学是他与父母共同做出的决定。
来谈谈我们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语言吧,作为本科语言学出身的我来说,还是学过一点基础的应用语言学和语言习得课程的。从采访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个小孩很明显中文发音和表达是有一定欠缺的,听起来有点奇怪,尽管他们生活在成都,但是没有四川口音。文中也没有表现他的英语和德语说的有多好。父母通过购买原版书来让孩子进行语言学习,也许还请了外教。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语言习得理论当中非常注重“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和经验实践这两个概念。第一语言习得的第一个关键期在6个月,第二个在12个月,然后是3岁,8岁,青春期,这些时间节点在语言习得当中被假设为关键期。也就是说,小孩在出生6个月到一年之内所处的语言环境后验的(a posteriori)决定了其母语是什么。当然也存在着双母语的可能性。但根据这个小孩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可以认为其母语是中文。
而在二语习得理论当中,有一个语言同化模型(language assimilation model),指的是我们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基本上是通过第一语言来进行理解的。尽管小孩在小的时候还可以达到near-native的水平,但是必须是在有真人互动的条件下得以可能,听录音之类的基本没戏。这些在语言学上都是有实验为证的。换言之,我想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小孩的母语都说的不怎么样,我们似乎并不能认为他就算会说其他语言,但其他语言的能力就真的会好过母语吗,还是在非语境环境下的学习。实际上,如果想让孩子学好外语,首先先把母语学好再说。
然后再来谈谈这个钢琴演奏和时间表的问题,中国家长长久以来对于音乐的理解产生了严重的错误,把生产放在第一位而把理解和欣赏都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了。这必然因为这些家长本身对音乐美术之类的不存在任何鉴赏水平。而对于小孩来说,学习音乐和美术的目的应当是锻炼其感知能力(对感性的训练),而弹钢琴或者画画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机械的训练,是削弱感性的方法。当然不乏这里面存在有些小孩能够享受其中,但是如果对这些事物毫无兴趣的小孩,这样的学习方式还不如不学。
那么,如何培养小孩的兴趣呢?这个问题肯定困扰了很多家长,大多数家长以做加法的方式来给小孩报各种兴趣班,实际上我认为这是很蠢的方式。在我看来,培养小孩最好的方式不过是一种环境决定论式的方法,家长给小孩提供一种被动的环境,然后小孩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动性来进行自行选择。比如,你家里面放一台钢琴,小孩没事喜欢去玩一玩,长此以往对于钢琴产生了兴趣,他自己就会想学。或者是家中本身就有很多书籍,小孩没事在家就去翻着看,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这样小孩以后自己就知道自己想看什么。
但是,对于这个小孩来说,其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种环境决定论式的结果,反而是父母精心设计出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没有选择,似乎也没了脾气,我认为孩子接受并认同了家长的文化霸权 (cultural hegemony),并坦然地接受了这样一种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本质上跟那个天天看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五道杠”没啥区别,都是纯粹的结构主义式的意识形态话语主体。
而这种令他们引以为豪的作息时间表也是问题重重,时间是一个非常现代性的概念,在古代人们对时间的观念并不强烈,因为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们的社会分工逐渐产生,那么整个社会需要一种同时性来进行连接和运转,这样钟表也就在这个时段出现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社会的整体运转,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完整的有机时间(一天),被切割成了二十四个小时,这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划分方式。但是对于小孩来说,理性尚未产生,小孩对于时间的感受是完全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倘若强行对小孩进行这种时间切割,无异于撕裂他的“生活世界”(life world),这样也就阻碍了其自身成长的时间轨迹。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以工厂化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编排(学号)和分类(班级、年级),同时以学分为单位来对知识进行划分,最终培养出来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产者,而不是古希腊自由教育当中的“全人”。这点实际上很多近代教育家都有过讨论,比如卢梭,杜威等人。而他们都认为小孩在很小的时候最应该接受的是一种自然教育或经验主义式的教育,因为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理性尚未成熟,仅仅能够通过感性来认识世界,那么去经验(to experience)世界在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是构成小孩理解世界的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小孩也逐渐学习到了词语的使用方式,地理位置,白天黑夜。而这种闷在家里把时间切割开来的方式,看似小孩的确达到了超乎常人的学习效果,实际上长远来看,这样的小孩对世界的理解是很欠缺的。
在孩子的教育成长阶段,有两个时期十分重要,可以分为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至少柏拉图和卢梭都认为,在孩子拥有理性能力之前,尽量少接触抽象的东西,能多接触具体的事物是最好的。一旦等到小孩理性成熟,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去锻炼理性能力的好时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初中才有了物理化学的核心原因,即理性的成熟时期。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大量进行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段。
那么总结一下目前的观点,小孩在感性时期的教育应当以经验为主,尽量多的去认识和感知世界才是这个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倘若要是培养兴趣爱好应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当中可以有几种可能性,例如有书房,球场,音乐室等客供孩子进行选择,即便这样的选择是基于感性的,也是可以给小孩提供一种内在驱动力。而不是成为父母的玩偶。
那么,为什么这种中产阶级的教育观是有问题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极强的目的性和充斥着各种错误意识。极强的目的性在于把教育的本质当作一种预备性的过程,而非作为教育本身。换言之,杜威在《民主与社会》当中集中批判了这一点,教育对于小孩来说是一种当下性的事物,而非是为未来进行准备的事物。我未来会成为什么人取决于我当下会做什么,而不是因为我未来要做什么而当下去做什么。主要原因在于讲教育的目的建立在未来之上犯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超验谬误,因为未来根本没有到来也不存在,如何把我们当下的基础建立在一种还不存在可能性之上是十分有问题的。
实际上,他们也错吧成人的世界强加给小孩身上,这里犯了一个本体论上的错误,因为小孩所理解的世界和大人所理解的世界在本体论上是不相同的。小孩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大人应当让小孩自由的按照其本身的理解方式进行理解,在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慢慢进行修正。而非一开始就把小孩当作成人世界当中的炮灰或玩偶来进行拼装和安排。最终,这些家长依然以一种“为你好”的方式害了小孩,只不过这种方式更加的精致,更加的合理,更加的符合这么一套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罢了。
那么为何这些具有高学历的中产阶级家长也会落入意识形态的全套,其核心的关键在于这帮人几乎不学人文学科,理工科出身的父母以一套社会建构主义的教育来对小孩进行安排,他们压根就对人本身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学英语,弹钢琴,穿西服不过都是一套中产神话的符号而已,这样的人不过是比那些只会给自己身上穿带着lv标志的土豪们更加精致一点而已。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