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P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外縛?或者內驅?為孩子搭建學習同理的鷹架

YP
·
·
協作,跟盪鞦韆三分鐘計時器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從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習者是學習的中心,身邊的老師或家長,則是「搭鷹架」的建築師。依賴計時器來達成公平,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我們不「引導」,孩子可以處理衝突嗎?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在。你,選擇搭什麼鷹架?

前一陣子台北市盪鞦韆三分鐘計時器吵得沸沸揚揚,到底討論的是什麼?官員、父母、孩子、師長,各有各的考慮與想法。有人讚之為德政,也有人嗤之以鼻,這截然不同的態度背後,展現不同的立場,也引人重新思考台灣社會對於規則與同理的理解。

遊戲不只是遊戲,遊戲是孩子的工作

年幼的孩子們,在還看不懂文字等等符號之前,學習早已開始。在孩童發展早期,孩子們最重要的「工作」,不該是認字、學數學,而是玩!遊戲的場域,就是最立體的教室。在辦家家酒、組合積木、跟別人輪流玩玩具等等的各種事件中,這些小腦袋正在忙碌地習得與人互動的規則、建立對於世界的次序感,同時也在學習一個重要的事實:「這個世界,還有別人」。

比如,在秋日的下午孩子們開心的來到惦念已久的公園,終於可以好好玩一玩。接下來的時間,在公園遊樂設施他所觀察到的環境、與人的互動,都在模塑孩子的各樣技能:肢體發展、人我關係,並且學習處理衝突,例如:「我已經等很久了,那個小朋友怎麼還不從盪鞦韆上下來?」

幫孩子「搭鷹架」

以建構主義觀點看待學習,孩子是整個學習行為的中心,身邊的大人不是決定孩子要學什麼知識、或如何學習的主導者。相反的,孩子是主動的知識建構者,他們會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來ˊ組出屬於自己的學習體驗。那麼,大人要做什麼呢?你看過建造中的大樓周邊搭建的鷹架嗎?在孩子們試圖以自身的體驗來理解世界運作的規則時,大人的責任不是提供正確答案,而是支持孩子學習的過程,為孩子「搭鷹架」,透過觀察、引導、對話,幫助孩子建立對於世界的觀點。

我想,官員在北市的盪鞦韆安置三分鐘計時器原是出於善意:希望每個孩子想玩鞦韆的孩子,都有公平的機會。

只是,這是達成公平,最好的方式嗎?當三分鐘一到,計時器嗶嗶響起,在盪鞦韆上盪得高高的孩子會想:「我要下來了,因為我想讓下一個小朋友玩」?還是「我要趕快下來,免得犯規」?這個環境所傳遞的訊息是「請遵守規矩」比較大聲?還是容許孩子去同理他人的善意比較大聲?

同理心?還是守秩序?

當然,在群居的社會中,遵守共同制定的規則是維持社群運作的基礎,守規矩很重要。但是,這些人群中所產生的規則、應該是奠基在一個更重要的基礎:公義、良善、與同理心之上。計時器的爭議在於當孩子們學習處理人與人的衝突時,大人們為他們搭的鷹架是「規定/守次序」、還是「同理心」。

我認為,讓孩子對人「有感」、練習自發地抑制衝動來照顧別人的需求、那樣的同理心,才是我們要教下一個世代的領袖們最關鍵的能力。

依靠機器來提醒該換人了,問題出在哪?出在剝奪了孩子們自主性互動、在學習共處的有「試錯」的機會。我想玩鞦韆,那就得跟人協調合作。有計時器,需要對話與面質的「需求」消失。大人們,我們有這麼害怕衝突嗎?在無意之中,環境所搭設的鷹架正在教孩子們規避與人的互動與對話。殊不知這正是這個時代正在面對的巨大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甚至害怕親密。

面對衝突,不只對於孩童是個挑戰,誠實來說,對我們這些成人何嘗不是。

幾週前帶孩子們去動物園,展場設置了很多讓孩子可以操作的大型轉盤。我們家的小孩還在玩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在旁邊站了10秒,等得不耐煩,便沒好氣的說:「為什麼都是你在玩?」我們家的孩子還來不及反應,孩子身邊的母親,就跟她說:「也許你可以換個方式表達,你可以說:等你們玩好了,可以換我嗎?」我在旁邊,看著孩子們自己討論起來怎麼輪流。這個媽媽沒有代替孩子說話、或者當場責怪說:「不可以這麽說話。」不需要。她善用了這個情境,為孩子搭了一個鷹架,引導孩子面對衝突,抑制情緒帶來的衝動,表達「我也想玩」的需求。當然,這個轉盤旁邊,沒有嗶嗶嗶計時器。

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在。

我看到一些報導,才大概一個月,就已經有半數的計時器已經故障了。機器會壞,但你我建立在心中的同理與善良,可以是很強大、很持久的。而這樣的同理心,正是這個快速運轉、變化的時代,最需要的力量。

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在。

原作發表於Dr. Mama的未來實驗室 Podcast Ep 3 三分鐘到了,該「嗶嗶」了嗎?要公平?還是要同理?為孩子搭起學習協作的鷹架

Dr. Mama的未來實驗室 Podcast可透過各大播客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Spotify and more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