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林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也許我們都不是特別的孩子《鬼才之道》Dead Talents Society

林倚
·
·

看《鬼才之道》,想起前幾年入圍金馬影展的短片,也是導演蕭云美的畢業製作《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片中設定的世界,每個人都要進行才華鑑定,如果沒達到及格分數,又屆齡30,就會被認定沒有存在價值,面臨被處決的命運。因此,每個人從小都很努力「成材」,努力獲得眾人的肯定,讓自己配得「我有才華」的認證。但相對的,也有不少未達標的「逃犯」,為躲避制裁,只能像鼠類一樣縮在城市的邊緣,苟且度日。

這個世界,才華,決定生死。

片中的歌旋律簡單,但很洗腦。看完腦內還會莫名響起卡通般變音的哼唱。

完整的短片連結:

在這個世界,30歲前沒有才華就要被殺掉 | 《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 (youtube.com)

人生,比鬼還恐怖

《鬼才之道》的「鬼設定」也是異曲同工。劇情並不複雜。王淨飾演的「同學」,從小沒才華,在姊姊滿櫃獎狀獎牌的映襯下,更顯得什麼事都做不好,唯一一張「努力獎」獎狀,還是爸爸所「偽造」,以撫慰她的失落(或者爸媽的失落)。短短的一生,「同學」一直在立志與喪志中循環,迷茫。沒想到,生命的結束還不是終點。做人累不夠,意外身亡做了鬼,還要繼續證明自己,拿到鬼「證照」,成為鬼前輩們認證的「鬼才」,博取足夠的流量和關注。

不被忘記,才能不被消失。

然而,想要不被忘記,光靠塵世親人的想念不足夠,活著的人總有一天要繼續過日子。那就做厲鬼吧,把活人嚇好嚇滿,成為傳說,成為詛咒,證明自己有能耐有才華,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陰間也容不下你。

但是,才華究竟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有才華?有才華與否又是誰說了算?

套用電影給出的答案,就是「鬼才知道」。

主流,還是非主流?I人天生不如E人吃香怎麼辦?灰心喪志的時候,想想哪個作家音樂家畫家,生前不被待見,窮困潦倒,死後才聲名大噪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孰料一轉頭看見別人飛速增長的粉絲數,一開信箱又收到退稿槓龜的感謝回函,就像灰姑娘頓時打回原形,原來一切只是阿Q在打安慰劑,原來全世界只剩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平庸。再多生命歷程相似的前鑑,也比不過幾秒鐘指尖按得一個關注、追蹤、小愛心。

好累啊,不是嗎?

催生《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和《鬼才之道》的,不外乎現代人的生存焦慮。看似超現實的劇情設定,卻是無比真實。在人才濟濟的影視圈,在各種平台、自媒體企圖突破重圍的內容創作者,更能真切感受這種冷暖。如同紀錄片《伊卡洛斯》憑藉禁藥取勝的運動員。才華決定論,已不知不覺綁架人們的思維和判斷。彷彿一腳踏進風景畫般懾人,卻是萬丈深淵的潭水。愈來愈多努力證明自己,期待肯定,卻在爆紅和消失都極快速的生態中,失去立足錨點的人心。沒有世俗成就的認可不說,連扎扎實實面對日常,找到生命存在意義的信念,都快要蕩然無存。

「同學」做鬼的起初不願意回家,寧願蹭鬼友的飯,心裡或許是有怨的,或者,深深的懷疑,那個從未達到父母要求的自己,並不曾真正被愛。不值得被愛。那個她曾經相信的,用肉身護著,最終壓在她身軀上的展示櫃,滿面鑲著玻璃面框的榮譽,在實質和意象上,都如此易碎。落地瞬間的哐啷脆響,不僅奪去她本該綻放的青春,也擲下一地的虛妄。

更可怖的,是父母從來渾然不覺,那樣以愛為名盼望子女出人頭地的執念,其實是一種加害。即使女兒因此過世,還是重新立起,一面一面嶄新裱框的獎狀,繼續以光鮮的姿態屹立,取代生命自身的位置,注視的目光。彷彿悲劇從未發生。

這才是比鬼故事更駭人的,看不見盡頭的詛咒。

做鬼也要才藝競賽。《鬼才之道》劇照。

女鬼自助餐

片中一句戲謔的話,說「厲鬼界」總是女鬼吃香,簡直是女鬼霸權,女鬼自助餐!要不你看,古往今來的鬼故事,不都是一頭長髮遮住半邊臉,白裙飄蕩,若是一身紅衣可能怨念更深更厲。光用想的就令人毛骨悚然。但講起男鬼,瞬間就弱了一截,塵世少有不說,就是在全然男性的軍營裡面,有的也是幾個盡忠職守的忠魂,仍然拿著槍,來回踱步,以為自己還在保家衛國。僅此。怎麼也聯想不到個「厲」字,彷彿男鬼的本質就只有執念沒有怨念。想想,那些驚悚片裡的知名鬼,山魅一般的紅衣小女孩,爬出深井再爬出電視機的貞子,日本都市傳說裂口女,伊藤潤二的富江。哪個不是以女性姿態,放不下的塵世冤仇,不索活命不罷休。

「好恨啊!」

王淨在鬼才競賽上的金句,概括了以前到現在人們對女鬼的印象,熟悉得就像童年老友的口頭禪。然而,能讓人心領神會的玩笑話,根基總是真實社會的底蘊。死後有多強的恨怨,生前就有多深的哀傷。

縱然相較過去,女權已前進許多。但在極漫長的年歲裡,身體力量和社會權勢的不對等,時至今日,人們(不論男女)對女性的想像和評價仍常具有赤裸的惡意。一個男性的成功是理所當然,一個女性成功,卻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配得,證明自己並不依附著誰上位。外型漂亮的標籤是花瓶,外型不亮麗的就是男人婆、女強人(通常隱含著不好相處的訊息),當人們說一個人有野心,在男性是褒,是進取,在女性就變成了貶,意味著不安份。

《鬼才之道》爭鋒相對宛如鬼版宮鬥劇的女性相爭,不過是女性生存狀態的反映,比才華,比美貌,豎起一身細刺抵禦有意無意的厭女文化,再抬起下巴佯裝自己不曾為此所傷。就是現今的世道。

《鬼才之道》劇照

也許我們都不是特別的孩子

借用駱以軍寫家庭的散文集《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每對父母大概都有這個時刻,覺得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擁有某種超過同齡孩子的優異特質。他們身上的光如此耀眼,抓住你全部的目光。或者我們自己,年少時或也曾擁有一些雄心壯志,以為可以成為某種理想中的,和旁人不一樣的生命。但隨著年齡漸長,糾結於課業,考試,生活,經濟,汪洋的人群之海中,好像慢慢慢慢的,看似無限的時間,青春,乃至人生,也就這麼消磨掉了。

電影《沙丘》裡,主角保羅和父親有一段對話。他害怕自己承擔不起未來,沒有能力成為像父親一樣領導家族和星球的統治者。

而父親聽完只告訴他,即便如此,

"You'll still be the only thing I ever needed you to be: my son."

這是有智慧的父親。

特別,或不特別。當一個偉大的人,或如《鬼才之道》的「同學」,一生默默無名的平庸。都沒關係。你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已經成為你自己。值得所有的愛和肯定。

CC BY-NC-ND 4.0 授权